美國批判教育學的課程思想:解讀與啟示
[Abstract]:Critical pedagogy is a "left" theoretical trend of thought, 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practice. It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the period of "reproduction theory", the period of "resistance theory" and the period of pluralistic theory. The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on is emancipation, emphasizing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education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Critical pedagogy interprets the curriculum as a political text, with curriculum objectives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itical consciousness, curriculum design focusing on social and social problem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mphasizing teachers' participation and students' active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curriculum activities, which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inspiration for all-round thinking about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美國批判教育學研究”(DAA120175)
【分類號】:G4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辛治洋;批判教育學的困境與出路[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2 辛治洋;;批判教育學解讀[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3 鄭金洲;美國批判教育學之批判——吉魯?shù)呐薪逃^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4 陳香琴;;亨利·A·吉魯及其批判教育學思想[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S1期
5 彼得·麥克拉倫;周霖;;革命的批判教育學:教師教育項目的解毒劑[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閻光才;;批判教育研究的學術脈絡與時代境遇[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7 鄧志偉;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與西方批判教育學[J];外國教育資料;1996年04期
8 彭正梅;;啟蒙的教育——德國批判教育學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2期
9 孫啟進;;致力于務實的批判教育學——貝瑞·康柏的批判教育學思想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8期
10 周文葉;蘭璇;;批判教育學視野中的美國教育政策——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阿普爾教授訪談[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占歌;張振華;;建構主義思想對體育教育的啟示[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2 石春梅;;家庭結構變遷下的課程德育建設[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2期
3 王彥麗;元林;;信息技術現(xiàn)代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影響與解決路徑[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范兆雄;論美國課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5 黃清,靳玉樂;女性主義課程研究方法論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6 熊和平;課程:從"圈養(yǎng)"到"游牧"再到"傳記"[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辛治洋;;批判教育學解讀[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8 鄭富興;;美國批判教育學的道德教育思想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9 杜亮;;鮑爾斯和金蒂斯教育思想探析:“對應原理”及其批判[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10 李克建;;結構主義教育研究:路向與譜系[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易全勇;辛竹葉;;課程知識選擇與社會控制——以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1949-1956)課程運營為個案[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鄧素文;;從提問方式看近現(xiàn)代課程知識價值觀的變遷[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周鳴鳴;;《化學美育》課程建構的創(chuàng)新與教學實踐[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衛(wèi)東;大學內部重點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史大勝;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鄭爽;我國教師教育者開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師東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學思考[D];吉林大學;2011年
8 宋德勇;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解讀[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沈林;小學數(shù)學教師教科書解讀的影響因素及調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樊亞嶠;儒家課程思想的后現(xiàn)代轉向[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隱性課程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曾淑軍;語言教育與社會區(qū)隔的生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3 王君;初中生物教材知識體系的建構[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郭紅軍;高等藝術院校公共選修課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阿艷芳;競爭與公平:優(yōu)質高中教育機會差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邵秀娟;符號塑造:進城農民工子女學習困難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7 汪恭敬;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邊緣化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8 林健生;大學場域中師生話語權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9 黃小勇;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流失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胡智華;中等職業(yè)學校和諧課堂的構建與管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鄭金洲;美國批判教育學之批判——吉魯?shù)呐薪逃^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2 楊昌勇;“新”教育社會學產生的歸因分析[J];國外社會科學;1994年04期
3 H·A·吉魯,譚曉玉 ,鄭金洲;后結構主義者的論爭及其對于教育學的幾種影響:轉向理論[特約稿][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年01期
4 楊昌勇;“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與“新”教育社會學理論的關系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年01期
5 閻光才;;批判教育研究的學術脈絡與時代境遇[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6 張華;批判理論與批判教育學探析[J];外國教育資料;1996年04期
7 彭正梅;德國批判教育學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8 邁克爾·W.阿普爾;閻光才;;權力、知識與教育改革[J];教育學報;2006年01期
9 司北;;改造性知識分子——吉魯對教師的角色定位[J];教師之友;2000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辛治洋;論阿普爾教育理論的批判性[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露;師專公共教育學課程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黔西南民族師專學報;2001年02期
2 王曉萍;教育學課程“案例教學”改革的理論和實踐[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2期
3 朱顏杰,劉文霞;新世紀我校公共教育學課程改革之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1期
4 劉德華;教育學課程改革與案例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6期
5 彭玉琨;高師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8期
6 成長群;;論中國教育學學術論著的創(chuàng)生[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27期
7 夏心軍;構建以學生探究為主的教育學課程[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張偉;創(chuàng)新是高師教育學課程走出困境的希望[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9 陳芬萍;高師公共課教育學課程改革探索[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昌慶鐘;高師學科教育學課程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通訊員 羅燕;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周作宇;教育問題的理論求索[N];中國教育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侯懷銀;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育學發(fā)展問題的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王健;我國教師教育學的邏輯起點研究及學科體系構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吳俊華;教育學中國化的探索[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仲全;高師公共課教育學教材知識結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朱婷婷;論教育學的專業(yè)性[D];山西大學;2009年
4 張勇;高師公共教育學課程的教學問題及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083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0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