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選題:積極心理學 + 實踐 ; 參考:《教育與職業(yè)》2015年03期
【摘要】:文章在研究何為貧困大學生和分析貧困大學生異常心理現象的基礎上,提出了積極心理學視野下探索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即營造積極的校園環(huán)境、增強貧困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和培養(yǎng)貧困生積極的人格品質。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bnorm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of the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s from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amely, to create a positive campus environment, to enhance th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the poor students and to cultivate the positive personality quality of the poor students.
【作者單位】: 淮陰工學院心理咨詢中心;
【基金】:2013年江蘇省蘇北地區(q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項目重點課題“大學生輕生現象及優(yōu)化生命教育策略研究”(項目編號:SBXLKTYJ13006) 2012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項目“大學生自殺意念現狀與優(yōu)化生命教育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2SJDFDY010) 2011年度淮陰工學院青年基金項目“高校學生自殺意念及其影響因素的定量和定性研究”(項目編號:HGC1116)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景玉;貧困大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探析[J];教書育人;2005年11期
2 吳建斌;;幸福教育:高職生積極人格培養(yǎng)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年06期
3 張丹青;;淺析貧困生的心理“貧困”現象及其成因[J];考試周刊;2011年70期
4 周穎;;為貧困大學生“去標簽化”[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年02期
5 文玉花;;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分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恒濤;;淺析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J];成功(教育);2011年11期
2 趙麗霞;;基于高校的社會支持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塑造作用[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余菊芬;;和諧校園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初探[J];法制與經濟(下旬刊);2009年08期
4 程亞紅;尚丹;;高校貧困生心理特點及其扶持途徑[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12期
5 胡雪峰;;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對策[J];成功(教育);2012年22期
6 羅雅婧;;對高校貧困生教育幫助工作的思考[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3年10期
7 喬佳;張永文;;獨立學院新生貧困生心理問題及其心理援助工作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9期
8 劉暢;;淺談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9 吳艷東;王體正;;和諧校園構建下的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10 朱敏;姚本先;;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J];航海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東陽;當前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構建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2 饒華;高校貧困家庭大學生的道德情感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陳云法;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張新星;高等學校貧困大學生資助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李雪梅;新時期高校貧困生問題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矯;;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幸福感教育[J];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01期
2 陳浩彬;苗元江;;幸福與幸福的教育——基于積極心理學幸福觀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年07期
3 項瑜;李潔;;關于大學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世紀橋;2007年05期
4 張立;;大學生幸福感教育的積極心理學解析[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年05期
5 于建業(yè);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高校貧困生的界定及助學體系研究[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懷玉;論心理學新的研究趨勢:積極心理學[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陳洪霞;;積極心理學對心理教學的啟示[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魏艷麗;吳榮先;;積極心理學研究綜述[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7年05期
4 鄭洪冰;;積極心理學的啟示意義及發(fā)展趨勢[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09期
5 曹新美;劉翔平;蔣曦寧;王錚芳;;積極心理學中流暢感理論評介[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6 董冬林;范若琳;劉曉燕;;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動向[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金建生;;積極心理學研究進展述要[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8 閆黎杰;;積極心理學對教育實踐的啟示[J];教育探索;2008年07期
9 傅新民;;研究和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新視角:積極心理學[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10 劉艷利;馬紅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心理學思考[J];陶瓷研究與職業(yè)教育;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麗;胡英君;;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心理委員培訓模式的探討[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鐘暗華;;積極心理學的意義及發(fā)展趨勢[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楊魯靜;徐光興;;積極心理學導向下的學校心理學模式的轉變[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劉春雷;莊展模;;勇氣的積極心理學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5 趙霞;;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朋輩心理互助[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6 國雪利;劉惠軍;;積極心理學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白雪;繳潤凱;;試論應為大學生開設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幸福課——由大學生頻繁自殺談起[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8 苗元江;梁小玲;;謙虛與當代積極心理學[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林瀟驍;崔麗霞;;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干預小學生抑郁情緒的效果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10 徐傳來;;積極心理學——平衡的心理學[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彩艷編譯;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探討人類幸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北京市婦聯副主席 周志軍;積極心理學對婦聯工作的正能量[N];中國婦女報;2012年
3 商報記者 李立勛;積極心理學從“學分雞肋”到業(yè)界焦點[N];北京商報;2012年
4 記者 王寧;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召開[N];健康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季曉莉;學點積極心理學, 掌握幸福“開瓶器”[N];中國經濟導報;2012年
6 嚴明瑗;何謂積極心理學[N];中華讀書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王洪波;“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N];中華讀書報;2007年
8 任俊 劉迪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心理學系;積極心理學:積極力量同樣重要[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9 任俊 葉浩生;積極心理學:實現心理學價值回歸的新視野[N];光明日報;2004年
10 夏子章;在官兵心靈中播撒陽光[N];解放軍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馬甜語;積極心理學及其應用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任俊;積極心理學思想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楊魯靜;品格優(yōu)勢的評估及其在心理臨床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賀喜秀;積極心理學的哲學基礎探究[D];中南大學;2008年
2 乾潤梅;積極心理學及其在教育實踐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童俊杰;試論積極心理學的潛在危機及其超越[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胡煜;體育院!斗e極心理學》課程設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5 林瀟驍;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對小學生抑郁癥狀的干預效果[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6 沈犖;積極心理學理論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3年
7 郭菊;積極心理學取向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8 黃靜茹;積極心理學在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運用[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9 向靜芳;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D];重慶交通大學;2009年
10 彭梅;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366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3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