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科教育論文 >

羅廷光與近代中國教學論思想研究——以其《教學通論》為考察中心

發(fā)布時間:2018-04-04 11:21

  本文選題:近代中國 切入點:羅廷光 出處:《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摘要】:20世紀20—40年代是近代中國教學論研究趨于繁榮、其學科體系逐漸形成的歷史時期,羅廷光以大學教育學科為主要平臺,率先講授"普通教學法"等課程,并在授課講義的基礎上撰成其教學論專著《教學通論》。在《教學通論》中,羅廷光系統(tǒng)地論述了教學論研究的宗旨、內(nèi)容和方法等重要問題,使之成為近代中國教學論研究的標志性理論成果。羅廷光的教學論思想對近代中國教學論研究及其學科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對當今我國課程及教學論學科的建設也不乏借鑒意義。
[Abstract]:In the 1920s and 1940s, the study of teaching theory in modern China tended to flourish, and its discipline system gradually formed. Luo Tingguang took the lead in teaching courses such as "general teaching method" with university education as the main platform.And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handouts, his monograph of Teaching Theory, General Teaching Theory, is compiled.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Teaching, Luo Tingguang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purposes,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of teaching theory, making it a landmark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modern Chines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Luo Tingguang's thought of teaching theory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tudy of teaching theory and its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 and has no lack of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discipline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BAA050010)
【分類號】:G42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岳明君;透視歷史的一面鏡子——評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1840—1949)[J];教學與研究;2000年06期

2 楊光斗;對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再認識[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趙朝峰,宋艷麗;近20年來西方侵略對近代中國的影響研究述評[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王林,唐子奕,郭之;近代中國謀求現(xiàn)代化的形上缺失分析[J];學術交流;2004年05期

5 馬建華;近代中國的汽車展覽[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6 孫江;近代中國的"亞洲主義"話語[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譚忠誠;;近代中國的秩序危機與國民價值觀的尋求[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8 李傳斌;醫(yī)學傳教與近代中國外交[J];南都學壇;2005年04期

9 馬麗;;簡論近代中國紳士集團及其分化[J];許昌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黃妙婉,楊紅星;中國近代紅會史研究的新突破——評《紅十字與近代中國》[J];蘇州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近代中國》第2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2 ;《近代中國》稿約[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3 ;《近代中國》編委會[A];近代中國(第六輯)[C];1996年

4 ;《近代中國》第3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五輯)[C];1995年

5 ;《近代中國》第4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五輯)[C];1995年

6 ;《近代中國》第1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7 ;《近代中國》第3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四輯)[C];1994年

8 ;《近代中國》稿約[A];近代中國(第二輯)[C];1991年

9 ;《近代中國》編委會[A];近代中國(第一輯)[C];1991年

10 劉廣京;;劉廣京教授致本刊副主編陳絳教授函[A];近代中國(第十輯)[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季榮臣;近代中國的反現(xiàn)代化思潮淺論[N];光明日報;2004年

2 朱英;近代中國同業(yè)公會研究亟待加強[N];光明日報;2004年

3 金石;近代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曲折演變[N];人民日報;2000年

4 高中華;近代中國救災體制的重要特點[N];人民日報;2010年

5 王中江 清華大學哲學系;近代中國的“自強主義思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程美東;近代中國的社會夢想回眸[N];北京日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杜娟;考察德國文獻中的近代中國[N];社會科學報;2013年

8 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馬敏;近代中國的商業(yè)啟蒙[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9 ;穆藕初在近代中國的文化意義[N];文匯報;2013年

10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海外留學生與中國經(jīng)濟學的發(fā)展研究”負責人、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教授 鄒進文;近代中國留學生對世界經(jīng)濟思想的學術貢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訓華;清末浙江學生群體與近代中國[D];上海大學;2010年

2 蔡云輝;戰(zhàn)爭與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3 盧征良;近代中國市場之傾銷與反傾銷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4 謝輝;陳琪與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yè)[D];浙江大學;2005年

5 羅靖;近代中國與世博會[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龔詠梅;“脫胎換骨”的近代中國[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江遠山;近代中國地域政治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吳靜;近代中國民辦企業(yè)的技術引進[D];廈門大學;2009年

9 岳宗福;理念的嬗變 制度的初創(chuàng)[D];浙江大學;2005年

10 卜志勇;近代中國社會團體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維剛;近代中國錯失現(xiàn)代化機遇的原因及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周萍萍;清末留日女學生與近代中國女子教育[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波;近代中國市場經(jīng)濟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胡兆君;近代中國“國貨”思潮及其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5 王洪濤;成長與遲滯:近代中國華商保險業(yè)發(fā)展歷程的歷史考察(1865-1945)[D];廈門大學;2006年

6 王媛媛;近代中國童工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7 李偉華;近代中國的游學與海歸(1900-1937)[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7年

8 薛坤;近代中國博覽事業(yè)的起步和發(fā)展(1851-1937)[D];蘇州大學;2011年

9 徐天娜;近代中國“資本家”概念的起源及其早期演變[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10 王春華;李鴻章與近代中國的經(jīng)濟主權(quán)(1870-1895)[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097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097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712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