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歸生活視域下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7 15:17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是校內(nèi)重要的德育實施載體,其課程實施注重生活化的教學原則,學生的德行發(fā)展源于他們對于生活的體驗、感悟。但是從目前來看,這種課程實施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課程長期脫離學生的生活,缺乏基本的并將學生道德與日常生活相結(jié)合的決心。因此,從教育回歸生活的角度,構(gòu)建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對于課程教學、規(guī)范學生的道德行為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文章主要以任丘市B小學為個案研究,通過文獻法、問卷法、訪談法和觀察法對B小學師生進行調(diào)查。問卷和訪談主要是從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的相關(guān)群體認知、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的過程、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的效果和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的困境方面展開。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B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有著積極的方面:學校有著良好的硬件設(shè)施、與高校直接對接的優(yōu)勢等,但同時也存有需要解決的問題: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過程欠缺、課程評價機制不健全、課程資源開發(fā)不足、師資力量薄弱。同時,筆者綜合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中的問題,從觀念意識、課程實施環(huán)境、師資力量、家庭和社會進行歸因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確立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回歸生活觀念、建構(gòu)生活化的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形成生活...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際上課次數(shù)與課表應該上課次數(shù)的對比
與應然上課中的 52.1%的學生中的課表有 2 節(jié)或以上的課師明確指出:全年級的品德課在課程表中的課程安排是兩是:一至三年級每周兩節(jié),四五年級每周一節(jié)。①可以說是想品德課程的上課次數(shù)。由表 3-6 可知,授課地點主要為實施環(huán)境;在任科教師的選擇方面,學生由于自身道德發(fā)展的角色定位并沒有清晰地認識,出現(xiàn)混亂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都有語文老師兼任,學校并未對教師隊伍結(jié)構(gòu)進行嚴部門必須明確小學思想品德不是任何科目的附庸,重新定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想品德課程教學的準備過程的準備過程,俗稱為“備課”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會綜合的知識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給予一定的假設(shè),力求單位:%
圖 3-3 學生積極參加課程的狀態(tài) 圖 3-4 老師與學生課下的情感交流狀況3.3.2.4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評價課程評價本質(zhì)上是堅定課程實施最優(yōu)效的工具,也是檢定課程再決策的先決條件。一般情況下,課程教學評價即是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中的評價,評價的結(jié)果直接影響著相關(guān)課程的開展與反思。為進一步呈現(xiàn)該校的教學評價現(xiàn)狀,主要是從實然的評價方式和學生希望的評價方式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治教育課程新路向——對于“思想品德”教材更名為“道德與法治”的思考[J]. 來鑫. 內(nèi)蒙古教育. 2017(02)
[2]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回歸生活世界[J]. 張中偉,張忠影.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6(25)
[3]教育中的生活世界:從“回歸”到“超越”[J]. 周序.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5(03)
[4]教育與生活——關(guān)于“教育回歸生活”的哲學思考[J]. 孟建偉. 教育研究. 2012(03)
[5]“教育回歸生活”與“生活走向教育”——生活與教育關(guān)系的再審視[J]. 劉向輝,劉衛(wèi)智. 教育導刊. 2012(02)
[6]從“生活”走向生活——品德教學回歸生活的思考與實踐[J]. 王齊展. 小學德育. 2010(13)
[7]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活動實效性芻議[J]. 胥傳紅. 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 2009(01)
[8]課堂交往:生命化教學的啟動與展開[J]. 陳新巧,趙書超. 教育探索. 2007(11)
[9]教育“回歸生活世界”: 誤區(qū)及本真探析[J]. 王娟娟,靖國平. 當代教育科學. 2007(19)
[10]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闡釋[J]. 龐麗. 教育科學論壇. 2007(09)
博士論文
[1]學前教育回歸生活課程研究[D]. 楊曉萍.西南師范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中學德育生活化的實效性研究[D]. 孫夕輝.山東師范大學 2017
[2]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 高冰麗.河北師范大學 2017
[3]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 胡蕎麗.東北師范大學 2013
[4]小學“德育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究[D]. 張建珺.上海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22419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際上課次數(shù)與課表應該上課次數(shù)的對比
與應然上課中的 52.1%的學生中的課表有 2 節(jié)或以上的課師明確指出:全年級的品德課在課程表中的課程安排是兩是:一至三年級每周兩節(jié),四五年級每周一節(jié)。①可以說是想品德課程的上課次數(shù)。由表 3-6 可知,授課地點主要為實施環(huán)境;在任科教師的選擇方面,學生由于自身道德發(fā)展的角色定位并沒有清晰地認識,出現(xiàn)混亂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都有語文老師兼任,學校并未對教師隊伍結(jié)構(gòu)進行嚴部門必須明確小學思想品德不是任何科目的附庸,重新定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想品德課程教學的準備過程的準備過程,俗稱為“備課”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會綜合的知識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給予一定的假設(shè),力求單位:%
圖 3-3 學生積極參加課程的狀態(tài) 圖 3-4 老師與學生課下的情感交流狀況3.3.2.4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評價課程評價本質(zhì)上是堅定課程實施最優(yōu)效的工具,也是檢定課程再決策的先決條件。一般情況下,課程教學評價即是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中的評價,評價的結(jié)果直接影響著相關(guān)課程的開展與反思。為進一步呈現(xiàn)該校的教學評價現(xiàn)狀,主要是從實然的評價方式和學生希望的評價方式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治教育課程新路向——對于“思想品德”教材更名為“道德與法治”的思考[J]. 來鑫. 內(nèi)蒙古教育. 2017(02)
[2]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回歸生活世界[J]. 張中偉,張忠影.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6(25)
[3]教育中的生活世界:從“回歸”到“超越”[J]. 周序.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5(03)
[4]教育與生活——關(guān)于“教育回歸生活”的哲學思考[J]. 孟建偉. 教育研究. 2012(03)
[5]“教育回歸生活”與“生活走向教育”——生活與教育關(guān)系的再審視[J]. 劉向輝,劉衛(wèi)智. 教育導刊. 2012(02)
[6]從“生活”走向生活——品德教學回歸生活的思考與實踐[J]. 王齊展. 小學德育. 2010(13)
[7]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活動實效性芻議[J]. 胥傳紅. 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 2009(01)
[8]課堂交往:生命化教學的啟動與展開[J]. 陳新巧,趙書超. 教育探索. 2007(11)
[9]教育“回歸生活世界”: 誤區(qū)及本真探析[J]. 王娟娟,靖國平. 當代教育科學. 2007(19)
[10]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闡釋[J]. 龐麗. 教育科學論壇. 2007(09)
博士論文
[1]學前教育回歸生活課程研究[D]. 楊曉萍.西南師范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中學德育生活化的實效性研究[D]. 孫夕輝.山東師范大學 2017
[2]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 高冰麗.河北師范大學 2017
[3]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 胡蕎麗.東北師范大學 2013
[4]小學“德育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究[D]. 張建珺.上海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224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2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