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與青少年學習自我調節(jié)的關系:同伴行為模式的中介作用
【圖文】:
18/0.495=42.56%。這表明在家庭功能與學習自我調節(jié)間的中介變量除同伴行為模式以外,還存在其他因素,即家庭功能除直接影響青少年學習自我調節(jié)外,還通過同伴行為模式與其他因素間接影響青少年學習自我調節(jié),其中同伴行為模式的中介作用較大。3.4家庭功能與同伴行為模式對學習自我調節(jié)的影響模型根據(jù)前面的中介效應檢驗結果,利用剩余的一半數(shù)據(jù)進行中介模型的檢驗,χ2/df=4.83,CFI=0.942,IFI=0.943,NFI=0.929,NNFI=0.884,RMSEA=0.087,除RMSEA略微有點高以外,各項指標均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模型如圖1所示。由圖1的結果可知,同伴行為模式變量在家庭功能與學習自我調節(jié)之間起到了顯著的中介作用。按照模型擬合的標準,,圖1的模型與數(shù)據(jù)的擬合程度是比較理想的。圖1家庭功能對學習自我調節(jié)影響的中介作用模型4討論4.1青少年同伴行為模式的發(fā)展特點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涉及的同伴行為模式不是同伴行為模式家庭功能學習自我調節(jié)監(jiān)督接受自主沖突策略動機行為0.540.330.410.510.730.700.470.760.880.74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動機39.67±6.3238.57±6.1638.20±6.8036.20±6.90策略40.16±6.0738.71±5.5839.61±7.2937.77±6.76行為39.80±5.5438.09±6.2838.87±6.5538.47±6.17總分119.97±15.92114.98±14.84117.41±18.67111.90±18.58學習自我調節(jié)監(jiān)督接受自主沖突監(jiān)督0.28***接受0.33***0.47***自主0.35***0.35***0.47***沖突0.48***0.21***0.39***0.36***同伴行為模式0.57***0.31***0.40***0.41***0.32***標準化回歸方程回歸系數(shù)檢驗t第一步y(tǒng)=0.495xSE=0.04610.46***第二步m=0.504xSE=0.02111.69***第三步y(tǒng)=0.418mSE=0.1028.36***y=0.299xSE=0.0495.97***高麗等:家庭
【作者單位】: 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07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DBA070067) 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NENU-SKB2007002) 河南省教育廳青年基金項目(2012-QN-130) 河南科技大學青年基金項目(2012QN048)的資助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向葵,張林,王穎;中學生學習策略應用特點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2期
2 韓仁生,朱桂貞;中學生同伴交往的現(xiàn)狀及其教育對策[J];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21期
3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劉紅云;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J];心理學報;2004年05期
4 李志楠;鄒曉燕;張衛(wèi)星;;8~16歲兒童父母權威觀及行為自主發(fā)展特點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敏;莊偉;曹暉;趙富才;;高職大學生完美主義與自我接納、交往焦慮的關系[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吳新雷;劉海燕;;重點高中學生運動情緒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之間關系的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1年05期
3 王穎;學習策略研究述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4 李潔;甘怡群;周宇;;建筑設計師完美主義與工作倦怠的關系[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5 鄒泓;李彩娜;;中學生的學業(yè)行為及其與人格、師生關系的相關[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戴群;姚家新;;體育鍛煉與老年人生活滿意度關系: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自尊的中介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7 孟秀紅;黃朝輝;孫瑩;陶芳標;萬宇輝;許韶君;;應對方式對生活滿意度和抑郁、焦慮癥狀關聯(lián)的中介效應[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5期
8 盧敏;殷恒嬋;郭建富;;人際關系在運動影響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應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9 劉洋;郭玉江;;身體自尊在職業(yè)女性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間的中介模型檢驗[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10 張磊;殷恒嬋;王茜;傅雪林;;應對策略在體育專業(yè)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能力與壓力間的中介作用[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曉強;;大學生父母依戀與人際能力、社會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關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胡保玲;云樂鑫;;網絡顧客購買意愿影響因素實證研究——顧客信任的中介作用[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師離職傾向影響因素實證分析[A];第四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10年
4 褚榮偉;;調節(jié)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營銷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沛;陳莉;;懲罰和社會價值取向對公共物品兩難中人際信任和合作行為的影響[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6 王茹;賈軍;;優(yōu)秀運動員目標定向、認知特質焦慮與自信關系的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The Weekly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 Behavioral Autononm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m Behavioral Autonomy and Attachment[A];Proceedings 2010 IEEE 2nd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C];2010年
8 杜運周;任兵;陳忠衛(wèi);;先動性,合法化與中小企業(yè)成長——一個中介模型及其啟示[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范明;肖璐;;高管團隊信任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團隊沖突的中介作用[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10 易學東;高博;;網店形象通過信任中介作用影響顧客購買意向[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市場營銷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聯(lián)結性的發(fā)展及其與社會適應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丁楠;高管團隊社會網絡、運作過程與績效間關系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3 花貴如;投資者情緒對企業(yè)投資行為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萬益遷;中國企業(yè)國際市場進入戰(zhàn)略決策模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李霞;管理者的職業(yè)彈性研究:結構及其前因后效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6 張仁江;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業(yè)導向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楊廷鈁;知識員工自我管理內容結構及其相關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8 秦偉平;新生代農民工工作嵌入:雙重身份的作用機制[D];南京大學;2010年
9 馮旭;服務創(chuàng)新過程中一線員工創(chuàng)新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10 應洪斌;產業(yè)集群中關系嵌入性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費者信任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年晶;兒童忽視與社會行為、同伴接納性的關系[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閻巍;企業(yè)員工的主動性人格與心理資本對組織公民行為和反生產行為的影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華;教師期望對小學生人格的影響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紅梅;蒙漢父母教育價值觀、教養(yǎng)方式與小學生人格的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柳中華;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感與擇業(yè)焦慮的關系[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張楊;聾校初中生同伴沖突解決策略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姜亮;顧客感知價值與顧客滿意、行為傾向關系的實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丹;卷入程度對品牌偏好的影響:廣告訴求的緩沖作用,品牌印象的中介作用[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欣欣;中學生學習策略發(fā)展的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辛濤,李茵,王雨晴;年級、學業(yè)成績與學習策略關系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年04期
3 劉志華,郭占基;初中生的學業(yè)成就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1993年04期
4 劉儒德;論學習策略的實質[J];心理科學;1997年02期
5 周國韜,張平,李麗萍,劉曉明;初中生在方程學習中學習能力感、學習策略與學業(yè)成就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1997年04期
6 陳會昌,辛浩力,葉子;青少年對家庭影響和同伴群體影響的接受性[J];心理科學;1998年03期
7 潘穎秋,劉善循,龔志宇;北京地區(qū)中學生學習策略水平的調查研究[J];心理科學;2000年06期
8 方平,熊端琴,郭春彥;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子女學業(yè)成就影響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1期
9 董奇,周勇;10—16歲兒童自我監(jiān)控學習能力的成分、發(fā)展及作用的研究[J];心理科學;1995年02期
10 申繼亮,王大華,彭華茂,唐丹;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中介變量[J];心理學報;2003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美萍;父母教養(yǎng)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權威觀/行為自主期望與親子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張秀春;3~5歲兒童個人事務自主觀念發(fā)展特點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夫真;張文新;;青少年疏離感的特點及其與家庭功能的關系[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楊槐;王江華;;農村初中學生家庭功能與自我概念相關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年08期
3 金河巖;樸華英;;家庭功能與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9年04期
4 湯毅暉,黃海,雷良忻;青少年疏離感與家庭功能、人格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2期
5 張智;李莎;馬薇;;幼兒行為問題與家庭功能關系的調查[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40期
6 杜天驕;于娜;;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關鍵:優(yōu)化家庭功能[J];社會心理科學;2005年Z1期
7 李彩娜;鄒泓;;青少年孤獨感的特點及其與人格、家庭功能的關系[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李彩娜;鄒泓;張春妹;;親子間家庭功能知覺相似性的特點及其與青少年自尊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6年06期
9 李彩娜;馬春蓉;鄒泓;;家庭功能知覺的親子差異及其與青少年自尊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年06期
10 李彩娜;鄒泓;;親子間家庭功能的知覺差異及其與青少年孤獨感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世軍;;怎樣認識家庭功能的變化[A];婚姻·家庭·老人論文集[C];1994年
2 謝金菊;;家庭功能的研究進展[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高妍彥;;Ⅱ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狀況的調查分析[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首屆糖尿病護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4 郝桂蘭;趙金珍;楊婕;王德慧;陸虹;;產婦家庭功能與初產婦及其配偶角色適應的相關性研究[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婦產科新技術、新理論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冉敏;;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功能與生活質量的現(xiàn)狀[A];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2010年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丁建新;陳少貞;黃東鋒;莊曉鵬;江沁;蔣伶;劉鵬;;家庭功能訓練指導結合上肢支具在小兒臂叢神經損傷的應用[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7 賈生軍;;試談家庭功能地位與養(yǎng)老問題[A];陜西省“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8 王瑩;陳清剛;趙松雪;鄒宏濤;;青少年心理門診患者家庭功能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劉曦;張建新;;社會關系模型在家庭功能中的應用[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談榮梅;高向華;邢海燕;;農村老年人家庭功能及影響因素調查[A];2009全國抗衰老與老年癡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黎城縣城關中心校 王黎紅 趙靜;家庭功能與小學生情緒的相關性分析[N];山西日報;2011年
2 凌飛;我國家庭功能由內而外走向社會[N];社會科學報;2000年
3 朱立毅;沈錫權;家庭功能的外延 形成一個大產業(yè)[N];消費日報;2002年
4 黃利慧;哪些家庭病號多[N];民族醫(yī)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徐蘊;單親家庭,缺失的家庭功能誰來補[N];中國社會報;2007年
6 記者 喬虹;張秀蘭:構建和諧家庭需家庭政策支持[N];中國婦女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陸一波;家庭功能缺失導致失足[N];解放日報;2006年
8 記者 何濤;輕按電視遙控 快餐送到家中[N];廣州日報;2005年
9 李勇 范紅萍;他們?yōu)槭裁磳ψ约旱挠H人下狠手[N];檢察日報;2004年
10 川婦宣;農村留守婦女期盼政策護航[N];中國婦女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晶晶;古典時期雅典家庭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瑩;慢性病患兒家庭管理方式及家庭干預效果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王丹;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家庭功能、認知性情緒調節(jié)策略及其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5 張秀琴;家庭心理學思想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胡傳來;低出生體重兒童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綜合評價[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高麗;中小學生自我調節(jié)特點及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蔡苔芬;教育與溫馨家庭的營造[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呂繁;疾病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10 紀林芹;兒童攻擊、相關問題行為的發(fā)展及其家庭相關因素[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費濤;大學生人際困擾與家庭功能、自我分化水平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馨;大學生攻擊行為與其家庭功能、道德推脫水平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3 董永海;合肥市中學生家庭功能的現(xiàn)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穆新華;癌癥患者的家庭功能、應付方式評估及其相關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5 何雯;兩類家庭關系不利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特點及其與社會行為、孤獨感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0年
6 李亞偉;大學生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社交回避和苦惱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美歐;家庭功能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8 趙玲;中學生強迫癥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其系統(tǒng)家庭治療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樊勵方;中學生家庭功能與網絡成癮的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10 孫菲;骨科創(chuàng)傷病人早期家庭動力學改變相關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5212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2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