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學習在高校的應用現(xiàn)狀和發(fā)展策略研究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mobile learn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wireless network, the learning intention and the lik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bile learning of the university is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the mobile learning at home and abroad is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mobile learning polic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lear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innov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mode are established.
【作者單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網(wǎng)絡信息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
【基金】:2011年度江蘇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221) 2012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實驗室開放項目(項目編號:12KF033)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陳成濤;;關于彩信和WAP移動學習模式在電大的應用[J];職教論壇;2012年11期
2 李云飛;王敏娟;王加俊;謝偉凱;申瑞民;杰森·吳;;移動學習系統(tǒng)及其相關學習模式[J];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鄭凱;許駿;;高校移動學習體系的構建與發(fā)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9期
4 傅鋼善;李婷;;3G時代基于專家系統(tǒng)的移動學習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4期
5 傅健;楊雪;;國內移動學習理論研究與實踐十年瞰覽[J];中國電化教育;2009年07期
6 劉建設;李青;劉金梅;;移動學習研究現(xiàn)狀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熊文欽;基于Windows Mobile平臺的移動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2 陳華曦;基于Linux智能手機多媒體移動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和實現(xiàn)[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3 孫怡夏;移動學習系統(tǒng)建構與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蘭;;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組織行為學”移動學習模式設計[J];江蘇商論;2018年10期
2 王鸝;左瑞玲;李琴;張海蕓;;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J];高教學刊;2018年20期
3 馮滿堂;;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C語言程序設計》課堂教學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年08期
4 李星亮;;試析藍墨云班課在“工程力學應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年08期
5 齊麗君;;現(xiàn)代遠程教育教學模式探索[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18年08期
6 周琴;舒秋明;;國內移動學習研究的知識基礎、發(fā)展脈絡與熱點領域——基于CSSCI數(shù)據(jù)庫(2002-2016年)的知識圖譜分析[J];教師教育學報;2018年04期
7 金美春;;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對中職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北方文學;2018年21期
8 李丹;;基于移動終端的高職院校移動學習模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年21期
9 侯曉丹;馬永良;;大數(shù)據(jù)時代外語生態(tài)語境重構與資源平臺建設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年07期
10 鐘衛(wèi)連;江興剛;;移動智能終端在單片機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8年1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瑤;微信公眾平臺輔助微格教學的移動學習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年
2 王微;移動終端設備在中職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年
3 朱文杰;基于Android App的微課程學習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南科技大學;2017年
4 國榮;基于微課程的移動教學平臺的設計與開發(fā)[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5 何珊;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6 黃建修;基于Android的中學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7 鄭婷;基于Android的《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設計》課程移動學習研究與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8 張敬丹;基于Android的移動學習軟件的設計與實現(xiàn)[D];燕山大學;2015年
9 麥小霞;基于Android的微課程學習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10 楊葉;課堂融合型移動學習資源設計與開發(fā)[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秋梅;呂興會;時公喜;;基于雙向二維直接線性判別分析的人臉表情識別[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2 詹青龍;張靜然;邵銀娟;李玉順;;移動學習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與邁克·沙爾普斯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3期
3 王英彥;楊剛;曾瑞;;在線學習者的激勵機制分析與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3期
4 宮海梅;李太君;;內容分發(fā)網(wǎng)絡的研究[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0年01期
5 高丹丹;;論網(wǎng)絡學習的評價[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6 傅健;楊雪;;國內移動學習理論研究與實踐十年瞰覽[J];中國電化教育;2009年07期
7 王偉;鐘紹春;呂森林;;大學生移動學習實證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8 楊蕾;李興平;;基于資源的主題學習(RBTL)模式探析[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9 孫耀庭;;移動學習和移動服務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8期
10 裘偉廷;;基于手機短信的移動學習探索[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銀芝;基于J2EE和J2ME的移動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D];貴州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軍;王琴;;移動學習在高校的應用現(xiàn)狀和發(fā)展策略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年08期
2 律佳;;基于云計算的高職院校移動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年05期
3 蔣蜀鄂;;淺談移動學習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5年11期
4 朱莉;;淺析移動學習在高職學生學習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5年15期
5 姜建華;徐紅波;;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系統(tǒng)及其學習模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年07期
6 李云飛;王敏娟;王加俊;謝偉凱;申瑞民;杰森·吳;;移動學習系統(tǒng)及其相關學習模式[J];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7 陳思;;基于移動終端的初中數(shù)學學習模式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6年Z2期
8 胡奇軍;韋國兵;廖夫生;;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模式在“分析化學”課堂輔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年12期
9 凌明一;;移動學習模式下大學英語微課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J];山西青年;2016年23期
10 查代春;;3G背景下的移動學習模式構建研究[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亦涵;胡桃;;基于移動通信技術的學習模式研究[A];OTT業(yè)務發(fā)展對通信業(y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管理委員會第31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2 徐正巧;趙德偉;莊科君;;認知彈性理論視角下的移動學習模式的探討[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3 李金姝;陳月;劉陽;楊德申;;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移動學習模式的方法探討[A];“決策論壇——經(jīng)營管理決策的應用與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6年
4 李寶敏;王吉慶;;基于資源的學習模式探索[A];計算機與教育——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李瑾;;長存價值再發(fā)現(xiàn):21世紀學習的文化寶庫(英文)[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型:“教育傳承與創(chuàng)新”教育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6 周靜;郭愛煌;;工程教育中在線學習模式的探討[A];中國電子教育學會高教分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岑健林;;“主動”學習模式的研究與憧憬——從信息革命到學習革命[A];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教育發(fā)展——第十八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qū)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6年
8 王磊;;淺談網(wǎng)絡教學的學習模式、特點及發(fā)展方向[A];“網(wǎng)絡時代的遠程開放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王猹;;信息技術在接受學習模式中的應用[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10 李劉穎瑩;;大學生的學習模式及輔導的需要[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小蔓;整合教育學習模式:對教育的另一種理解[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記者 張丹羊 通訊員 粵學宣;江門推行“543特色菜單”學習模式[N];廣州日報;2009年
3 溫桂勝;網(wǎng)絡學習模式換代 能否激活學習的生命力[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4 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 張卓玉;新學習模式的三大基石[N];中國教師報;2011年
5 常燕;研究學生學習模式——自主探究[N];伊犁日報(漢);2010年
6 本報記者 邸曉偉;探索區(qū)域發(fā)展策略 構建數(shù)字學習模式[N];中國電腦教育報;2013年
7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部長 朱旭東;新時代教師新責任: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N];中國教師報;2018年
8 任素萍;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學習系統(tǒng)[N];山西日報;2002年
9 梁甜;網(wǎng)絡技術筑造個性化學習模式[N];科技日報;2007年
10 記者 孫春艷;通化推出“3456”學習模式[N];吉林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樂銀煌;基于學習型電子書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及其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2 趙萌;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與應用[D];河南大學;2012年
3 宋萍萍;基于電子書包的移動學習探究[D];湖北師范學院;2015年
4 李望秀;高校教學中的移動學習[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5 劉澤琦;移動學習應用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6 于肆洋;3G技術支持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小輝;創(chuàng)客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年
8 鄭敏;基于云計算的在線學習模式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年
9 姬婭會;基于項目的學習模式在《教學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年
10 凌雪;同濟輔助學習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5088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0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