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心理委員”的有效管理與培養(yǎng)
[Abstract]:The work of``psychological member'' is the new thing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network syste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chool crisis management. The selection of psychological members,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other working mechanisms have not formed a perfect and unified mode, and the management and cultivation of psychological members is the key link of this work. Based on the work practi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finds out the way and means of``relying on the``quality expansion training camp,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other carriers'' to manage and cultivate the psychological members, and has the double effect and purpose of creating the``sunshine team'' and infiltrating the working idea.
【作者單位】: 遼寧大學;遼寧工業(yè)大學大學生心理發(fā)展指導與研究中心;
【分類號】:G441;G64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衛(wèi)紅;;教學管理應重視電子文件紙質(zhì)載體的保存[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6年05期
2 權(quán)崇奇;;視頻案例教學研究[J];才智;2010年04期
3 竇蘇明;;淺談素質(zhì)拓展的“自然理念”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竇蘇明;;淺談素質(zhì)拓展的“自然理念”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15期
5 陳小冰;藝術教育與人的素質(zhì)拓展[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6 陳重;;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構(gòu)建和諧社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馬艷霞;;淺談學校德育與校園文化的關系[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8 賀巍巍;王中男;;論教學藝術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中國教師;2007年S2期
9 張紅峰;;教師發(fā)展的內(nèi)涵、承載與實踐價值探析[J];教育與考試;2008年02期
10 劉紅霞;;感恩教育——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J];社科縱橫;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衛(wèi)華;馬喜亭;王慧琳;;訓練師在高校心理素質(zhì)拓展中的角色[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2 熊強;徐學俊;;我國大學生心理委員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劉霞;薛藝;;心理委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4 唐冰寒;;校園網(wǎng)絡素質(zhì)教育載體的多樣化趨勢[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6年
5 熊強;虞小雪;鄔華英;;大學生心理委員的培訓研究[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梁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輔導員的“兩類工作”和“六個角色”[A];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優(yōu)秀論文匯編[C];2008年
7 董耘;;創(chuàng)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張明霞;李桂鳳;楊繼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性理論模式與實踐體系構(gòu)建研究[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張明霞;李桂鳳;楊繼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性理論模式與實踐體系構(gòu)建研究[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牛勇;張馳;;班級團體訓練對新生心理適應作用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韓墨;美推出“準礦工訓練營”,至少得學360小時[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2 本報記者 羅霞 李沙青;讓健康之花從心底綻放[N];云南日報;2010年
3 馬揚;不加分了,孩子們?yōu)楹芜要學奧數(shù)[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4 歐勇玲;撩開學生心理訓練營的面紗[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常雅雯;素質(zhì)教育的試驗田[N];中國旅游報;2004年
6 記者 姚藝曲 實習生 龔晶;挖掘潛能還是特殊待遇?[N];南方日報;2005年
7 陳 波;訓練營中的思索[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李健 通訊員 吳瀟;探訪“擇差教育”訓練營[N];中國消費者報;2004年
9 梁健敏;心理素質(zhì)拓展現(xiàn)身中學校園 讓學生在游戲中明白道理[N];中國社會報;2008年
10 呂紹剛;怎么教育“富孩子”?[N];人民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黃小忠;高中同伴輔導員技能作用效果比較的實驗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2 彭國平;生存教育的價值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李中亮;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4 王彩霞;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吳雨涵;中美大學新生教育比較研究[D];中國計量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25043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0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