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代進步主義取向的學校變革——“要素學校聯(lián)盟”的原則、實踐基準和組織模式研究
[Abstract]:Factor School Alliance is a school alliance system with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tendency in 1980 s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one hand, it adheres to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nnovates and adapts the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progressive education in order to cater to the conservative educational policy. Its loose management mode,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ain role of the school reform of each alliance under the common principle and practical benchmark, is worth learning from the bottom-up school reform and learning for reference.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2007年福建省政府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福建省教師質(zhì)量保障機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2007B077)
【分類號】:G5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鄭潔;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進步主義取向”的教育變革——“要素學校聯(lián)盟”的理念與實踐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2 高展鵬;洪明;;影響美國聯(lián)邦基礎教育立法與決策的新興壓力集團——“教育績效論壇”(FEA)的改革主張[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姚永強;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鄭潔;“要素學校聯(lián)盟”的理念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喬慧蓮;基礎教育名校集團化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3 張紅蕾;美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實施狀況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洪明;;美國聯(lián)邦政府教師質(zhì)量保障政策探析——聚焦《高等教育法》和《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2 古冬梅;洪明;;美國《不讓一個孩子落伍》法案實施過程中的問題[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年1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進;儒家與歷史進步主義[J];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2 盧風;;道德進步與政治進步[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年12期
3 張茲暑;;簡述美國進步主義史學[J];高校社科信息;2003年05期
4 曲瑞華;進步主義的終結(jié)與構(gòu)建新文明的基本原則[J];求索;2001年06期
5 滕海鍵;;新政的奇葩:民間資源保護隊[J];歷史教學;2006年01期
6 彭新武;論進化與進步主義[J];人文雜志;2001年02期
7 馬超;美國成人教育的哲學基礎[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03期
8 楊坤;;進步主義與改造主義對中國道德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4期
9 武翠紅;周采;;論勞倫斯·克雷明的教育史觀[J];當代教育科學;2008年23期
10 趙輝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美國進步運動的盛衰[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斌賢;;進步主義教育運動解體之“謎”[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張斌賢;;“八年研究”始末[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汪行福;;進步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與超越[A];馬克思主義 中國探索與當代價值: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9年
4 袁進;;儒家與歷史進步主義[A];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翻譯文學與中國文學近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袁進;;儒家與歷史進步主義[A];山東近代文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陳向義;;馬克思主義與發(fā)展主義的關系探析[A];秩序與進步:中國社會變遷與浙江發(fā)展經(jīng)驗——浙江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范瑋;;美國二十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中等教育改革指導思想淺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陳瑤;洪明;;葛雷學校留給我們的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陳瑤;洪明;;葛雷學校留給我們的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夢迪;;歐美新教育運動始末[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大衛(wèi)·M·斯坦納/文 李 茂/譯;只有進步主義是不夠的[N];中國教師報;2005年
2 黛安·里奇拉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負多大責任[N];中國教師報;2005年
3 傳紅;文明的“進步主義”[N];科技日報;2007年
4 劉波;貝淡寧:儒家是一種進步主義思想[N];經(jīng)濟觀察報;2008年
5 洪朝輝;公平·分享·關懷[N];中國財經(jīng)報;2002年
6 李公明 (作者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美國社會如何爭取社會主義[N];南方周末;2007年
7 ;從統(tǒng)一學校到統(tǒng)一市場康永久[N];人民政協(xié)報;2005年
8 丁永為 胡根林;杜威的課程哲學說了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楊東平;中國需要新的教育理念[N];學習時報;2006年
10 李慶余;美國如何構(gòu)建社會和諧[N];南方周末;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斌賢;社會轉(zhuǎn)型與教育變革[D];北京師范大學;1995年
2 談麗;小阿瑟·施萊辛格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3 張瀾;伍德羅·威爾遜社會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陳茂華;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5 周德榮;老年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林秀琴;尋根話語:民族文化認同和反思的現(xiàn)代性[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7 歐陽惠;傳統(tǒng)信念下的改革與守成[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大千;美國進步主義時期的政府管制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2 孫秀明;對美國“進步主義改革”的歷史唯物主義解讀[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嚴妍;美國1912年總統(tǒng)大選探析[D];廈門大學;2006年
4 王紅莉;杜威“經(jīng)驗”課程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5 張獻華;冷戰(zhàn)中的美國《國防教育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朱麗莉;美國社會轉(zhuǎn)型下的約翰·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唐書明;美國進步主義運動與政治現(xiàn)代化進程[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郭明;威廉·C·巴格萊的教育生涯和教育思想探究[D];河南大學;2006年
9 郭愛麗;美國20世紀50—70年代教師教育改革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敏;論現(xiàn)實主義法學及其貢獻[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923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9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