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yǎng)對學前兒童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影響
[Abstract]:In this study, 248 parents of children aged 3 to 6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tergenerational upbringing on the choice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trategies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between children in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aring and parent-child rear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es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ancestor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ies. While allowing children to vent, their ances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uide them to control the extent of venting, so as not to lead the children toward willfulness or self-centered, and should demonstrate good emotional adjustment strategies to children, an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children to imitate; We should provid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places for our ancestors to learn how to nurture their grandchildren, such as the opening of parent schools.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2010年度青年項目“外來務工子女學前教育質量研究”(批準號:10JVC01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B84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李賜平;當前隔代教育問題探析[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黃祥祥;;論隔代教育與兒童心理的發(fā)展[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4期
3 童春旺;隔代教養(yǎng):未成年人犯罪不可忽視的家庭因素[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4 曾海霞;;關于幼兒情緒商教育方法的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S2期
5 陸芳;陳國鵬;;幼兒情緒調節(jié)策略與氣質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9年02期
6 王莉,陳會昌;2歲兒童在壓力情境中的情緒調節(jié)策略[J];心理學報;1998年03期
7 王玲鳳;;隔代教養(yǎng)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賈海艷;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策略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2 陸芳;學齡前兒童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發(fā)展及其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海華;0-3歲兒童隔代教養(yǎng)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穎;;關于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yǎng)狀況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12期
2 張學藝;張步吉;;兒童情緒認知各部分之間關系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3 歐陽宇;;當前農民工家庭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1年03期
4 李妍;;隔代教養(yǎng)問題的社會工作視角分析[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5 黃祥祥;;論隔代教育與兒童心理的發(fā)展[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4期
6 顧燕燕;;談農村隔代教育的負面影響及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7 湯芙蓉;;家庭功能弱化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8 謝一帆;;從教育社會學視角看隔代教育[J];教書育人;2008年30期
9 苗茁;;淺析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2年19期
10 周宏霞;;農村隔代撫養(yǎng)對留守兒童成長的影響[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12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文海;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于松梅;兒童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認知特征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3 葉小紅;幼兒自控能力發(fā)展與培養(yǎ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李改;情緒反應的動力性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5 邢秀芳;基于同伴調節(jié)的課堂情緒管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丹;3~5歲幼兒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型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武建朝;家庭功能變遷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及預防對策[D];河北科技大學;2011年
3 田琳琳;高中生英語學業(yè)情緒調節(jié)策略及其培養(yǎng)[D];河南大學;2011年
4 陳迎春;3-6歲幼兒祖輩教養(yǎng)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5 盧玲;促進4-5歲幼兒情緒調節(jié)能力發(fā)展的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張晶;初中生學業(yè)延遲滿足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葛高飛;中學生親社會行為家族影響因素的探究與分析[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8 邸莎;高一新生情緒調節(jié)的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瞿鴻雁;父母元情緒理念對學齡前兒童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影響[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10 杜慧婷;小班幼兒父母的育兒焦慮及其受狀態(tài)焦慮影響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曉明;您是否感到力不從心——隔代教育問題淺談[J];長壽;2002年09期
2 吳學安;隔代教育:欲說還休好困惑[J];長壽;2004年11期
3 李新慧;我國家庭教育誤區(qū)的社會學審視[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4 李賜平;當前隔代教育問題探析[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調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6期
6 李欣;對我國家庭教育誤區(qū)的心理學探討[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7 余逸群;隔代教育de弊端[J];健康;2001年01期
8 馬國艷;關于智力開發(fā)理論的初探[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9 桑標;;當獨生子女開始養(yǎng)育獨生子女……[J];家庭教育;2003年01期
10 童春旺;隔代教養(yǎng):未成年人犯罪不可忽視的家庭因素[J];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辛宏偉;甘肅省農村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yǎng)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曉霞;適度賞罰會促進兒童心理健康[J];山西教育(綜合版);2005年06期
2 劉曉;;21世紀兒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J];幼兒教育;2000年01期
3 解軍;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例述[J];心理科學;2001年05期
4 楊海燕,姜媛;情緒調節(jié)策略與記憶研究進展[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徐艷紅;;淺談和諧家庭環(huán)境與兒童心理健康[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8年06期
6 鄧素華 ,曉光;家庭教育與兒童心理健康[J];中國健康月刊;1983年03期
7 鄭毅;親子關系與兒童心理健康[J];少年兒童研究;1995年01期
8 尹育隆;期望過高 事與愿違[J];心理與健康;1995年06期
9 劉寶林;離異家庭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家庭醫(yī)學;1998年09期
10 邵宇曦;家庭生活與兒童心理健康[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麗斐;簡華Y,
本文編號:22583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5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