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語言研究的元分析
本文選題:教師語言 + 教師言語 ; 參考:《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10期
【摘要】:采用內容分析方法,從研究視角、研究主題、課堂教師語言類別和研究時間四個維度,對于三十多年來我國教師語言研究的有關成果進行分類和編碼,并進行比較與分析。研究發(fā)現,目前我國教師語言研究的熱點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二語習得研究,多視角分析教師語言,結合學科和教師層次的實證應用研究,以及課堂教師語言類別研究;教師語言研究的不足主要有:實證研究的質與量有待提高,研究理論的過度高層次化,學科偏向嚴重。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encodes the related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teachers' language research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the subject of study, the class of classroom teachers' language and the research time, and makes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hot issues of teacher language research in China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multi-perspective analysis of teacher languag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and teacher level. The main deficiencies of teacher language research ar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empirical research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research theory is too high-level, and the discipline bias is serious.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深入研究”(12YJA880139)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0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和諧學校文化建設與課程教學的關系研究”(DHA090189)成果
【分類號】:G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昌萍;;教師課堂評價言語行為基本模式及語用策略[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陸昌萍;;教師課堂評價言語行為的語用原則[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何安平;;短語理論視角下的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探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年03期
4 陳春艷;;論教師課堂評價對言語交際基本原則的違背[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7期
5 陳秋仙;;國內教師話語的研究現狀及其對二語習得的學理意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12期
6 湯仁云;;試從禮貌原則角度分析英語模糊限制語的交際功能——以“教師課堂言語”為例[J];考試周刊;2009年10期
7 董曉敏;;近三十年來教師語言研究述評[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8 陳妙娥;;“后喻文化”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轉變[J];江蘇高教;2011年05期
9 劉麗靜;;論目的語境因素對合作原則的制約性——教師課堂言語語用分析[J];教學與管理;2005年36期
10 王曉蓉;;關于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言語的探討[J];考試(教研);2010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良誠;;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語言教學和言語教學探討[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2 孫良誠;;高職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學和言語教學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3 陸昌萍;;教師課堂評價言語行為基本模式及語用策略[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4 顏曉華;胡心紅;;話輪轉換類型分析與英語課堂教學[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5 撒露莎;;從語言的共時性角度看語言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存在形式的關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6 李春紅;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的教師語言[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楊麗娜;佟冰;;從Grice的會話原則和模糊語談醫(yī)用語言的會話特征[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11期
8 陳藹琦;曾淡君;;用言語行為理論分析教師語言的語用功能[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1期
9 陳啟春;;正確使用課堂教學用語,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石喜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的最優(yōu)化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潔璇;小學品德課程價值生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全國;三語環(huán)境下外語教師課堂語碼轉換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胡春華;學術講座中元話語的語用學研究:順應—關聯路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4 龔云國;精神分裂癥易感基因功能位點的分析和篩選[D];浙江大學;2009年
5 張倩;學校心理輔導的效果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牛海彬;批判與重構—教育場域的教師話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胡丹;學生視角的中國教師批評話語的功能—語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8 李航;外語課堂師生意義協(xié)商:互動與優(yōu)化[D];西南大學;2012年
9 王玉瓊;新疆學前教師與維吾爾族兒童互動的漢語語言水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10 袁智強;數學師范生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TPACK)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進有;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關系的元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陳小英;幼兒教師教學語言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李書通;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內隱情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范雷英;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黃平平;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指令語的分析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黃妙麗;高中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的現狀調查[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曉霞;中學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話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艷玲;英語教師話語對中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影響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趙明瑜;特級教師課堂語言風格的案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崔曉冉;英語培訓學校中外教師口語課堂話語的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昌萍;;教師課堂評價言語行為的語用原則[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陳汝東;論言語道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3 岑運強;言語的語言學的界定、內容及其研究的方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4 陳藹琦;曾淡君;;用言語行為理論分析教師語言的語用功能[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1期
5 何葆青;基于語料庫的教師話語研究[J];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劉麗靜;;教師批評語違反禮貌原則語用失誤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7 吳勇;;漢語社會權勢與“建議”實現模式分析[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8 何安平;;語料庫視角的英語口語“立標語塊”探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年01期
9 曾暉;論教師間接言語行為的“糾錯”策略[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10 岑運強;語言和言語、語言的語言學和言語的語言學[J];漢語學習;199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戈向紅;;以言成事:教師話語的自覺追求[J];江蘇教育;2011年16期
2 李華;;國內教師話語的研究現狀及研究策略[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陳藹琦;曾淡君;;用言語行為理論分析教師語言的語用功能[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1期
4 李錫琴;;陶冶愛美情趣[J];中小學教師培訓;1996年02期
5 陳劍敏;;教師的語言藝術芻議[J];中國教師;2009年S2期
6 祝相順;;淺談教師的語言文化修養(yǎng)[J];新課程(教研);2011年04期
7 羅德志;淺談教師語言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0年S1期
8 張艷麗;談教師語言[J];衡水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9 吳大安;老師 請注意您的語言[J];教學與管理;2003年03期
10 陳文哲;淺談教師的語言美[J];基礎教育參考;2005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潘菊鮮;情動于中言溢于表[N];吐魯番報(漢);2005年
2 張立平 作者為承德市岔溝中學教師;教師的語言藝術[N];河北經濟日報;2004年
3 李瑋瑋;打造“水”樣課堂[N];平頂山日報;2008年
4 段冬梅;淺談批評學生的藝術[N];伊犁日報(漢);2010年
5 山東曲阜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李春橋;利用動漫教育資源要克服三大誤區(qū)[N];光明日報;2008年
6 通訊員 張鶯 本報記者 潘劍凱;警惕校園“冷暴力”[N];光明日報;2006年
7 劉明倫 劉廣益;地圖圖示與板書 地理知識好接受[N];中國測繪報;2005年
8 張運輔;淺說教師的語言藝術[N];中國石油報;2001年
9 山東省滕州市龍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 黃會;運用電教手段 提高教學效率[N];中國教育報;2001年
10 徐興敏 孫淑媛;淺談電教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N];今日信息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牛海彬;批判與重構—教育場域的教師話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胡之騏;公共領域中的師生教育話語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胡丹;學生視角的中國教師批評話語的功能—語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叢海燕;教師話語:存在問題與理想架構[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安尚勇;教師話語的人際功能[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田曉霞;4-9年級學生的教師言語冷暴力承受力對其人格的影響[D];溫州大學;2010年
4 詹蕓蕓;從批評話語分析角度看教師話語[D];華僑大學;2012年
5 張靜;教師語言性別差異之初探[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6 徐彩霞;從禮貌原則的角度分析教師語言[D];山西財經大學;2012年
7 陳蘭;言說的力量[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8 萬俊鋒;從情感接受的角度品味教師語言[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9 虞應瓊;專家教師與新手教師的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楊海燕;課堂教學情景中教師言語評價行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8962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9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