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體力活動水平大學生運動血壓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0 07:11
目的:通過研究個體一次性的平板有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測量血壓的變化,觀察當代大學生不同強度體力活動水平下運動血壓的變化,并探討了不同強度體力活動水平的大學生運動血壓的各項指標變化的特點。因此,本研究對于大學生課余生活的安排、高血壓疾病的自我檢測與預防、健康的學校生活方式的制定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對象與方法:利用代課方便之余及網絡、線下散播方式招募山東師范大學長清湖校區(qū)在校大學生作為受試對象。本實驗最初確定的有效受試者人數為132名,然而最終的有效數據為64個。采用實驗法、文獻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來進行實驗,要求每位受試者不重復參與實驗。受試者佩戴好運動血壓測量儀器后,首先進行安靜血壓的測量,測量完畢即刻開啟跑步機,速度首先調至5km/h,根據自身控制速度持續(xù)運動3分鐘,3分鐘后運動血壓計會自動加壓測量血壓,待測量完畢壓力完全消失,實驗者馬上將跑臺速度調至6km/h,繼續(xù)運動三分鐘...一直按流程操作到跑臺速度加至9km/h時,此時若受試者為女性,則在此速度下運動血壓測量完畢后即可將速度減小,在下一次運動血壓計自動測量血壓之前,即3分鐘之內,將跑臺速度勻速降低到停止,期間詢問受試者的運動感受...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示運動血壓測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體力活動水平高血壓患者的心肺耐力及運動中血壓反應[J]. 梁辰,馬云,張晨曦,高璨,張建紅,白云飛,陳根,謝敏豪.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05)
[2]靜坐少動與心血管風險因素[J]. 周譽,王正珍.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5(08)
[3]老年高血壓患者運動性高血壓的臨床分析[J]. 林占英.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10)
[4]國際體力活動問卷中體力活動水平的計算方法[J]. 樊萌語,呂筠,何平平.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4 (08)
[5]人體質量指數與運動血壓的相關性研究[J]. 楊露,胡偉國,任穎,陳逸. 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01)
[6]青年學生運動血壓反應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 章志紅,廖承紅,蘇海.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1(10)
[7]不同運動習慣青年冬春季基礎和運動血壓的差異[J]. 章志紅,蘇海,王剛,王繼偉,彭強,廖承紅.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0(12)
[8]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運動血壓與體質量指數關系[J]. 陳如杰,林孟相,張芳,楊鵬麟.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0(09)
[9]老年人運動血壓反應及與活動平板運動試驗關系[J]. 秦巧云,仵榮會.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0(05)
[10]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運動血壓與踝臂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J]. 陳如杰,楊鵬麟,鄭如蓮.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0(02)
博士論文
[1]靜坐少動中年女性身體活動與心肺耐力和心血管健康的量效關系[D]. 董宏.北京體育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高血壓患者運動血壓升高幅度與BPV及動脈硬化的相關研究[D]. 邵思琪.昆明醫(yī)科大學 2017
[2]局部運動與動脈血壓及脈搏波速的相關性研究[D]. 趙魯靜.南昌大學 2012
[3]運動對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D]. 邢燕燕.山東師范大學 2008
[4]運動血壓與高敏C反應蛋白、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研究[D]. 趙曉琴.山西醫(yī)科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92391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示運動血壓測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體力活動水平高血壓患者的心肺耐力及運動中血壓反應[J]. 梁辰,馬云,張晨曦,高璨,張建紅,白云飛,陳根,謝敏豪.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05)
[2]靜坐少動與心血管風險因素[J]. 周譽,王正珍.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5(08)
[3]老年高血壓患者運動性高血壓的臨床分析[J]. 林占英.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10)
[4]國際體力活動問卷中體力活動水平的計算方法[J]. 樊萌語,呂筠,何平平.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4 (08)
[5]人體質量指數與運動血壓的相關性研究[J]. 楊露,胡偉國,任穎,陳逸. 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01)
[6]青年學生運動血壓反應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 章志紅,廖承紅,蘇海.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1(10)
[7]不同運動習慣青年冬春季基礎和運動血壓的差異[J]. 章志紅,蘇海,王剛,王繼偉,彭強,廖承紅.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0(12)
[8]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運動血壓與體質量指數關系[J]. 陳如杰,林孟相,張芳,楊鵬麟.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0(09)
[9]老年人運動血壓反應及與活動平板運動試驗關系[J]. 秦巧云,仵榮會.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0(05)
[10]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運動血壓與踝臂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J]. 陳如杰,楊鵬麟,鄭如蓮.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0(02)
博士論文
[1]靜坐少動中年女性身體活動與心肺耐力和心血管健康的量效關系[D]. 董宏.北京體育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高血壓患者運動血壓升高幅度與BPV及動脈硬化的相關研究[D]. 邵思琪.昆明醫(yī)科大學 2017
[2]局部運動與動脈血壓及脈搏波速的相關性研究[D]. 趙魯靜.南昌大學 2012
[3]運動對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D]. 邢燕燕.山東師范大學 2008
[4]運動血壓與高敏C反應蛋白、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研究[D]. 趙曉琴.山西醫(yī)科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923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2923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