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體育賽事版權資源的配置和利用問題論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02 19:17
體育賽事版權作為媒介產品,具有事業(yè)和產業(yè)雙重屬性,對于社會公共利益和傳媒產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梳理我國體育賽事版權資源配置和利用的2個發(fā)展階段,指出對其缺乏細分而產生的壟斷、過度競爭等問題,從而導致版權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在此基礎上,對商業(yè)賽事和非商業(yè)賽事進行區(qū)分和比較分析,依據主流經濟學理論、傳媒理論,基于我國國情,論證商業(yè)賽事版權的私人物品和非商業(yè)賽事版權的準公共物品的性質差異,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國體育賽事版權資源區(qū)別配置和利用制度安排的對策建議:非商業(yè)賽事版權通過行政規(guī)制確立央視等國有轉播機構的主導地位;商業(yè)賽事版權借助市場機制的優(yōu)勢和行業(yè)自律,各方公平參與競爭,政府進行適度的經濟規(guī)制以彌補市場的不足。依據不同性質的賽事版權,通過針對性的規(guī)制,確立相應的轉播主體,從而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公約數。
【文章來源】: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20,35(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緣起:我國體育賽事版權資源配置和利用的歷史演變與問題分析
1.1 2000—2014年:政府背書,央視壟斷體育賽事版權市場
1.1.1 相關政策及影響
1.1.2 產生的主要問題
1.2 2014—至今:政策松綁步入市場化,央視壟斷開始解體
1.2.1 相關政策及影響
1.2.2 產生的主要問題
2 問題聚焦:商業(yè)賽事版權與非商業(yè)賽事版權性質的比較分析
2.1 商業(yè)賽事版權——逐漸轉向私人物品
2.2 非商業(yè)賽事版權——準公共物品
3 對策建議:建立和完善我國體育賽事版權資源區(qū)別配置和利用的制度安排
3.1 非商業(yè)賽事版權——適度行政規(guī)制,央視主導
3.2 商業(yè)賽事版權——經濟性規(guī)制與行業(yè)自律,公平競爭
3.2.1 規(guī)范市場秩序,抑制虛高版權價格
3.2.2 明確產權,提高體育賽事版權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3.2.3 精準定位,避免同質化競爭
3.2.4 無為而為,防止市場壟斷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付費觀賽模式本土化發(fā)展路徑及前景分析[J]. 韓德勛,齊愛軍.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9(01)
[2]中國企業(yè)爭相贊助 比賽轉播權爭奪激烈 世界杯大生意[J]. 張燕,侯雋,銀昕,賈國強. 中國經濟周刊. 2018(23)
[3]機構媒體盈利模式的轉向及人才支撐[J]. 竇鋒昌. 青年記者. 2018(01)
[4]職業(yè)體育轉播制度安排的國際比較研究[J]. 楊鑠,冷唐蒀,鄭芳. 體育科學. 2016(04)
[5]中國電視傳媒的雙重任務和經濟低效:一個委托代理理論的視角[J]. 李然忠,楊依山.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4(12)
[6]論媒介產品性質的動態(tài)變化[J]. 丁漢青. 國際新聞界. 2008(09)
[7]傳媒產業(yè)融合時代體育賽事轉播權經營[J]. 李竹榮,金雪濤.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09)
[8]省級電視體育媒體發(fā)展新模式——以CSPN為例[J]. 張進偉. 體育科研. 2008(02)
[9]全球性重大體育賽事電視轉播權開發(fā)狀況的解析與思考[J]. 王曉東.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6(10)
[10]姚明現象研究[J]. 張宏成,劉丹,李菲菲,莊艷華. 體育文化導刊. 2006(01)
碩士論文
[1]媒介融合視角下體育賽事轉播權開發(fā)策略研究[D]. 陽佳月.北京印刷學院 2017
[2]全媒體語境下體育賽事版權運營研究[D]. 朱春陽.西南科技大學 2017
[3]體育賽事轉播權研究[D]. 彭靜林.遼寧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261063
【文章來源】: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20,35(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緣起:我國體育賽事版權資源配置和利用的歷史演變與問題分析
1.1 2000—2014年:政府背書,央視壟斷體育賽事版權市場
1.1.1 相關政策及影響
1.1.2 產生的主要問題
1.2 2014—至今:政策松綁步入市場化,央視壟斷開始解體
1.2.1 相關政策及影響
1.2.2 產生的主要問題
2 問題聚焦:商業(yè)賽事版權與非商業(yè)賽事版權性質的比較分析
2.1 商業(yè)賽事版權——逐漸轉向私人物品
2.2 非商業(yè)賽事版權——準公共物品
3 對策建議:建立和完善我國體育賽事版權資源區(qū)別配置和利用的制度安排
3.1 非商業(yè)賽事版權——適度行政規(guī)制,央視主導
3.2 商業(yè)賽事版權——經濟性規(guī)制與行業(yè)自律,公平競爭
3.2.1 規(guī)范市場秩序,抑制虛高版權價格
3.2.2 明確產權,提高體育賽事版權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3.2.3 精準定位,避免同質化競爭
3.2.4 無為而為,防止市場壟斷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付費觀賽模式本土化發(fā)展路徑及前景分析[J]. 韓德勛,齊愛軍.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9(01)
[2]中國企業(yè)爭相贊助 比賽轉播權爭奪激烈 世界杯大生意[J]. 張燕,侯雋,銀昕,賈國強. 中國經濟周刊. 2018(23)
[3]機構媒體盈利模式的轉向及人才支撐[J]. 竇鋒昌. 青年記者. 2018(01)
[4]職業(yè)體育轉播制度安排的國際比較研究[J]. 楊鑠,冷唐蒀,鄭芳. 體育科學. 2016(04)
[5]中國電視傳媒的雙重任務和經濟低效:一個委托代理理論的視角[J]. 李然忠,楊依山.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4(12)
[6]論媒介產品性質的動態(tài)變化[J]. 丁漢青. 國際新聞界. 2008(09)
[7]傳媒產業(yè)融合時代體育賽事轉播權經營[J]. 李竹榮,金雪濤.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09)
[8]省級電視體育媒體發(fā)展新模式——以CSPN為例[J]. 張進偉. 體育科研. 2008(02)
[9]全球性重大體育賽事電視轉播權開發(fā)狀況的解析與思考[J]. 王曉東.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6(10)
[10]姚明現象研究[J]. 張宏成,劉丹,李菲菲,莊艷華. 體育文化導刊. 2006(01)
碩士論文
[1]媒介融合視角下體育賽事轉播權開發(fā)策略研究[D]. 陽佳月.北京印刷學院 2017
[2]全媒體語境下體育賽事版權運營研究[D]. 朱春陽.西南科技大學 2017
[3]體育賽事轉播權研究[D]. 彭靜林.遼寧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2610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2610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