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院校武德教育課程的差異化教學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24 10:22
武德教育發(fā)軔于中國武術(shù)文化,后成為武術(shù)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的重要課程之一。目前體育院校武德教育課采用的仍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未對學生的差異化有所應(yīng)對,教學策略缺乏個性化和針對性。本文對武德教育課程的差異化教學進行深入分析,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等研究方法,探討在武德教育課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實施過程、評價策略等方面全方位啟動"差異"教學。旨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師教學的有效性,以期為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文章來源】: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20,36(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差異化教學應(yīng)用于武德課程的源起
1.1 武德教育課程概述
1.2 差異化教學帶來的啟示
2 差異化教學應(yīng)用于武德教育課程的思考
2.1 武德教育課程的差異化教學內(nèi)容選擇
2.2 武德教育課程的差異化教學實施過程
2.2.1 分層設(shè)計問題,“教學處方”的組內(nèi)傳承
2.2.2 分組合作互動,學習技藝的組間切磋
2.2.3 喚起式學習潛能開發(fā)與策略
2.3 武德教育課程的差異化教學評價策略
2.3.1 拆解形成性評價
2.3.2 達成度分層評價
2.3.3 自我縱向評價
3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性語境下武德弘揚的二律背反與克服[J]. 吳魯梁,馬學智,謝軍,孫剛.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19(04)
[2]論尚武精神及其培養(yǎng)[J]. 李夢桐,胡曉飛,李金龍,宿繼光.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4(08)
[3]“因材施教”發(fā)展性概念的解讀與批判——兼及基于生成論教學哲學立場的本體辯護[J]. 張瓊,張廣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3(08)
[4]從武德的實質(zhì)和精神內(nèi)核探析當代武術(shù)教育改革[J]. 楊建營,邱丕相.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9(03)
[5]體育新課程視野下學生差異資源的價值取向與教學策略[J]. 王崇喜.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6]“差異教學”實質(zhì)芻議[J]. 姜智,華國棟. 中國教育學刊. 2004(04)
本文編號:3097556
【文章來源】: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20,36(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差異化教學應(yīng)用于武德課程的源起
1.1 武德教育課程概述
1.2 差異化教學帶來的啟示
2 差異化教學應(yīng)用于武德教育課程的思考
2.1 武德教育課程的差異化教學內(nèi)容選擇
2.2 武德教育課程的差異化教學實施過程
2.2.1 分層設(shè)計問題,“教學處方”的組內(nèi)傳承
2.2.2 分組合作互動,學習技藝的組間切磋
2.2.3 喚起式學習潛能開發(fā)與策略
2.3 武德教育課程的差異化教學評價策略
2.3.1 拆解形成性評價
2.3.2 達成度分層評價
2.3.3 自我縱向評價
3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性語境下武德弘揚的二律背反與克服[J]. 吳魯梁,馬學智,謝軍,孫剛.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19(04)
[2]論尚武精神及其培養(yǎng)[J]. 李夢桐,胡曉飛,李金龍,宿繼光.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4(08)
[3]“因材施教”發(fā)展性概念的解讀與批判——兼及基于生成論教學哲學立場的本體辯護[J]. 張瓊,張廣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3(08)
[4]從武德的實質(zhì)和精神內(nèi)核探析當代武術(shù)教育改革[J]. 楊建營,邱丕相.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9(03)
[5]體育新課程視野下學生差異資源的價值取向與教學策略[J]. 王崇喜.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6]“差異教學”實質(zhì)芻議[J]. 姜智,華國棟. 中國教育學刊. 2004(04)
本文編號:30975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0975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