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子自由體操在我國體操項目近幾年的發(fā)展中正處于下滑趨勢的狀態(tài),自1996年奎媛媛在世錦賽中獲得中國女子體操隊首枚自由體操金牌后,程菲在2006年的世界杯中國站比賽中獲得女子自由體操金牌,我國運動員眭祿在2011年的世錦賽中曾獲得女子自由體操單項銀牌,之后在2015年的世錦賽中商春松獲得女子自由體操單項第四名、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王研獲得女子自由體操單項第五名,然而在近幾年的世界大賽中再無中國運動員進入女子自由體操單項決賽的舞臺,女子自由體操運動成績的下滑,也影響著我國體操運動的整體水平。隨著各個國家體操運動的發(fā)展,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及手段越來越高,自由體操動作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也需要相應的規(guī)則來對其進行評判,因此競技體操的評分規(guī)則和標準也與時俱進,每次競技體操評分規(guī)則的修改都會對競技體操訓練及競賽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本研究結合國際體操聯(lián)合會制定的《2017-2020體操評分規(guī)則》中女子自由體操評分規(guī)則的變化情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視頻解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2017年全國體操運動會、2017年世界體操錦標賽、2018年全國體操錦標賽以及2018年世界體操錦標賽女子自由體操單項決賽D分排名前三名的運動員(共12套成套)的成套動作為研究對象,對國內外女子自由體操運動員在成套編排中的有效難度價值、連接價值、編排要求、動作類型等各方面進行對比研究,探究我國與世界強國選手自由體操D分的差距及問題,以期找出不足之處和解決方法,為我國體操運動的發(fā)展做出一定的理論貢獻,為女子自由體操項目的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研究結果如下:1、對2017-2020年國際體操聯(lián)合會體操規(guī)則中,女子自由體操規(guī)則的變化情況的研究表明,在編排要求上由原來的2.5分降為2.0分,取消了結束技巧必須是D組或以上組別的規(guī)定。在跳步動作方面有6個動作升值,1個動作降組,新增了8個動作,刪除了4個動作。在轉體動作方面變化較少,新增了1個高組別的單腿轉體1080°,刪除了2個動作。在技巧動作方面有2個動作升值,新增了4個動作,刪除了4個動作,增加了最高組別I組技巧難度動作(直體后空翻兩周轉體720°),另外新規(guī)則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技巧難度和舞蹈難度上,具體而言,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高組別空翻和高組別舞蹈難度的增加上。在鼓勵運動員不斷增加難度的同時,提倡女子自由體操要越發(fā)突出女性美和藝術表現(xiàn)力等。2、我國運動員的難度分分值在2.8-3.2之間,國外運動員的難度分分值在3.5-4.2之間,以最高值來看,國內外運動員難度分分值相差了1.0分。我國的難度分值至今還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通過四場比賽的難度分值來看,目前美國運動員的難度水平最高,其次是日本運動員,最后是俄羅斯運動員。由此可見,我國女子自由體操要想進入國際決賽的舞臺,必須重點提高技巧難度動作分值,同時舞蹈難度動作分值也不容忽視。3、通過四場比賽的連接分值來看,我國運動員的連接分值在0.1-0.6分之間,國外運動員的連接分值在0.0-0.4分之間,中國運動員在成套動作中連接分值的實力率勝一籌,2017年全運會中,D分排名前三名的運動員都完成了一串包含了技巧間接連接與直接連接的動作,獲得較高的連接分值。由此說明我國運動員目前在女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D分的連接分值上雖然處于領先水平,但需有憂患意識,以防被其它國家的運動員超越。4、兩屆世錦賽的運動員D分平均分為5.90分,國內比賽運動員D分平均分為5.25分,之間相差了0.65分。2017年世錦賽中獲得前三名的運動員D分分別是5.9分、5.7分、5.6分,由此可見,在比賽中,高難度高質量的成套動作是運動員取得勝利的關鍵。規(guī)則的變化趨勢對運動員的技能、體能要求更高,不論是單個難度動作的提升,還是整套動作的編排模式,都需要充分理解、運用規(guī)則。2017-2020版規(guī)則中,難度動作的提升鼓勵運動員向著難、新、美、穩(wěn)的方向發(fā)展。5、國內運動員的8個最高難度編排形式以技巧難度動作占多數(shù),國外運動員以平均發(fā)展為方向,編排形式都是“4:4”。從現(xiàn)在的編排趨勢來看,縱軸轉體已經(jīng)不是國外運動員主要的發(fā)展方向,而我國運動員較多選擇縱軸轉體類動作,國外運動員較多選擇復合軸空翻、高組別單空翻動作。國際比賽中各國運動員都在朝著復合軸高組別空翻方向發(fā)展,在此次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選手拜爾斯的成套4串技巧動作都是復合軸類型的空翻動作,所以她的D分高達6.7分。我國運動員在女子自由體操項目上仍然處于弱項,但從此次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到,我國運動員在成套的整體編排上也在慢慢向世界頂尖水平靠攏,高組別空翻動作數(shù)量有所提升,D組的舞蹈難度動作也在進步中。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G83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茜;余春玉;;藝術體操成套動作的編排[J];成功(教育);2007年09期
2 李虹;藝術體操成套動作的藝術性因素[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3 肖艷麗;;藝術體操成套動作的編排差異研究[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4 白云慶;;世界男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發(fā)展特點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5年06期
5 楊雪松;;中俄藝術體操成套動作結構的對比分析[J];運動;2018年16期
6 孫詩陽;;藝術視角下中國元素在藝術體操成套動作中的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5年01期
7 鄭湘平;;基于2013版新規(guī)則男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難度選擇與編排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年11期
8 王光;郭震;;淺析音樂與藝術體操成套動作選編的關系[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年06期
9 史,F(xiàn);李柳;孟憲林;;倫敦奧運周期男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發(fā)展趨勢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江山;周子靜;;中外優(yōu)秀女子體操選手自由體操成套動作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何姣;;女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操譜”研究[A];2015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三)[C];2015年
2 高揚;高原;;對中國藝術體操隊備戰(zhàn)2008年奧運會集體3圈4棒成套構成的分析[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黃宴;東京奧運周期中外女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D分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2 陳未央;四川省隊女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難度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華;我國兒童廣播體操成套動作的發(fā)展特征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4 吳素英;里約奧運周期女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發(fā)展趨勢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6年
5 陳真;女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的編排特征與發(fā)展思路[D];山西大學;2009年
6 楊豐;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自由體操成套動作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
26878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68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