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間歇性訓練對國防生體能素質干預的實驗研究
【圖文】:
類別 3 組合動作進行 90s 心率測定,判斷國防生進行組合訓練刻心率是否達到高強度,類別 4 中則以跑步訓練時心率穩(wěn)步上升至高強定所需時間為基準。從中篩選出達到高強度心率的 16 種高強度組合訓練(2)通過心率監(jiān)控圖反映出間歇恢復后的心率變化(見圖 3-1),計率從高強度恢復到基礎運動心率 120bmp/min 的時間,以確定適宜的間歇國防生直觀地了解完成組合動作時的心率的變化,以便有效地調控訓練間歇方式確定為積極性間歇,國防生在進行積極性間歇時磷酸肌酸的再率較低,,肌肉中乳酸的排除速率較快,相比消極性的間歇方式實用性強是一名國防生進行 3 組“之字跳及展腹跳”的心率監(jiān)控圖。
圖 3-2 一名國防生某次體能拓展訓練課的心率曲線圖如圖 3-2 所示,心率曲線圖持續(xù)時間是 85min,平均心率為 140bmp/min,最高心率達到 188bmp/min。在 90min 的體能拓展訓練課中,準備部分(20min)國防生心率變化幅度較小,平均心率為 132bmp/min,在中等強度范圍內(120-140bmp/min);基本部分(60min)的訓練中,采用高強度間歇性組合訓練手段,其心率變化幅度較大,出現多次波峰,其中“弓步跳及收腹跳”“拍手開合跳”“左右跨步提膝”“俯臥撐及支撐開合腿”“俯臥撐及支撐弓步交換跳”“400m×3 勻速跑”最高心率分別達到 181bmp/min、178bmp/min、180bmp/min、170bmp/min、182bmp/min 和 185bmp/min,且波峰均達到高強度范圍(140-160bmp/min)。通過適宜的間歇后,心率可以恢復到低強度范圍(100-120bmp/min)。3.3 討論與分析體能素質包括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 3 個方面,本次研究僅分析高強度間歇性訓練對國防生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808.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立新;焦隆;;國防生學業(yè)輔導體系構建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8年10期
2 劉玉芳;劉浩;穆克朗;;高校國防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體系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年24期
3 袁懷振;;中國八年招國防生6.5萬 116所高校與軍隊簽約[J];成才之路;2008年11期
4 汪艷玲;羅錦麗;;關于地方高校國防生思想教育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教師;2008年14期
5 木爾;;內蒙古大學將面向四省區(qū)招收國防生(僅限男生)[J];內蒙古教育;2010年15期
6 竇志國;郭瑞平;翁永杰;陳世春;;國防生培養(yǎng)的現狀及建議[J];教書育人;2013年09期
7 曹鼎新;南昌大學首批國防生正式簽約[J];江西教育;2002年22期
8 田宏亮;劉伯川;唐志軒;;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6期
9 陳衛(wèi)國;;高校國防生黨性修養(yǎng)培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年10期
10 梁碚嘉;劉慧波;;對加強國防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J];政工學刊;201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義安;;高校國防生心理韌性與主觀幸福感調查[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馬平賢;丁鳳琴;;國防生與普通生內隱與外顯文化取向的比較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3 朱翔宇;;國防生進入部隊應保持和發(fā)揚革命軍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A];第五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年
4 何明;;推進國防生軍民融合人才培養(yǎng)深度發(fā)展的思考[A];“決策論壇——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6年
5 方全心;;我國體育專業(yè)院校培養(yǎng)國防生人才的前瞻性研究[A];2012全國體育社會科學年會——轉變體育發(fā)展方式的探索論文集[C];2012年
6 吳桂巖;;試論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工作[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梁曉燕;張力維;劉旭東;;國防生專業(yè)承諾的實證研究與分析[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與反恐怖學院2015級國防生 段亞超;一名國防生的吶喊:“將青春奉獻給偉大的強軍事業(yè)”[N];中國青年報;2018年
2 雷凌峰 劉聯波 王毅;國防生如何“能打仗打勝仗”[N];中國青年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謝洋 實習生 李雪瑩 李珊珊;報考國防生,你準備好了嗎[N];中國青年報;2009年
4 胡春華 王永志;國防生培養(yǎng)機制更加科學規(guī)范[N];中國青年報;2010年
5 ;把事關國防生切身利益的好事辦好[N];中國青年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謝洋 實習生 鄧海燕;總理稱贊“國防生的宿舍就是不一樣”[N];中國青年報;2008年
7 曹金平 本報記者 趙飛鵬;海軍國防生培養(yǎng)十年備忘[N];中國青年報;2008年
8 朱峰 特約記者 屈雷宇;軍校生國防生擔任軍訓教官[N];中國國防報;2017年
9 李貴富 曲澤石;系好國防生的第一粒“扣子”[N];中國國防報;2017年
10 屈舒;搶占精神高地的“遠征”[N];人民武警報;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桂生;國防生信仰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王劉玉;國防生忠誠品質培育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未偉;云南省高校國防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研究[D];云南大學;2017年
2 周玉妹;高強度間歇性訓練對國防生體能素質干預的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3 張量棟;提高武警國防生任職培訓效能的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4 楊寧;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8年
5 劉軼;H大學國防生培養(yǎng)質量評價體系及實證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6年
6 盛阿賽;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國防生綜合素質考評體系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7 黃永存;空軍國防生培養(yǎng)質量提升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饒威;武漢地區(qū)國防生體育教學現狀與發(fā)展方向的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4年
9 陳占炬;國防生培養(yǎng)模式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10 陳瑋;江西省海軍國防生培養(yǎng)模式探析[D];廈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068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606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