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4年江西省7~15歲學生體質變化趨勢及2014年體質狀況與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選題:兒童青少年 + 學生; 參考:《江西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了解江西省7~15歲學生體質變化趨勢、現狀及影響因素,為進一步提高學生體質、制定合理有效的體質健康促進方案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基于2000~2014年四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中江西省的數據資料,結合歷年全國性的青少年體質與健康調研(監(jiān)測)報告及前人研究文獻,運用文獻資料和數理統(tǒng)計等方法,對江西省7~15學生體質狀況和變化趨勢以及體質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結果:(1)2000~2014年,江西省7~15歲城男、城女、鄉(xiāng)男、鄉(xiāng)女各年齡組身高分別平均增長3.84、2.87、7.29、5.41cm,體重分別平均增長6.19、4.59、7.01、5.08kg;肺活量分別平均增長170.24、111.99、144.36、11.33ml;50米跑分別平均提高0.03、0.30、0.34、0.20s,立定跳遠分別平均下降6.83、2.75、5.49、10.12cm,坐位體前屈分別平均下降2.92、0.94、0.37、-0.20cm。城女、鄉(xiāng)女1min仰臥起坐分別下降0.35、2.52次,小學城男斜身引體下降10.77次,初中城男、鄉(xiāng)男引體向上分別下降1.28、2.27次;小學鄉(xiāng)男、鄉(xiāng)女耐力跑分別提高3.42、4.95s,初中鄉(xiāng)男提高23.77s,初中城男、鄉(xiāng)女分別下降13.88、20.42s。(2)2014年江西省7~15歲男、女生身高分別平均低于全國0.9、1.1cm,體重分別平均低1.2、0.8kg;肺活量分別平均高111.3、117.6ml;坐位體前屈分別平均差1.0、1.3cm。小學男、女生立定跳遠分別平均差3.38、3.87cm,肌肉耐力指標分別平均差4.3、1.6次,耐力跑分別平均快2.0、1.7s。(3)2014年江西省7~15歲城區(qū)男、女生身高分別平均高于鄉(xiāng)村3.51、2.93cm,體重分別高5.16、3.70kg,BMI分別高1.40、1.02,肺活量分別高362.44、341.32ml;50米跑分別快0.11、0.38s,立定跳遠分別多1.33、5.50cm,坐位體前屈分別差2.14、0.04cm。小學、初中城男肌肉耐力指標分別低于鄉(xiāng)男9.99、0.63次,小學、初中城女分別高于鄉(xiāng)女4.60、9.62次。城男、鄉(xiāng)男、城女、鄉(xiāng)女超重檢出率分別為18.3、10.1、11.9、6.0%,肥胖率分別為12.4、3.9、6.0、2.2%。(4)城區(qū)、男生、喝更多牛奶、上體育課感覺累、不愿意參加長跑鍛煉是學生超重肥胖的危險因素,OR值(OR值95.0%CI)分別為0.392(0.323~0.476),0.527(0.443~0.628),1.160(1.024~1.313),1.355(1.191~1.542),1.321(1.213~1.438)。(5)學生身體素質不及格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不愿意參加長跑鍛煉、每天上課間操次數少、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超重及肥胖、鄉(xiāng)村等。研究結論:(1)2000~2014年間,江西省7~15歲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持續(xù)提高,身體機能水平小幅上升,速度素質與女生的肌肉耐力素質出現提高,爆發(fā)力與柔韌素質整體下滑。(2)2014年,江西省7~15歲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顯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肺活量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柔韌、肌肉耐力和小學生的下肢爆發(fā)力素質最薄弱。(3)2014年江西省城區(qū)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顯著高于鄉(xiāng)村,超重和肥胖檢出率高于鄉(xiāng)村;城區(qū)學生肺活量、速度素質、下肢爆發(fā)力和女生的肌肉耐力素質顯著優(yōu)于鄉(xiāng)村,鄉(xiāng)村男生的柔韌、肌肉耐力素質顯著優(yōu)于城區(qū)。(4)城鄉(xiāng)種類、超重肥胖、參加長跑和課外體育活動的意愿、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每天上課間操次數以及學校開設體育課情況是影響江西省7~15歲學生體質健康的主要因素。
[Abstract]: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 1 ) The average height of male and rural female in Jiangxi Province was 3.42 , 2.87 , 7.29 , 5.41 cm , respectively , and the average height of male and rural women decreased by 3.42 , 2.87 , 7.29 , 5.41 cm , respectively . ( 2 ) In 2014 , the physical form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ged 7 - 15 years in Jiangxi provinc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average , and the lung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 . ( 3 ) The physical form development level of students in urban are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rural areas .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804.4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偉佳;熊莉華;林蓉;劉偉;陳思宇;林琳;郭重山;;廣州市城區(qū)小學生靜態(tài)行為與運動素質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7年01期
2 陳靜儀;;廣州市兒童青少年1985—2014年超重肥胖流行趨勢[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年12期
3 張興奇;方征;;美國體質概念的嬗變及對我國體質研究的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6年10期
4 陳旭昕;舒六一;韓志海;田光;;北京市海淀區(qū)1806名小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年10期
5 朱小楨;詹曉梅;易文娟;謝佩玲;;江西省2010和2014年7~18歲學生體質狀況比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年07期
6 周亦寧;袁艷;劉建平;;江西省2005-2015年13-22歲漢族學生耐力素質動態(tài)分析[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6年02期
7 李田;趙寶椿;;江西省兒童青少年近10年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趨勢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8 楊豐陽;;2013—2015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文獻綜述[J];當代體育科技;2015年35期
9 孫永慶;孫春婷;;鄭州市2010與2014年中小學生身體素質變化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年02期
10 吳薇;陳佩杰;何曉龍;;美國《國民體力活動計劃》及其2014年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工作報告解析與啟示[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曹立全;;青少年體力活動對體質健康影響的研究[A];2014年中國運動生理生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印發(fā)《“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N];人民日報;201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超;中國兒童青少年日常體力活動推薦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年
2 馮曉玲;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的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3 廖文科;中國7~18歲漢族學生體質與健康動態(tài)變化與綜合評價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聶洋煬;武威市高中生體育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5年
2 趙飛達;2009-2014年重慶市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3 陳麗芳;中國漢族兒童體型與身體素質的區(qū)域性特征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年
4 秦毅妮;國民體質監(jiān)測中青少年各指標的地域性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5 陳亮;江西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狀況及生活習慣的現狀調查[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郭德忠;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中學生體質與人體適應能力的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7 裘國興;杭州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現狀的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8 洪茯園;上海市部分中學生體力活動和靜態(tài)生活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9 李偉艷;核心力量鍛煉對中度智力障礙兒童平衡能力的影響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利東;1991年—2005年山西省7—18歲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動態(tài)分析及對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8898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88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