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民辦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江蘇民辦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江蘇省 民辦高職 體育教學現(xiàn)狀 對策研究
【摘要】:目的:在“素質(zhì)教育”與高職教學改革的趨勢下,對江蘇省民辦高職體育教學進行現(xiàn)狀研究,能夠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總結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從而為實際教學工作提供指導。方法:本文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實地訪談法、邏輯分析法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從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課外活動、教學評價、師資狀況、教學資源及管理工作等方面入手,對來自江蘇省6所民辦高職院校的150名學生和30名體育教師進行了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問題分析。結果:(1)江蘇省民辦高職學生體育學習態(tài)度較好,多數(shù)學生愿意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不同學生體育課學習目的存在一定差距。(2)當前江蘇省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課堂形式較多、課程設置豐富、課外活動組織和參與度較好,然而教學方法單一、評價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仍然存在。(3)體育教師培訓機會較少,晉升較難,薪酬待遇較差,專業(yè)素養(yǎng)需進一步提高。(4)江蘇省高職院校各類體育場館的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場館建設資金投入、硬件設施更新仍需加強。(5)江蘇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組織機構和體育管理制度建設情況較好,多數(shù)受訪者對所在院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表示滿意,然而相關制度的執(zhí)行還需要加強。結論:(1)當前江蘇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開展情況整體較好,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積極性較高,多數(shù)學生和教師對體育教學的課堂形式、課程設置、課外活動及教學內(nèi)容表示滿意。(2)對于存在的教學方法不夠豐富、評價體系尚未完善、場館建設資金不足、教師科研能力仍需增強等問題,研究者從教學方法、師資培訓、資金投入、管理體系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改進的對策。未來,江蘇省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和專業(yè)課程建設,完善體育設施場館與管理體系制度,增加課外教學并改進教學評價工作,同時注重降低教師工作壓力并提高待遇。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0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成,周新華,周琥,劉遠航,張外安;大學生在積累知識資本的同時應注重體質(zhì)資本的投入——談體育概念、體育功能與終身體育[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2 劉康超;體育教師的威信在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高師學報;2001年05期
3 黃鐵梅;關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4 鐘強;“體育欣賞”教學淺見[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年05期
5 馬敏;關于體育與現(xiàn)代生活的關系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6 王愛國;新世紀高校體育教師應具備的條件[J];張家口師專學報;2002年06期
7 劉雪厚;體育對青少年健康的影響[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樊麗麗;;高校“成功體育”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3年10期
9 董俊;關于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幾個基本問題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10 陽文勝;試析高校體育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蔣全心;;學生“厭學”體育的原因及其研究對策[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2 許愛梅;;論民族健身操在“陽光體育工程”中的發(fā)展前景[A];2007廣東省體育科學研究論文選[C];2007年
3 何艷君;黃正喜;胡冬波;;運用高校體育網(wǎng)絡信息平臺進行大學生體育欣賞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A];2013體育計算機應用論文集[C];2013年
4 茍定邦;趙琳;;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30年回顧與思辨[A];第十九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河北固安第一中學 鄭文學;體育也需要“補課”[N];中國體育報;2008年
2 河南汝州市第一初級中學 李春明;體育教師對教學效果的影響[N];學知報;2010年
3 撫州一中 胡華芝;淺析體育在育人中的作用[N];撫州日報;2010年
4 江西省廣豐縣大南中學 王偉斌;論新課改理念下體育教師觀念的轉(zhuǎn)變[N];學知報;2010年
5 禮縣第二中學教師 胡曉燕;淺談如何解決農(nóng)村初中體育課中存在的問題[N];隴南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姚敏;快樂體育走入中小學校園[N];中國消費者報;2002年
7 鄒麗;體育院校研討后奧運時代發(fā)展思路[N];中國體育報;2008年
8 北京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尹大川;充分挖掘傳統(tǒng)體育的價值[N];中國體育報;2001年
9 博湖縣烏蘭鄉(xiāng)中心學校 何麗華 閆新忠;新課程下的體育教師[N];巴音郭楞日報;2009年
10 劉剛;小學體育教育中如何滲透終身體育[N];黔西南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向陽;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2 張寧;我國中小學生體育學習動力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櫓茗;長春市城區(qū)中學體育硬件設施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5年
2 王殿榮;大連市私立高中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5年
3 付旭;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體育高考術科考試之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4 鄭堂鵬;城市居民體育需求與供給優(yōu)化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5年
5 史立超;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體育高考籃球?qū)m椉夹g訓練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張贊;江蘇民辦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7 趙斌;體育:大學文化傳承的有效載體[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林啟勇;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的體育教學模式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9 洪燕燕;江西省大學生與全國大學生媒介體育信息接收情況的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郭瀟;體育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1523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15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