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C-1α在有氧運動誘導增齡大鼠骨骼肌纖維轉化中的作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PGC-1α在有氧運動誘導增齡大鼠骨骼肌纖維轉化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建立增齡大鼠有氧運動模型,對運動后增齡大鼠比目魚肌和腓腸、裥秃廷蛐图±w維的分布進行檢測,測定骨骼肌中的PGC-1α蛋白和mRNA表達水平,以及MEF-2 mRNA表達水平,分析有氧運動對增齡大鼠骨骼肌Ⅰ型和Ⅱ型肌纖維分布的影響,探究PGC-1α在運動誘導肌纖維轉化中的作用,及其相關因子MEF-2之間的關系。研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Sprague-Dawley Rat)4月齡16只(408.65±48.63g)、12月齡16只(504.09±40.79g)和16月齡16只(561.77±28.56g),SPF級動物,分籠飼養(yǎng)。適應性訓練5天后,按體重隨機分組,分為青年對照組(YC,n=6)、青年運動組(YE,n=10)、中青年對照組(MC,n=6)和中青年運動組(ME,n=10)、中年對照組(OC,n=6)和中年運動組(OE,n=10)。運動組大鼠采用跑臺運動方式,建立遞增運動負荷實驗動物模型(坡度為0°,遞增強度到19m/min×60min,運動強度相當于70%VO2max),每周持續(xù)訓練6天,共訓練8周。訓練末次結束后20小時取比目魚肌和腓腸肌,采用ATP酶染色法鑒定肌纖維類型,用Western Blotting檢測PGC-1α蛋白表達水平、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PGC-1α和MEF-2mRNA表達水平。研究結果:(1)8周運動后,除oe組外,其他各組大鼠體重均有所增加。其中yc組體重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1),而其他組別實驗前后的增加幅度無顯著性(p0.05)。實驗前mc組和oc組大鼠體重明顯高于yc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2)8周運動后,與對照組相比,ye組比目魚、裥图±w維數(shù)密度增加,Ⅱ型肌纖維數(shù)密度減少,無顯著性差異;me組比目魚肌Ⅰ型肌纖維數(shù)密度減少,Ⅱ型肌纖維數(shù)密度顯著增加(p0.05);oe組比目魚、裥图±w維數(shù)密度顯著減少(p0.05),Ⅱ型肌纖維數(shù)密度增加。(3)8周運動后,與對照組相比,除me組腓腸、蛐图±w維數(shù)密度顯著減少(p0.01)外,其他各運動組腓腸肌Ⅰ型、Ⅱ型肌纖維數(shù)密度差異不顯著。(4)各對照組間比較,mc組腓腸肌中pgc-1α蛋白表達水平明顯高于yc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8周運動后,與各對照組相比,ye組和oe組腓腸肌中pgc-1α蛋白表達水平均減少,且ye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e組腓腸肌中pgc-1α蛋白表達水平高于mc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5)各對照組間比較,mc組比目魚肌、腓腸肌中pgc-1αmrna表達水平最高。其中,yc組明顯低于mc組,又高于oc組。8周運動后,與各對照組相比,各年齡運動組比目魚肌、腓腸肌中pgc-1αmrna表達水平均顯著增加(p0.01)。(6)各對照組間比較,mc組比目魚肌、腓腸肌中mef-2mrna表達水平最高,且mc組比目魚肌中mef-2mrna表達水平顯著高于oc組(p0.01)。yc組腓腸肌中mef-2mrna表達水平明顯低于mc組(p0.01),又顯著高于OC組。8周運動后,與各對照組相比,各運動組比目魚肌、腓腸肌中MEF-2 mRNA表達水平均顯著增加。研究結論:(1)大鼠自然增齡條件下,比目魚、裥、Ⅱ型肌纖維數(shù)密度整體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腓腸肌中Ⅰ型、Ⅱ型肌纖維數(shù)密度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2)運動應激條件下,PGC-1α可能促進青年組大鼠比目魚肌纖維發(fā)生轉化,其方向為Ⅱ型→Ⅰ型;中青年組比目魚肌纖維轉化方向為Ⅰ型→Ⅱ型,且Ⅰ型肌纖維數(shù)密度的變化與PGC-1α蛋白表達呈正相關;中年組比目魚肌纖維轉化方向為Ⅰ型→Ⅱ型,PGC-1α蛋白表達的增加可以促進轉化。(3)運動應激條件下,PGC-1α可能促進大鼠腓腸肌纖維轉化,且方向為Ⅱ型→Ⅰ型。(4)安靜狀態(tài)下,青年組PGC-1α蛋白表達主要集中在慢肌;中青年組和中年組運動后,PGC-1α蛋白表達主要集中在快肌。(5)運動應激條件下,增齡大鼠骨骼肌PGC-1α和MEF-2mRNA表達水平呈正相關。
【關鍵詞】:有氧運動 肌纖維 PGC-1α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04.2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1 前言13-16
- 2 材料與方法16-29
- 2.1 研究對象與分組16-17
- 2.2 運動實驗模型建立17
- 2.3 實驗儀器與試劑17-19
- 2.4 樣品制備19-20
- 2.5 指標檢測20-28
- 2.6 質量控制28
- 2.7 數(shù)據(jù)處理28-29
- 3 研究結果29-40
- 3.1 增齡大鼠實驗前后體重變化情況29-30
- 3.2 增齡大鼠比目魚肌和腓腸肌ATP酶染色結果30-35
- 3.3 增齡大鼠骨骼肌PGC-1α 蛋白表達變化35-37
- 3.4 增齡大鼠骨骼肌PGC-1α、MEF-2 mRNA表達變化37-40
- 4 分析與討論40-45
- 4.1 增齡大鼠骨骼肌纖維數(shù)密度的變化40
- 4.2 PGC-1α 在運動誘導增齡大鼠比目魚肌纖維轉化中的作用40-42
- 4.3 PGC-1α 在運動誘導增齡大鼠腓腸肌纖維轉化中的作用42-43
- 4.4 運動誘導下增齡大鼠骨骼肌中PGC-1α、MEF-2mRNA表達水平的差異43-45
- 5 研究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49
- 文獻綜述49-57
- 參考文獻54-57
- 縮略詞表57-58
- 致謝5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豐彬;趙斌;閆萬軍;馬炳存;;負重訓練和補充大豆多肽干預大鼠骨骼肌衰老過程的實驗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郝少偉;馬福海;樊蓉蕓;祁繼良;余小燕;賀穎英;李亞楠;;增壓輔助方法對大鼠骨骼肌HIF-1α表達的影響[J];遼寧體育科技;2014年02期
3 李曉紅;趙華;曾凡星;;四周高住低訓對大鼠骨骼肌p70~(S6K)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4 于新凱;石鵬超;左群;;運動性損傷后大鼠骨骼肌轉化生長因子-β1變化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1年05期
5 繆愛琴,嚴政,張旭,朱曉梅;HMβ對培養(yǎng)大鼠骨骼肌細胞的保護作用[J];體育與科學;2001年05期
6 李志剛;;游泳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生長及PI3K/Akt/mTOR信號通路影響[J];體育科技;2013年03期
7 金其貫;慢性力竭性訓練對大鼠骨骼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體育與科學;1999年05期
8 唐艷婕;賀仕剛;秦旭平;;游泳訓練通過降低MG53表達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糖代謝[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9 李文惠;趙斌;閆萬軍;;不同負荷間歇負重跑訓練對老齡大鼠骨骼肌MG29蛋白的影響[J];體育科學;2010年09期
10 繆愛琴,嚴政,張旭,朱曉梅;地塞米松誘導培養(yǎng)大鼠骨骼肌細胞損傷模型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勤峰;;運動訓練對長期大量飲酒大鼠骨骼肌結構和功能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2 申傳安;柴家科;姚詠明;盛志勇;;糖皮質激素對大鼠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謝的影響及其機制[A];全國燒傷創(chuàng)面處理、感染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3 申傳安;柴家科;姚詠明;盛志勇;;糖皮質激素對大鼠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謝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A];2002年燒傷年會論文匯編[C];2002年
4 金宏;許志勤;王先遠;李愛玲;高蘭興;;花粉對游泳大鼠骨骼肌代謝的影響[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特殊營養(yǎng)第五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5 柴家科;申傳安;;靜脈注射TNF-α對大鼠骨骼肌蛋白降解的影響及其機制初探[A];全國燒傷創(chuàng)面處理、感染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6 談善軍;章曉東;董千銅;周鋒;張波;胡禮;葉星照;余震;陳必成;;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術后疲勞綜合征大鼠骨骼肌三磷酸腺苷及代謝產物[A];2011年浙江省腸外腸內營養(yǎng)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呂鵬飛;黃劍;鄧玉杰;張曉燕;楊穎;寧光;;兩種高血糖模型大鼠骨骼肌組織自噬的比較與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8 申傳安;柴家科;姚詠明;盛志勇;;腫瘤壞死因子對大鼠骨骼肌蛋白降解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A];2002年燒傷年會論文匯編[C];2002年
9 田振軍;谷紅娣;;氫水對運動訓練大鼠骨骼肌氧化應激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A];中國活性氧生物學效應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冊)[C];2011年
10 呂鵬飛;黃劍;鄧玉杰;張曉燕;楊穎;寧光;;兩種高血糖模型大鼠骨骼肌組織自噬的比較與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一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史仍飛;振動訓練對大鼠骨骼肌運動能力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2 汪東濤;腎衰營養(yǎng)膠囊改善CRF大鼠骨骼肌萎縮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旭;丹參多酚酸鹽對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2 暢婕;別嘌呤醇對過度訓練大鼠骨骼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D];上海體育學院;2015年
3 熊萍;PGC-1α在有氧運動誘導增齡大鼠骨骼肌纖維轉化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魏倩;氧樂果對大鼠骨骼肌胰島素信號傳導途徑的影響及機制探討[D];吉林大學;2014年
5 劉平平;TNF-α、脂聯(lián)素與實驗性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變的關系[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6 陳剛;耐力訓練對高脂膳食大鼠以及GK大鼠骨骼肌PGC-1α、ERRα和NRF-2基因表達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建社;不同周期的運動訓練對大鼠骨骼肌結構改變與磁共振磷譜特征變化的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1年
8 郭冰冰;不同運動負荷大鼠骨骼肌損傷及修復過程中血液肌酸激酶和乳酸脫氫酶變化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黃聰;β-丙氨酸補充對運動大鼠骨骼肌肌肽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10 王當亞;生長追趕IUGR大鼠骨骼肌組織胰島素抵抗的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873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08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