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力形態(tài)論概述
本文關鍵詞:學力形態(tài)論概述
【摘要】:從生態(tài)學看,學力是學習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上具有不同的學力形態(tài),每種學力形態(tài)都具有結構性和系統(tǒng)性。生存學力、課業(yè)學力、專業(yè)學力等學力形態(tài)構成了我們的終身學力,通過對不同學力形態(tài)的探討,可以為學習者各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的定位策略,充實并深化終身學習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操作。
【作者單位】: 攀枝花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黨委;
【關鍵詞】: 學力形態(tài) 階段 教育 終身學力
【分類號】:G720
【正文快照】: 從“學”的角度看,學習者的學力發(fā)展過程具有生態(tài)性,具體表現(xiàn)為:學力是一種學習性動能力量,是學習者認知、創(chuàng)造和完善自我的重要原因;學力是一種生長性力量,具有機能性、環(huán)境性、階段性和終身性等特征;學力是一種有關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實力,它是個體學習者機體動能、心理動力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靜;;機械制造基礎課程項目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曹霞;;建構大學英語教學中新型的師生角色[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01期
3 左銀舫,陳琦;中小學教師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的初步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4 彭濤;劉宏哲;;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Java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陳琦,張建偉;基于多媒體的建構性學習環(huán)境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6 李永健,何克抗;認知工具——一種以多媒體計算機為基礎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設計的新思路[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7 許曉東;基于建構主義的計算機任務驅動式教學法[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駱惠珍;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對漢語教學的影響[J];昌吉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9 趙文學;;建構主義觀照下的英語教學改革[J];昌吉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陳利平;從情感、社會性新角度解讀High/Scope學前課程[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慶江;王秀珍;佟盛林;顧偉泉;徐鑫成;;建構模式下的信息技術網(wǎng)絡化教學[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高一虹;;“實證性假設”與“啟發(fā)性假說”——語言相對論的雙重解讀[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3 王小杰;;數(shù)控專業(yè)課程中的項目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4 馮建農;;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化學課堂教學整合的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5 徐偉成;;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效果比較研究[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徐德強;;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之研究[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劉志華;;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理論關系的探討[A];山西省行為科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選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德全;問題系統(tǒng)教學設計探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張桂春;激進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魏永紅;外語任務型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徐振寧;基于本體的Web數(shù)據(jù)語義信息的表示與處理方法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5 麻彥坤;維果茨基對現(xiàn)代西方心理學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嵐;適應性學習系統(tǒng)中學習模型遷移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7 王平;課程改革中的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司成勇;從“學答”走向“學問”[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嚴仲連;幼兒園個性化課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單志艷;中學生自主學習及教師相應教學行為的評價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宏海;《中國瀕危脊椎動物》多媒體CAI課件的開發(fā)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2 陳奇敏;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利用網(wǎng)絡資源[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楊曉娟;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過程設計模式[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左向東;適應性學習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5 羅怡桂;剛體力學ICAI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6 陳立;皮亞杰、維果茨基對建構學習觀的貢獻[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7 李慶奎;數(shù)學學與教的建構主義視角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8 趙謙;基于CORBA的計算機遠程教育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河北大學;2001年
9 吉丹如;建構主義教育觀與中學教學素質教育[D];揚州大學;2001年
10 王春燦;建構觀下的立體幾何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一新;;男人,如何邁過職業(yè)生涯中的“五大坎”[J];半月選讀;2010年05期
2 劉雪興;黃文英;席毅林;肖娜;;競技健美操大賽前成套動作各階段心率變異性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0年01期
3 黃紅焰;李玉白;;實施“五步”戰(zhàn)略 推進創(chuàng)業(yè)教育走向深入[J];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楊曉春;李忠華;;課程教學的周期性分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17期
5 董靜;吳世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階段與特點[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6期
6 王宏濤;;佛教發(fā)展的八個階段及其傳播[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7期
7 蔣德興;;淺談工程施工放樣的三個發(fā)展階段[J];陜西教育(高教);2010年03期
8 付振河;孫平伯;;試論人事代理制度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及完善策略——從泰安市人事代理發(fā)展狀況談起[J];商場現(xiàn)代化;2010年27期
9 麥莉;周照麟;;淺論雙語教學不同階段的方法與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年07期
10 鄧聞天;;習題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物理教學探討;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秀麗;秦松;胡常偉;;手性Salen-鉻(III)催化的雜Diels-Alder反應的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趙健偉;;大學化學專業(yè)本科階段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一點思考[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陳詠梅;孫艷芝;萬平玉;楊屹;;應用電化學實驗教學體系設計[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王健君;;通過組裝膠體顆粒實現(xiàn)特超聲子晶體[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楊小震;;初生態(tài)的結晶與初生態(tài)的形貌[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范平;耿鑫;楊成梅;孫明君;王磊;葛春華;;下緣帶有酰胺基團的杯[4]芳烴單醚衍生物的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6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徐海明;王宏偉;顏世帥;杜國棟;秦占芬;;BDE-209和鎘暴露對非洲爪蟾的甲狀腺干擾作用[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2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8 李英萍;;心臟病成人病人術前的安全護理[A];第12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專刊[C];2010年
9 李萍;;心力衰竭治療:更新認識 更多希望[A];第12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痆C];2010年
10 潘艷婧;王昊;紀志梁;;基于分子QSAR模型的藥物不良反應預測[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濤;顧客關系管理過程對企業(yè)營銷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任伶;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yè)間合作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段文博;資源約束下的日本產業(yè)結構演進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李春享;韓國留學生漢語趨向補語習得過程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楊紅;全身運動(GMs)評估在高危兒運動發(fā)育隨訪中的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李瑛;視覺表象建構及表象掃描的眼動特征[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諶謀華;百合花粉1,4-β-葡聚糖內切酶的亞細胞定位和功能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8 孫滔;多鏈馬氏決策優(yōu)化理論研究及在聯(lián)合更換問題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08年
9 朱平;刑法實行行為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10 李湛;土石壩地震永久變形及抗震穩(wěn)定性數(shù)值分析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勛;復雜應力路徑下原狀軟粘土剪切破壞標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曲瑤;輕度低溫對體感誘發(fā)電位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9年
3 劉勁;基于虹膜識別的識別效果評估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09年
4 明亞晶;階梯及分枝狀水平井產能預測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銀楚明;XB公司小家電產品研發(fā)項目的精益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陳彬;東軟集團基于銷售管理系統(tǒng)(ESALES)的銷售機會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韓永寶;科技型企業(yè)專業(yè)技術人才激勵研究[D];北京物資學院;2009年
8 朱小梅;房地產周期波動與次貸危機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王子旭;吉林省女子大級別舉重運動員抓舉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10 周夢嬌;普通高校音樂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探析[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810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68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