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大學:開放辦學與資源共享
[Abstract]:......
【作者單位】: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分類號】:G72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沈二;從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課件項目看國外網上開放課程發(fā)展[J];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09期
2 俞久平;公開 共享——麻省理工學院公開課程材料[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19期
3 劉美鳳;公開·共享·參與·合作·發(fā)展——2004 MIT&CORE OCW國際論壇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19期
4 王龍;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項目執(zhí)行報告概要及評述[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08期
5 嚴冰;徐皓;;巨型大學的歷史使命和現實挑戰(zhàn)——關于巨型大學的學術對話[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3期
6 王龍;丁興富;;開放課件運動的國際拓展[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曙雅;;關于構建精品課程數據庫的思考[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0期
2 孫林霞;;成人教育的典范:英國開放大學[J];成人高教學刊;2009年04期
3 王龍;丁興富;;開放課件運動的國際拓展[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8期
4 蔣國珍;匡貴秋;;遠程教育質量管理:階段性與突破口[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05期
5 韋潤芳;佟元晦;;電大國際交流事略(續(xù))[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12期
6 王龍;;創(chuàng)新推廣理論視角下的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項目[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1期
7 劉雪蓮;王丹紅;;中國電大系統(tǒng)開辦現代遠程教育的SWOT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4期
8 郭青春;裴海燕;;應用視角下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對策研究——以“國家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庫”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09年12期
9 龔微;譚萍;;試析互聯網對國際法雙語教學的推動[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年12期
10 蔣永平;徐杜;徐晶;蔣姣麗;黃鳳愛;;以構建綜合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創(chuàng)新育人環(huán)境[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付志紅;李春燕;李新;張謙;;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共享與應用中的若干問題[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1)[C];2008年
2 羅江華;;“數字減貧”的政策與相關研究述評[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馬紅亮;虛擬學習社區(qū)中的互動結構[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龔志武;遠程開放大學的演變和發(fā)展趨勢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張倩葦;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技術與課程發(fā)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羅江華;教育資源數字化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現代遠程教育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劉斌;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技術學科課程建設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7 張軼斌;開放教育資源(OER)國際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雪嬌;增強精品課程示范性的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李佳恒;普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唐知涵;中外開放教育資源建設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劉麗翠;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與共享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戴亞飛;網絡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袁小慶;電工電子技術網絡課程設計與開發(fā)[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7 湯益芳;美國高校整合網絡教學資源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王龍;中國高等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共建共享的現狀、問題、對策與相關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斌;開放型網絡課程資源建設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羅向陽;我國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的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章新勝;展望21世紀的開放大學——在2003世界開放大學校長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23期
2 劉美鳳;公開·共享·參與·合作·發(fā)展——2004 MIT&CORE OCW國際論壇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19期
3 張力;重新思考教育的今天和明天[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11期
4 鄧幸濤;馮琳;;廣播電視大學:直面挑戰(zhàn)規(guī)劃未來——訪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于云秀[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2期
5 丁興富;王龍;;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運動評述[J];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京杭要津聚人氣、運河通衢匯文脈 堅持開放、聯合辦學的北京廣播電視大學通州電大分校[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2 高鳳香;;高校教學資源共享及其機制構建問題探討[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3 李然;;從產業(yè)集群理論視角看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J];時代金融;2011年18期
4 楊小佩;謝振凱;;高校專業(yè)教學資源服務平臺的建設[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5 蔣夫爾;;豫新攜手促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J];中小學電教;2011年06期
6 張瑞紅;;從高校信息化網絡應用角度研究校內教育資源共享問題[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許敏;;網絡環(huán)境下外語虛擬課堂構建案例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8 朱霖;吳曉紅;汪長如;;校校合作培養(yǎng)復合型?茖哟吾t(yī)學管理人才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9 熊夢輝;;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資源共享模式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年06期
10 張鵬高;謝笑宇;;開展視頻互動教學 探索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新模式[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莉;彭蜀晉;;提高科學教育數字化課程資源共享效果的思考[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李霞;王林平;張期蓮;張興艷;;基于網格的流媒體技術研究[A];第一屆建立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合學術會議(HHME2005)論文集[C];2005年
3 羅名海;;淺議網格技術對基礎地理信息的影響[A];2006年測繪新技術應用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張虹;;計算機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實際應用[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病案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七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石巍;丁桂玲;呂麗萍;劉之光;;蜜蜂資源平臺建設項目[A];第四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劉支農;;利用圖書資源,構建和諧服務[A];廣西圖書館學會2011年年會暨第29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7 吳蓉;劉道芳;;搞好信息開發(fā)、實現資源共享的思考[A];高校信息文獻開發(fā)與利用——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第6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8 吳曉紅;;浙江省圖書館文獻采編中心歷程回顧與發(fā)展方向思考[A];公共文化服務與圖書館實踐的創(chuàng)新——浙江省圖書館學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崧;崔建生;何青;;建設校園計算網格,,提升整體科研實力[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趙瑞峰;姚文玲;;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來提高程控交換機的應用能力[A];第18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慶環(huán);讓全體人民學有所教[N];光明日報;2007年
2 記者 李新安;跨越時空教育的伊犁州電大[N];伊犁日報(漢);2006年
3 記者 王向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與TCL合辦現代遠程教育[N];人民日報;2000年
4 殷傳勝 豐偉宏;加強內涵建設 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遠程開放大學[N];中國教師報;2008年
5 劉尊旭;13所地質行業(yè)高校成立資源共享聯盟[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6 商報記者 孫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社:借勢打造遠程教育資源庫[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7 劉尊旭 肖東;高水平行業(yè)特色大學優(yōu)質資源共享聯盟宣告成[N];江蘇教育報;2011年
8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專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N];中國經濟導報;2005年
9 本版采寫 劉華 馬稚如;建設一流的現代遠程開放大學[N];成都日報;2006年
10 記者 李滿福;發(fā)展遠程教育提高電大質量[N];甘肅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操云甫;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資源共享模型及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件研究所);2002年
2 胡澤民;“學習用戶”理念下遠程高等教育教學運行模式研究[D];廈門大學;2005年
3 朱寒笑;中國城市體育休閑服務組織體系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4 鄧君;機構知識庫建設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周丹晨;面向網絡化制造的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構建原理與實施技術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謝曉蘭;制造網格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7 李曉鋒;基于本體和Web服務的教學資源集成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潘淑春;國家農業(yè)文獻信息資源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1年
9 徐尚義;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10 張永平;基于分散型工作流系統(tǒng)的人力資源共享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文豪;著作權保護與學校數字教學資源共享的利益平衡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王軍;華北電力大學與北京農學院共建方案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3 李曉華;我國圖書館聯盟的發(fā)展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4 金勝勇;藝術信息資源共享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5 張凱;在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建立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的構想[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6 葉珊;電大開放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趙麗輝;網絡環(huán)境下我國圖書館資源共享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李煒巍;高校聯合辦學的制度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9 趙丹;基于信息資源共享的高校檔案管理模式重構[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張詩敏;按資源共享原則建立大型醫(yī)用設備檢治中心的可行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679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246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