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成人教育:僅以義務的視角
本文選題:成人教育 切入點:全民教育 出處:《成人教育》2011年03期
【摘要】:成人作為人口群體,是人類社會的中堅力量,承擔著撫育和教育青少年,贍養(yǎng)和照顧老年人的家庭與社會重任,同時還是社會和國家建設的主力軍。青少年群體是人類的未來,是明天的成人群體。不僅成人群體需要接受與其所擔當之各方面重任相適應的各方面成人教育,而且青少年群體作為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骨干棟梁也必須接受具有未來戰(zhàn)略遠見的各方面教育,其現實地所接受的各方面的教育必須成為未來的成人教育的基礎。老年人口群體作為人口年齡結構的脊梁,是社會的主帥,其精神、氣質、德性對全社會的其他人口群體起著重要的支撐、引導、示范、激勵之作用。成人教育是針對全社會的教育,主要表現為各個群體和國家相關部門都必須自覺積極和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成人教育。它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yè)和責任,以此保障有關各方對于與此相適應的權利的獲得和運用。
[Abstract]:As a population group, adults are the backbone of human society, undertak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raising and educating young people, supporting and caring for the elderl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lso the main for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The youth group is the future of mankind. Is the adult group of tomorrow. Not only does the adult community need to receive adult education in all its aspects commensurate with its responsibilities, Moreover, as the backbone of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youth group must also be educated in all aspects with a strategic vision for the future. The various aspects of education it receives in reality must be the basis of future adult education. As the backbone of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group is the head of the society, its spirit and temperament, Virt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guiding, demonstrating and encouraging other population groups in the whole society. Adult education is aimed at the educ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It is the common cause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ensure the acqui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t rights.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G72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含韞;社會互動視野中的新型師生關系[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李健;社會力量“辦學自主權”之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3 汪才明;論道德需要與道德教育[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4 葛賢平;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評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于忠輝;論教育生態(tài)平衡與素質教育[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6 李紅英;三種主流課程觀的演進及其啟示[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3期
7 朱麗;生活與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與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較[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8 鄭富興;德育情境的建構──美國20世紀90年代中小學校的品格教育實踐[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9 李太平;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特點及其思想根源[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10 胡衛(wèi)平;國外思維培育的理論與實踐[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5 岳龍;現代性境域中的傳統[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劉承波;信息時代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變革及其運行機制[D];廈門大學;2002年
8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馬和民;社會化危機及其出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涂懷京;新中國中小學教師法規(guī)研究(1949—2000)[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漠琳;西方“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其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夏歷;“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的翻譯[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張婧;戰(zhàn)后美國合作教育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1年
4 唐玲;新世紀研究生德育內容體系及途徑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5 溫永權;深圳校園物質文化景觀建構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張大鳴;體育運動學校學生思想品德狀況調查及發(fā)展對策——體育的遷移價值[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趙文靜;試論責任與責任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向玉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劉桂蓮;高中英語情境教學應用研究——我的教學實錄[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10 王慶;人文素養(yǎng)的滲透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發(fā)展成人教育 提高農民素質 加速浦東城市化進程[J];上海成人教育;1996年12期
2 文錦;盧先明;黃永恒;;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芻議[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1年04期
3 唐敏;;試析成人教育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方法[J];才智;2011年20期
4 徐向玲;;簡論高校成人教育檔案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5 吳如敏;;認真落實十五大精神 發(fā)展建設行業(yè)成人教育[J];上海建設論苑;1997年06期
6 《關于建立終身教育體制;提高市民素質調研及對策》課題組;項秉健;;關于建立終身教育體制,提高市民素質調研及對策(摘選) 加強成人教育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的新思路、新對策[J];上海成人教育;1996年12期
7 高順潔;;質的飛躍:從“終身教育”走向“終身學習”[J];考試周刊;2011年44期
8 周姣;蔣求生;;淺談如何提高成人教育的管理質量[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9 ;法國成人教育權利保障機制研究[J];職教論壇;2011年22期
10 安遠;;中德成人教育比較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向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成人教育[A];職業(yè)教育研究與實踐[C];2008年
2 駱亞珍;;論成人教育的管理[A];2003年中國成人教育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第五屆全國成人教育優(yōu)秀論文(調研報告)暨首屆全國成人教育研究生優(yōu)秀論文獲獎名單[A];2005年成人教育協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劉輝漢;趙夏林;;依靠成人教育 振興農村經濟[A];科教興村實踐與探索——山西省農村教育改革百校評析[C];1997年
5 李仕法;宋小玲;;對成人教育中創(chuàng)新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張正身;;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A];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2004年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年會論文集(Ⅰ)[C];2004年
7 王偉明;;發(fā)展成人教育構建寧波終身教育體系的研究(摘選)[A];2005年成人教育協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吉U,
本文編號:16690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166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