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應對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5 00:08
本文關鍵詞: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應對策略研究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不斷創(chuàng)新,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和手機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各類網絡輿情危機事件屢見不鮮,高校對網絡輿情危機的應對處理面臨極大挑戰(zhàn)。本文將高校網絡輿情危機作為研究對象,目的在于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高校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策略,提升高校危機處理的能力水平。為此,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1)基礎理論研究。首先從內涵、新時代特點和結構三個方面對高校網絡輿情危機進行概念和要素分析;其次按時間節(jié)點從影響因素和輿情危機表現分析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發(fā)生與演變過程;最后梳理與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相關的傳播學、心理學、社會學理論在新媒體時代的新變化。(2)實證研究。通過對四個經典案例的發(fā)生與演變過程以及多方位分析,得出具備借鑒意義的經驗與教訓。(3)策略研究。從人文素質教育、網絡媒介素養(yǎng)提升、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相融合、高校網絡管理規(guī)范等長期策略入手,潛移默化地增強高校的網絡輿情危機免疫力;構建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管理聯動機制,提出危機應對的工作體系、報送體系、聯動機制以及具體的操作流程?偟脕碚f,加強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管理是建設和諧校園的迫切要求,,是維護高校形象的重要路徑,也是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應對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 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206;G647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錄7-10
- 第一章 緒論10-15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10-11
- 一、 時代背景10
- 二、 社會背景10-11
-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和意義11
- 一、 理論意義11
- 二、 現實意義11
- 第三節(jié) 研究綜述11-14
- 一、 新媒體研究綜述11-12
- 二、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研究綜述12-14
-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之處14-15
- 一、 研究方法14
- 二、 創(chuàng)新之處14-15
- 第二章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相關概念與要素分析15-22
- 第一節(jié)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內涵15-17
- 二、 高校網絡輿情的內涵15-16
- 三、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內涵16-17
- 第二節(jié)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新時代特點17-18
- 一、 傳播模式多樣化17-18
- 二、 影響范圍廣18
- 三、 不安全因素增加18
- 第三節(jié)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要素分析18-22
- 一、 主體特殊性18-19
- 二、 載體多元化19-20
- 三、 客體多樣性20-22
- 第三章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發(fā)生與演變過程22-27
- 第一節(jié) 潛伏階段22
- 一、 潛在價值觀的影響22
- 二、 意見的零散性22
- 第二節(jié) 初始階段22-23
- 一、 媒體的報道與推廣22-23
- 二、 “話題”的初步形成23
- 第三節(jié) 裂變階段23-24
- 一、 發(fā)酵類載體的二次傳播23
- 二、 思想觀點的交融23-24
- 第四節(jié) 白熱化階段24-25
- 一、 網絡意見領袖與網絡推手介入24-25
- 二、 輿論場的形成25
- 第五節(jié) 消散階段25-27
- 一、 輿情危機消散25-26
- 二、 主流媒體介入26-27
- 第四章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多視角分析27-31
- 第一節(jié) 傳播學視角分析27-28
- 一、 傳播學經典理論概述27
- 二、 傳播學經典理論的新時代解讀27-28
- 第二節(jié) 心理學視角分析28-29
- 一、 心理學經典理論概述28-29
- 二、 心理學經典理論的新時代解讀29
- 第三節(jié) 社會學視角分析29-31
- 一、 社會學經典理論概述29-30
- 二、 社會學經典理論的新時代解讀30-31
- 第五章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的經驗與教訓——基于四個典型案例的分析31-38
- 第一節(jié) “鄒恒甫微博”事件31-33
- 一、 輿情危機的發(fā)生與演變過程31-32
- 二、 輿情危機的多方位分析32-33
- 第二節(jié) “黃山營救大學生”事件33-34
- 一、 輿情危機的發(fā)生與演變過程33-34
- 二、 輿情危機的多方位分析34
- 第三節(jié) “樂山師院公寓垮塌”事件34-36
- 一、 輿情危機的發(fā)生與演變過程34-35
- 二、 輿情危機的多方位分析35-36
- 第四節(jié) “釣魚島爭端”引發(fā)大學生游行事件36-38
- 一、 輿情危機的發(fā)生與演變過程36
- 二、 輿情危機的多方位分析36-38
- 第六章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的策略38-45
- 第一節(jié) 注重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38-39
- 一、 加強理性教育38
- 二、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38-39
- 第二節(jié) 提升高校師生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39-40
- 一、 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39
- 二、 培養(yǎng)高校網絡意見領袖39-40
- 第三節(jié) 融合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40-41
- 一、 利用新媒體先聲奪人40-41
- 二、 借助傳統(tǒng)媒體的力量41
- 第四節(jié) 規(guī)范高校網絡管理41-43
- 一、 依靠法律政策41-42
- 二、 加強法制宣傳42
- 三、 創(chuàng)立維權社團42
- 四、 授權網站維權42-43
- 第五節(jié) 構建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管理聯動機制43-45
- 一、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工作體系43-44
- 二、 上下溝通與信息報送體系44
- 三、 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管理聯動機制44-45
- 結語45-46
- 致謝46-47
- 參考文獻47-49
- 附錄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波;;淺談突發(fā)事件的新媒體傳播[J];今傳媒;2010年12期
2 江海寧;;新媒體視角下的高校危機管理機制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年20期
3 滕云;陳玲;;基于BBS文本分析的高校網絡輿情特點及管理對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3年04期
4 鐘漲寶;聶建亮;;我國高校網絡輿情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管理;2011年05期
5 景東;蘇寶華;;新媒體定義新論[J];新聞界;2008年03期
6 孫華;;新媒體時代高校危機管理的機遇與挑戰(zhàn)[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2年07期
7 唐亞陽;李亞斌;;高校網絡輿情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02期
8 唐秀庚;;構建高校網絡負面輿情的應對處置機制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9 曾潤喜;王國華;徐曉林;;高校網絡輿情的控制與引導[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年11期
10 劉燕;劉穎;;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及管理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郭志偉;高校網絡輿情的現狀與引導[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223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2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