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發(fā)展研究
本文關鍵詞: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提高高等教育質(zhì)量,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始終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頭等大事。我國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啟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其中的教學團隊建設工程是重中之重。教學團隊建設是保證和提高我國高校教學質(zhì)量、教學能力以及教師素質(zhì)的重點建設項目,從2007年起開始建設國家級教學團隊,截止到2010年,全國高校共建國家級教學團隊1013個,其中本科學校國家級教學團隊888個,職業(yè)學校國家級教學團隊125個。其中,屬于一級學科教育學各專業(yè)的國家級教學團隊,四年內(nèi)僅立項10個,這一數(shù)字猶如“杯水粒粟”,發(fā)人深思。本文以2007—2010年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作為研究樣本,分別對其專業(yè)分布、團隊規(guī)模、團隊結構、團隊帶頭人、教學工作及教學成果幾個方面進行調(diào)查,分析了當前高校教育學學科的團隊建設所存在的問題,一是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學科及專業(yè)分布不均衡;二是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規(guī)模偏大;三是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結構不合理;四是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帶頭人行政化明顯,教學研究能力不足;五是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教學工作及成效逐年退步;六是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制度化建設成效不夠顯著。基于以上問題,筆者分析了教學團隊建設中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最后筆者提出了以下建議:一是要發(fā)揮優(yōu)秀教育學學科團隊的自身能量,帶動劣勢團隊的專業(yè)發(fā)展;二是要規(guī)范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基本要求,構筑科學的教學團隊結構體系;三是加強對教育學科團隊建設的整體評估,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四是要明確教育學科的定位,加大政府及高校的投入力度;五是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提供合理的培訓機制。
【關鍵詞】:教育學學科 教學團隊 國家級教學團隊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45.1;G40-4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緒論9-19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我國高等教育質(zhì)量觀演變帶來的思考9
- 1.1.2 對高校教師隊伍教學能力的思考9-10
- 1.2 研究意義10-11
- 1.2.1 理論意義10
- 1.2.2 實踐意義10-11
- 1.3 研究綜述11-16
- 1.3.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1-14
-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4-16
- 1.3.3 小結16
- 1.4 研究思路16-18
- 1.4.1 研究樣本的選取16-17
- 1.4.2 研究的技術路線17-18
- 1.5 研究方法18-19
- 第二章 基礎理論研究與核心概念研究19-24
- 2.1 基礎理論研究19-21
- 2.1.1 團隊建設理論19
- 2.1.2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論19-20
- 2.1.3 團隊凝聚力理論20-21
- 2.2 核心概念研究21-24
- 2.2.1 教學團隊21
- 2.2.2 國家級教學團隊21-23
- 2.2.3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23-24
- 第三章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現(xiàn)狀24-33
- 3.1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學科及專業(yè)分布24-26
- 3.2 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規(guī)模26
- 3.3 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結構26-29
- 3.3.1 教齡結構26-27
- 3.3.2 學歷結構27
- 3.3.3 職稱結構27-28
- 3.3.4 學科背景結構28-29
- 3.4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帶頭人情況29-30
- 3.5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教學工作30-31
- 3.6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教學成果31
- 3.7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制度化建設31-33
- 第四章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33-41
- 4.1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33-36
- 4.1.1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學科及專業(yè)分布不均衡33
- 4.1.2 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規(guī)模偏大33-34
- 4.1.3 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結構不合理34-35
- 4.1.4 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帶頭人行政化明顯,教學研究能力不足35
- 4.1.5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教學工作及成效不夠明顯35
- 4.1.6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制度化建設不夠明確35-36
- 4.2 教育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中存在不足的原因36-41
- 4.2.1 對教育學學科缺乏應有的重視36-37
- 4.2.2 國家級教學團隊評選制度的不完善37-38
- 4.2.3 對教學團隊本身及教育學學科缺乏科學的認知38
- 4.2.4 高校行政化是團隊帶頭人行政化的根本原因38-39
- 4.2.5 缺少對團隊成員進行考核與評價的機制39-41
- 第五章 關于促進教育學學科團隊發(fā)展的建議41-46
- 5.1 優(yōu)秀教育學科團隊要發(fā)揮自身能量,帶動弱勢團隊的專業(yè)發(fā)展41
- 5.2 規(guī)范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基本要求,構筑科學的教學團隊結構體系41-43
- 5.3 加強對教育學科團隊建設的整體評估,完善績效考核機制43-44
- 5.4 團隊自身要明確教育學科的定位,并促使政府及高校加大投入力度44-45
- 5.5 高校要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提供合理的培訓機制45-46
- 結語46-47
- 參考文獻47-49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49-50
- 致謝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葉珠;;中國高校女教師隊伍發(fā)展的現(xiàn)狀分析[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年02期
2 李紅衛(wèi);張麗云;;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思考——以2007、2008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為例[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9年Z1期
3 臧興兵;婁星;;略論本科教學團隊建設[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4 任曉光;;高等學校高績效教學團隊建設初探——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工原理教學團隊建設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賀嚴;;高校教學團隊內(nèi)在建設機制研究[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6 邱均平;董克;;985高校專業(yè)建設質(zhì)量分析——以2012-2013年本科專業(yè)評價結果為例[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7 孫麗娜;賀立軍;;高校基層教學組織改革與教學團隊建設[J];河北學刊;2007年05期
8 徐發(fā)秀;;綜合性大學教育學專業(yè)發(fā)展的探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9 程炳良;;高校學科梯隊建設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7年09期
10 陳永華;;以團隊績效管理促進教師團隊合作[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12期
本文關鍵詞:教育學學科的國家級教學團隊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53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