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應付方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9 05:48
應付方式被視為調節(jié)環(huán)境應激和個體身心健康的中介變量,有效的應付是預防心理疾病的關鍵。已有的應付方式相關文獻多集中于:對發(fā)展至今的有關應付方式的主要理論、研究思路和臨床方面應用的綜述;對應付方式問卷編制的研究;應付方式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應付方式與某一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這些文獻在研究的群體上有針對教師、護士、軍人、大學生、高職生、中學生等展開的研究,尚未有針對女大學生這一群體的研究。女大學生是高校校園中的重要群體,其心理保健問題不容忽視。為預防女大學生心理疾病,有必要就其應付方式展開研究。 本文以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應付方式及多個影響因素進行系統的實證研究,并根據實證研究結果提出開展建設性應付方式的針對性心理援助,以提高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在對應付方式進行相關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采用自編的個人背景資料、應付方式問卷、艾森克成人個性問卷及社會支持量表等研究工具,對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特點及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研究表明,女大學生首選應付方式為解決問題,其余選擇先后順序依次為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責。不同學科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女大學生應付方式存在顯著差異:文科女大學...
【文章來源】:河海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導言 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國內外相關研究回顧
(一) 對應付方式本身的研究
1. 應付的概念
2. 應付的研究路線
3. 應付方式的分類
4. 應付方式的評定
(二) 對應付方式影響因素的研究
1. 不同個體的應付方式差異
2. 情境對應付方式的影響
二、研究內容及假設
(一) 研究內容
(二) 研究假設
三、研究方法
(一) 樣本的構成
(二) 施測工具
1. 自編的個人背景資料
2. 應付方式問卷
3. 艾森克成人個性問卷
4. 社會支持量表
(三) 施測過程與數據處理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分析
1.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均值比較
2.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之間的相關分析
3.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因子分析
(二)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影響因素的分析
1.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影響因素的差異性分析
2.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3.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五、討論
(一)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特點
(二)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影響因素
1. 女大學生年齡、學科、文化程度對應付方式的影響
2. 女大學生人格特征對應付方式的影響
3. 女大學生社會支持對應付方式的影響
六、結論
七、思考——開展女大學生建設性應付方式的針對性心理援助
(一) 建設性應付方式的界定
(二) 心理援助的概念
(三) 女大學生建設性應付方式的心理援助思路
1. 從學科、文化程度入手,關注文科及?婆髮W生
2. 從人格特征入手,提高情緒自控力,培養(yǎng)自信樂觀性格
3. 從外部環(huán)境入手,建立良好社會支持系統
(四) 女大學生建設性應付方式的心理援助措施
1. 加強心理教育與輔導
2. 開展發(fā)展性心理咨詢
3. 重視推廣體育療法
八、研究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附錄 A
附錄 B
附錄 C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中生考試焦慮應對方式社會支持關系的研究[J]. 代景華,閻克樂,王海民.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4(05)
[2]高校體育對女大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驗研究[J]. 鄭華.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4(07)
[3]發(fā)展性團體心理咨詢改善大學生應對方式及其相關因素的實驗研究[J]. 劉春燕.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3(04)
[4]軍校學員應付方式與抑郁、個性的相關研究[J]. 王海民,趙榮霞,閻克樂,楊玉忠.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3(05)
[5]我國近十年來應付方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劉宣文,江帆,董巖芳.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3(05)
[6]師范大學生應付方式的研究[J]. 王海民,閻克樂,楊玉忠,趙榮霞.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3(04)
[7]軍醫(yī)大學研究生應付方式及相關因素研究[J]. 汪濤,李敏. 中國臨床康復. 2003(05)
[8]年齡和性別對青少年心理應付方式的影響研究[J]. 陳樹林.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2(06)
[9]焦慮及其應對策略[J]. 齊力.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2(03)
[10]青年學生個性特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 馬燕,劉愛書,楊平,楊克勤.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2(07)
碩士論文
[1]民辦高校新生挫折及其應付方式的研究[D]. 王嘯天.華東師范大學 2003
[2]影響在校生應對方式因素的情境研究[D]. 胡建兵.江西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2966086
【文章來源】:河海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導言 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國內外相關研究回顧
(一) 對應付方式本身的研究
1. 應付的概念
2. 應付的研究路線
3. 應付方式的分類
4. 應付方式的評定
(二) 對應付方式影響因素的研究
1. 不同個體的應付方式差異
2. 情境對應付方式的影響
二、研究內容及假設
(一) 研究內容
(二) 研究假設
三、研究方法
(一) 樣本的構成
(二) 施測工具
1. 自編的個人背景資料
2. 應付方式問卷
3. 艾森克成人個性問卷
4. 社會支持量表
(三) 施測過程與數據處理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分析
1.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均值比較
2.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之間的相關分析
3.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因子分析
(二)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影響因素的分析
1.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影響因素的差異性分析
2.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3.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五、討論
(一)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特點
(二) 女大學生應付方式的影響因素
1. 女大學生年齡、學科、文化程度對應付方式的影響
2. 女大學生人格特征對應付方式的影響
3. 女大學生社會支持對應付方式的影響
六、結論
七、思考——開展女大學生建設性應付方式的針對性心理援助
(一) 建設性應付方式的界定
(二) 心理援助的概念
(三) 女大學生建設性應付方式的心理援助思路
1. 從學科、文化程度入手,關注文科及?婆髮W生
2. 從人格特征入手,提高情緒自控力,培養(yǎng)自信樂觀性格
3. 從外部環(huán)境入手,建立良好社會支持系統
(四) 女大學生建設性應付方式的心理援助措施
1. 加強心理教育與輔導
2. 開展發(fā)展性心理咨詢
3. 重視推廣體育療法
八、研究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附錄 A
附錄 B
附錄 C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中生考試焦慮應對方式社會支持關系的研究[J]. 代景華,閻克樂,王海民.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4(05)
[2]高校體育對女大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驗研究[J]. 鄭華.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4(07)
[3]發(fā)展性團體心理咨詢改善大學生應對方式及其相關因素的實驗研究[J]. 劉春燕.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3(04)
[4]軍校學員應付方式與抑郁、個性的相關研究[J]. 王海民,趙榮霞,閻克樂,楊玉忠.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3(05)
[5]我國近十年來應付方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劉宣文,江帆,董巖芳.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3(05)
[6]師范大學生應付方式的研究[J]. 王海民,閻克樂,楊玉忠,趙榮霞.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3(04)
[7]軍醫(yī)大學研究生應付方式及相關因素研究[J]. 汪濤,李敏. 中國臨床康復. 2003(05)
[8]年齡和性別對青少年心理應付方式的影響研究[J]. 陳樹林.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2(06)
[9]焦慮及其應對策略[J]. 齊力.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2(03)
[10]青年學生個性特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 馬燕,劉愛書,楊平,楊克勤.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2(07)
碩士論文
[1]民辦高校新生挫折及其應付方式的研究[D]. 王嘯天.華東師范大學 2003
[2]影響在校生應對方式因素的情境研究[D]. 胡建兵.江西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29660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6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