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素質教育論文 >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及分擔

發(fā)布時間:2020-09-22 14:23
   1997年我國高等教育實現(xiàn)了從免費向成本補償?shù)倪^渡。高校教育的收費標準一再走高,面對日益加大的家庭經(jīng)濟負擔,同醫(yī)療、住房、社保等社會問題一樣,教育收費高也成為國家、全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原因:其一是國家投入不足,其增長力度跟不上規(guī)模擴大的速度;其二是教育成本不明,導致政策失效;其三是教育成本不斷膨脹。在高等教育成本投資的各分擔主體:政府、高校、個人及家庭中,高等學校是進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體,其行為直接決定著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進展與實施效果。但長期以來,我國許多高等院校自身沒有進行成本核算的積極性,缺乏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的動機;加之高校相關制度及配套制度改革滯后不利于高校教育成本的準確核算。高校教育成本究竟是多少?高校教育成本應包括那些項目?如何計量?成本應該如何分擔?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寫下了本文,除導論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研究現(xiàn)狀、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外,主體內(nèi)容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及研究意義 通過對成本、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成本、高校教育成本的理論解釋,得出了高校教育成本概念,所謂高校教育成本是高等學校為培養(yǎng)學生所耗費的全部教育資源價值,但它不包括學生個人或其家庭為接受高等教育而耗費的價值,也不包括政府、社會及個人由于實施或接受高等教育而減少或放棄的收益。全面分析了高校教育成本的四大特性:(1)成本補償?shù)拈g接性;(2)成本的區(qū)間性;(3)教育成本的遞增性;(4)效益在時間上的不配合性。 高校教育成本的研究,有利于限制那些不必要的開支(包括人、財、物等),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使有限的資源用在發(fā)展的刀刃上,發(fā)揮最好的效益。因此,實行教育成本核算是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高校改善管理、提高辦學效益的一種有效方法。 第二部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基礎理論 教育成本核算問題從60年代初提出,到90年代末還停留在理論討論上,主要原因是教育成本核算環(huán)境的限制,因為高校屬于非營利組織,傳統(tǒng)上不計算盈虧,不核算成本。高校這種屬性使得教育成本核算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受到了限制,要準確核算出高校教育成本,就必須確定教育成本核算的基礎理論。(1)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會計前提:會計主體、持續(xù)經(jīng)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2)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則:權責發(fā)生制原則、配比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受益原則;(3)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體:進行成本核算的高校;(4)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對象:單位學生每學年接受的高等教育服務。(5)高校教育成本的成本計算期:8月1日———次年7月31日;(6)高校教育成本項目的設置,將成本劃分為直接教學成本和公共教學成本,設置成本科目七類:教學費用,行政管理費用,學生事務費用,行政、教學固定資產(chǎn)折舊費用,服務費用,其他費用。 第三部分,高校教育成本的具體核算 在核算教育成本前,必須先界定高校后勤支出、校辦產(chǎn)業(yè)支出、社會保障支出、住房支出、科研支出、非學歷教育支出等支出的性質。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實務問題包括教育成本核算的程序設計和科目設置,賬務處理設計,教育成本報表的設計等。參照企業(yè)成本核算的程序,教育成本核算程序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在“單軌制”核算的思路下,確定成本對象和成本計算期;設置成本科目和成本計算單;記錄、歸集、分配費用,計算成本;編制成本報表。 第四部分,高校教育成本的分擔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分擔體制主要是指高等教育各投資主體分擔教育消耗總成本的比例和運行方式。中西方的教育成本分擔體制的歷史演變過程,可以說對教育價值功能的認識深化是構成分擔體制變化的思想基礎。 近年來,雖然我國政府仍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擔與補償者,但隨著全國各項經(jīng)濟指標的提高,國家對高校教育經(jīng)費撥款卻一再減少。事實上,目前學費收入已成為高等學校辦學經(jīng)費的主要來源之一。大學學費指的是高等教育的辦學主體——高校向學生收取的部分或全部培養(yǎng)成本,國有高校收取的是部分培養(yǎng)成本,民辦高校收取的是全部培養(yǎng)成本。也就是說,對高等教育的舉辦者來說,學費是教育成本的補償。學費的收取,不僅要依靠準確的成本信息,還應考慮群眾承受負擔的能力;高校地點、教學質量、專業(yè)等差別。根據(jù)我國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合理收費的基礎上,完善收費制度、解決貧困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完善學生資助體系等相應配套制度,以實現(xiàn)教育公平。
【學位單位】: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G647.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瓊;;高校中應用作業(yè)成本法研究[J];管理觀察;2008年25期

2 王群;;我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控制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王承芳;;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及分擔問題研究[J];華章;2010年33期

4 鄭春美;張巍;陳鴻鳴;;成本分擔和高校收費改革策略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年11期

5 黃萍;;對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若干思考[J];教育財會研究;2006年05期

6 傅維利;劉偉;;培養(yǎng)目標、教育要素與教育成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7 畢雪陽;;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投入結構與產(chǎn)出效率的實證研究[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徐丹丹;;試論如何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收費制度[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年12期

9 尹北暉;郭志丹;劉衛(wèi)民;;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及有關問題的思考[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9年05期

10 徐曉琴;;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之我見[J];經(jīng)濟師;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相生;孟雪征;鄭曉英;;創(chuàng)造教育的內(nèi)涵及在高校專業(yè)課教學中的實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2 杜月升;;知識生產(chǎn)與高等學校體制改革[A];2002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孫永泰;;高校學報網(wǎng)站傳播實效性及優(yōu)化策略[A];中國高校學出版(Ⅱ)——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3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余秉和;;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高等學校財務監(jiān)督工作[A];中國建設會計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集[C];2000年

5 李勇;;高等學校成本結構與產(chǎn)出效率關系的實證研究[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林武萍;尹析明;;對我國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7 童宣海;;我說高等學校安全保衛(wèi)工作[A];北京市高教學會保衛(wèi)學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07年

8 張婷婷;;加強服務意識,創(chuàng)新高校教務管理[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9 楊敏;;淺析影響高校政府采購效率的因素及對策[A];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技術物資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朱瑞亮;劉毅;;淺議高等學校招標檔案的管理[A];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技術物資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 米鵬民;從大學生就業(yè)難 說到教育成本[N];深圳商報;2011年

2 金葉;謹防教育成本過度向家庭轉移[N];中國改革報;2007年

3 康勁;教育成本費“禁”后爭議未了[N];工人日報;2008年

4 丸子;教育成本核算的潛臺詞[N];消費日報;2007年

5 張貴峰;定價依據(jù)比“不得漲價”更重要[N];工人日報;2010年

6 林燕英;高中教育成本經(jīng)費“分擔制”今秋實施[N];中山日報;2008年

7 李勇;幾副肩膀扛起大學生教育成本[N];四川日報;2006年

8 李勇;家族承擔教育成本的風險[N];農(nóng)民日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鄭晉鳴;教育成本不能降低[N];光明日報;2001年

10 張嵐;教育成本:家庭該承擔多少[N];中國改革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通賢;高等學校貸款風險的控制與化解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楊同毅;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生態(tài)學解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員專業(yè)化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朱天天;我國高校技術資源轉移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5 鄧岳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與勞動力市場的對接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6 童靜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學生工作體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7 吳宏翔;市場經(jīng)濟中的高校組織演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8 馬煥靈;高等學校學生紀律處分糾紛及其處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金明浩;高?萍紕(chuàng)新中的知識產(chǎn)權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徐麗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風;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2 慕興宏;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與管理問題的探討[D];廈門大學;2007年

3 衣智平;高等學校教育成本補償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4 張延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及其應用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6年

5 譚愛民;非營利組織財務績效評價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6 田燕;我國現(xiàn)階段普通高等學校學費定價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7 劉莉;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及分擔[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8 黃海濱;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9 凌杰;高校目標管理共有要素系統(tǒng)與路徑創(chuàng)新[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王歡;論我國公立高等學校的性質與地位[D];吉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8245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245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49f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