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學風評價及建設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2 05:06
【摘要】:新的歷史時期,高等教育進一步發(fā)展,高等院校的學風建設一直是社會和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學生學風的建設歷來關系到高校的生存與發(fā)展、高校的管理與治學、人才與培養(yǎng),學風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符合良好育人環(huán)境的標志。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隨著公民學習意識的提高,政策的推陳出新出,學風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信息全球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今天,如何正確認識學風,定位學風的好與壞、培養(yǎng)大學學自強不息,勤奮好學、明理誠信的學習風尚,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筆者借鑒前人學術研究,結合當今高校學風的學風現(xiàn)狀,分析學風不良的原因,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數(shù)學模型,在此基礎上,提出學風建設的各項建議。全文共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了高校學風的內(nèi)涵。分析與總結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及西方的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理論,對學風的概念做出了準確的定義,并闡述了西方高等教育體系中學風建設的方法,英國的導師制,加拿大的校園文化建設等。在界定內(nèi)涵的基礎上,第二部分分析了當前高校學風不良的現(xiàn)狀,主要是部分學學專業(yè)意識模糊、學習熱情不高、態(tài)度不端,學習動機不端,學生日常紀律松散,課外活動風氣不濃厚。筆者提出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的主要是包括兩個因素,分別是社會因素、學風評價系統(tǒng)及建設因素。在第三部分,筆者詳細地論述了為什么要使用學風評價系統(tǒng),當前學風評價的不足之處,并通過層次分析法,建立了數(shù)學模型,以期通過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的結合去建設學風并對于評價實例進行分析與總結。在文章最后的一部分,筆者結合現(xiàn)狀分析,西方學風建貞途徑,以及學風評價系統(tǒng)提出以下四點促進、培養(yǎng)風學的建議:第一,以班級學風為基礎,激發(fā)學習動機。第二,以馬克思主義學風為主線,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第三,以培養(yǎng)人才需要為宗旨,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第四,以激勵機制為動力,豐富校園文化活動。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641
本文編號:2751473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641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閆巖峰;;提高大學生學風建設的研究[J];文學教育(中);2013年09期
本文編號:27514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514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