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fā)展觀與青年大學生信仰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1 13:02
【摘要】: 由于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極端重要性,信仰教育是一個古老永恒的話題,也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信仰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從終極的意義上關懷和回答人為什么活著和怎樣活著。信仰一旦形成,就會成為支配和左右人們活動的精神動力。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是一個時代,只有確立了共同的信仰,才會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學生信仰是指大學生這個群體所擁有的信仰。我國青年大學生是肩負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重任的中堅力量,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的信仰如何直接關系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未來。因此,大學生必須有明確而正確的信仰。但自共和國成立以來,大學生的信仰問題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復雜多樣,其信仰主流雖是健康的正確的,無須諱言,其問題也是復雜多樣的,如相當一部分學生信仰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還有的信仰宗教。高校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的效果還不夠理想。原因也是復雜多樣的。有中國處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深化的社會急劇轉型時期,社會發(fā)展不和諧的原因;有西方文化影響的原因;有大學生學校生活負擔重、就業(yè)壓力大原因;有獨生子女心理脆弱、思維方法有缺陷的原因;有高校育人環(huán)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原因?茖W發(fā)展觀是關于發(fā)展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富強觀、幸福觀,同時,也是指導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人生價值、實現(xiàn)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科學發(fā)展觀與青年大學生的信仰有著內在的統(tǒng)一性。我們必須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興衰成敗、從當代青年大學生能否健康成才的戰(zhàn)略高度,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方法手段,用科學發(fā)展觀進行大學生理想信念和科學信仰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人生只有與人類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一致,只有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yè)中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引導大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堅定科學信仰,自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同人類的前途命運聯(lián)系起來,樹立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青春力量的遠大志向。
【學位授予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641
本文編號:2750442
【學位授予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641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馮思洋;“90后”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504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504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