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校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14:53
【摘要】:我國高等教育緊緊抓住新時期市場經濟和社會轉型的契機,迅速完成了從精英化到大眾化的歷史飛躍。但同時,高校師生關系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熱點之一,并成為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 首先,就研究意義而言,新時期高校師生關系研究是高校建設和諧校園的需要,有利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高校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供理論基礎。通過調查問卷和面對面訪談,發(fā)現(xiàn)無論是大學生還是高校教師,都對和諧的師生關系充滿期待,在高校師生對師生關系總體滿意的基礎上,依然存在師生之間缺少交流和溝通的情況,有時甚至產生矛盾對立現(xiàn)象,因而亟需更多的交流平臺和互動空間。 其二,影響新時期高校師生關系的因素比較復雜。宏觀維度上,市場經濟轉型和高等教育產業(yè)化,致使高校師生的價值觀和交往方式發(fā)生變異。就中觀因素而言,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教育質量的蛻化,高校擴張模式、教學模式造成師生交往時空和心理障礙。微觀上看,高校師生社會角色的時代變遷引發(fā)高校教師的角色失范,以及大學生求知模式轉型帶來的角色蛻變,都不同程度地干擾和損害了高校師生在對方期待視野中的形象。 第三,高校和諧師生關系蘊含著深厚的中西方文化內涵,體現(xiàn)為師生之間法律視角的平等與相互尊重、道德視角的彼此理解與包容、教師維度的溝通與塑造、學生維度的互動與參與。新時期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既是高?沙掷m(xù)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還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與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對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最后,鑒于高!敖虝恕、“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全方位職責,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建構目標是突破單一的課堂教學范疇,在“授受”、“管理”和“服務”三個向度建立一種積極引導、權利對等和人性化的新型師生關系。為此,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搭建師生交流平臺;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加強師德學風建設,提高師生綜合素質;傳承大學精神,培育和諧校園文化。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645.6
本文編號:2696547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64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策三;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3年06期
2 李獻祥;;高校服務育人芻議[J];昌濰師專學報;1997年04期
3 劉光;論和諧概念[J];東岳論叢;2002年04期
4 婁欣生,周艷球;中英大學師生關系比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7期
5 馬祥甸;;美國大學生住宿管理對我國育人的啟示[J];高校后勤研究;2010年03期
6 顧明遠;高等學校的教師也要學點教育學[J];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7 楊叔子;是“育人” 非“制器”——再談人文教育的基礎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8 趙婷婷;大學市場化趨勢與大學精神的傳承[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9 馮向東;從“主體間性”看教學活動的要素關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林曾;高艷賀;;美國高等教育發(fā)達的背后:教授發(fā)表同行評審期刊文章之比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衛(wèi)紅;文化視野下高校師生關系沖突與整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希海;專業(yè)化視野中的高校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夏唐凱;高校行政管理權與學生的權利保障[D];湘潭大學;2008年
4 李文靖;我國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營造[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965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965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