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開放實驗室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
本文選題:色譜開放實驗室 + 功能 ; 參考:《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年08期
【摘要】:色譜開放實驗室是"儀器分析"課程實驗教學的重要場所,建立色譜開放實驗室是訓練學生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技能的重要舉措。為充分利用開放實驗室資源,對色譜開放實驗室的功能進行了明確定位和總結,本文詳細闡述了其"實驗教學"、"實踐教學"、"師生科研"、"競賽訓練"和"對外服務"等五大功能的具體實施流程。為進一步規(guī)范開放實驗室的管理,針對高校開放實驗室普遍存在的管理難問題,建立了一套特色鮮明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對六大單元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Abstract]:The open laboratory of chromatography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instrument analys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pen laboratory of chromatograph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train the students' thinking methods and to train the students' analytical skills.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open laboratory resources, the functions of the chromatographic open laboratory were clearly located and summarized. This paper expounds in detail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its five major functions: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petition training and external service. In order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open laboratories, a set of distinctive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open laborato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x major units a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solution.
【作者單位】: 常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分類號】:G64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忠麗,董宇艷,董國強;高校開放性實驗室建設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年07期
2 林卉;胡召玲;趙長勝;孫華生;;高校開放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年03期
3 殷志明;徐永清;;高校實驗室開放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年08期
4 曾偉;沈曉東;;創(chuàng)新實驗室的管理和安全控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5年04期
5 皮建輝;向?qū)O軍;楊其仁;姚元枝;向德標;;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途徑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7年02期
6 熊維德;;工科實驗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年02期
7 裘立群;殷煥順;艾仕云;汪建民;;建立開放實驗室,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年03期
8 王良成;王喜鴻;王連勝;;創(chuàng)新實驗室開放式管理的探討與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年06期
9 王小揚,任強;對開放實驗室的認識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05期
10 夏玉宏;;綜合實驗室管理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玉成;肖繼波;張妙仙;周珊;;農(nóng)林院校專業(yè)實驗室開放模式的探索[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2 宋曉燕;朱偉;張小全;;論食品學科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體系的建設[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28期
3 王孝威;曹慧;;“四層次漸進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34期
4 孫素玲;周金星;馮保明;金光明;王玨;;應用型本科高校實驗室開放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5 鄧德華;李素娟;;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6 王剛;查艷萍;;微積分MATLAB數(shù)學實驗[J];保山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7 李玉珍;劉楊;;實驗室開放存在的若干問題的探討[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8 陳小羨;;管理類大學本科專業(yè)實驗課程設計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11期
9 張舸;;計算機專業(yè)實驗環(huán)節(jié)的信息化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趙瑋霖;楊惠;楊明波;唐利文;陳健;;高校材料科學專業(yè)實驗室建設淺談[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志芳;;加快實驗教學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康驪;胡國英;;基于PHP的自主開放的實驗中心管理平臺[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丁寧;郝玉蘭;;加強實驗室開放建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趙志強;;高校實驗室開放教學的實施與管理[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金紹興;王麗;田金榮;;光纖通信實驗室建設的實踐與探索[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楊梅;張明鳴;;基于機器人的實驗室開放教學實踐[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鄒積亭;馮萃敏;孫金棟;;實驗教學中心運行管理體制的研究[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胡春瀛;王鵬;王一柏;;廣告學專業(yè)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9 于振濤;;實驗室與校內(nèi)實踐實習基地建設探究——基于理工科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視角[A];2011高等職業(yè)教育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學術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羅紅;沈祥春;;當前高校科研能力建設淺識[A];第一屆貴州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祝玉亮;基于Flash的高中物理仿真實驗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歡歡;小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沈濤;某醫(yī)科大學學生評教及對教學改革效果評價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陳璐;高校實驗室社會服務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周麗;貴州省高等醫(yī)學院校設備管理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6 韓彩芹;工科大學物理實驗開放性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殷曉春;面向高師生的教育技術開放實驗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德成;師范院校構建教育技術開放實驗室的研究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艷霞;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運動人體科學實驗課程方案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O仆
本文編號:18350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3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