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育產業(yè)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資源的理論與政策
本文關鍵詞:反思教育產業(yè)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資源的理論與政策
更多相關文章: 基礎教育 教育產業(yè)化 同群效應 效率 公平
【摘要】:稀缺的教育資源應得到有效利用,而教育財政的分權、學校間的競爭和合理的價格機制能夠提高基礎教育資源的配置效率與組織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教育券、獎學金和財政轉移等機制向低收入人群和地區(qū)提供補貼,不僅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效率。但過度地、不科學地追求公平,卻可能損害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甚至與追求公平的初衷相違背。本文對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資源進行了理論分析,并對中國基礎教育產業(yè)化的反思進行了反思。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就業(yè)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和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和就業(yè)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
【關鍵詞】: 基礎教育 教育產業(yè)化 同群效應 效率 公平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來,,對于基礎教育產業(yè)化的反思直接觸及了如何看待基礎教育資源有效利用與教育的公平之間的關系問題。當基礎教育的高收費、擇校以及不同收人和社會階層的人享受不同的受教育機會等現象日益為人們所垢病時,在政策層面上,教育部官員表示了對教育產業(yè)化的極力反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陸銘;陳釗;萬廣華;;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國的收入差距、投資、教育和增長的相互影響[J];經濟研究;2005年12期
2 劉超良;“教育產業(yè)化”的人文思考[J];教育探索;2001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錦華;吳方衛(wèi);沈亞芳;;教育不平等、增長非平衡與低發(fā)展陷阱——對農村教育和農村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的考察[J];當代財經;2006年12期
2 陳昌兵;;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及其實證分析——基于有約束條件的VECM[J];當代經濟科學;2007年01期
3 司志賓;張東輝;;地區(qū)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統(tǒng)計數據的實證分析[J];東岳論叢;2007年05期
4 張東輝;司志賓;;收入分配、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農村的證據[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9期
5 王永欽;張晏;章元;陳釗;陸銘;;中國的大國發(fā)展道路——論分權式改革的得失[J];經濟研究;2007年01期
6 本刊編輯部;;2005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年度報告[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7 聶江;;關于中國教育性別隔離的分析[J];南方人口;2007年01期
8 王永欽;張晏;章元;陳釗;陸銘;;十字路口的中國經濟:基于經濟學文獻的分析[J];世界經濟;2006年10期
9 萬明國;;基于和諧社會建設的公共支出統(tǒng)籌管理[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6年10期
10 褚宏啟;;關于教育公平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2006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王洪亮;區(qū)域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2 劉榮添;沖突與協(xié)調[D];華僑大學;2006年
3 張曉瑞;我國科技、教育與現代化發(fā)展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傅勇;中國式分權、地方財政模式與公共物品供給:理論與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5 王雨林;轉型期中國農村貧困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劉旗;武隆縣農村地區(qū)居民收入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7 汪鋒;中國的制度變遷與經濟發(fā)展不平衡:1978-2005[D];重慶大學;2007年
8 尹鋒;土地政策的宏觀調控績效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楊lm;基于和諧社會視角的河北省經濟結構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里;中國義務教育經費配置的公平性分析與政策建議[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小然;貴州民辦教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3 宗曉華;教育財政與公共選擇[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于艷玲;義務教育階段民辦(私立)學校的悖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胡芳日;中國人力資本投資對社會分層結構演變的影響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6 張桔;基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經濟增長測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7 姜明惠;收入分配不平等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8 嚴峻;轉型時期我國地區(qū)經濟增長差距的變化趨勢與成因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李白;收入分配影響經濟增長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10 裴利萍;論市場經濟對我國義務教育公共性的侵蝕及其救治策略[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陸銘,陳釗;城市化、城市傾向的經濟政策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J];經濟研究;2004年06期
2 萬廣華,陸銘,陳釗;全球化與地區(qū)間收入差距:來自中國的證據[J];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教育產業(yè)化:喪鐘為誰而鳴?[J];西部人;2004年02期
2 王麗;對教育產業(yè)發(fā)展的經濟學思考[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3 葉文憲;發(fā)展教育產業(yè),改革教育政治化傾向[J];探索與爭鳴;2000年01期
4 陳順喜;關注教育產業(yè)化中的教育公平問題[J];當代教育論壇;2002年10期
5 梁玉蓮;對“教育產業(yè)化”的全面剖析[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S1期
6 陳凱星 ,楊步月;教育產業(yè)化不能庸俗化[J];教師博覽;2003年12期
7 薛兆豐;"教育產業(yè)化"與民間教育[J];中國高?萍寂c產業(yè)化;2004年09期
8 夏茂林;馮文全;;教育產業(yè)化要“化”掉什么——解讀“教育不能產業(yè)化”[J];教育與職業(yè);2005年19期
9 紀寶成;;認清“教育產業(yè)化”的理論誤導與實踐危害[J];中國高等教育;2006年09期
10 吳昱萱;;多一些“計劃”色彩吧[J];東北之窗;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戴中義;;對教育產業(yè)化發(fā)展問題的一點思考[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2 紀玉山;王欣華;;面迎知識經濟時代應大力發(fā)展教育產業(yè)——兼論吉林省教育產業(yè)化的戰(zhàn)略取向與對策分析[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紀——吉林省紀念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理論研討會文集[C];1999年
3 馮文全;夏茂林;;教育產業(yè)化反思[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薛竹;;教育問題的社會政治經濟學分析[A];價格理論研究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5 陸銘;蔣仕卿;;教育產業(yè)化:反思的反思[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楊東平;;推進以體制改革為中心的教育改革[A];2006年中國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容匯編[C];2006年
7 ;幾位專家對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國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容匯編[C];2006年
8 黃家駒;;教育改革若干問題思考[A];第四屆“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老教授事業(yè)貢獻獎”頒獎暨老教授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論文集[C];2008年
9 閆建璋;黃育云;;發(fā)展教育產業(yè)是一場教育革命[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10 楊東平;;教育改革:走向公正的發(fā)展[A];中國改革論壇暨中國體改研究會2005年北京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王學江;教育產業(yè)化了就毀掉了教育事業(yè)[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2 劉秀梅;教育產業(yè)化的提法不妥[N];中國改革報;2004年
3 鄭國中;金融助推教育產業(yè)化[N];中國信息報;2002年
4 何勇海;誰吹大了教育產業(yè)化的氣泡?[N];經理日報;2004年
5 鐘岷源;“教育產業(yè)化”緣何背負惡名[N];商務時報;2007年
6 記者 秦蓋;教育的大敵不是產業(yè)化,是壟斷[N];民營經濟報;2006年
7 陳玉蓮 王晨;網絡教育與教育產業(yè)化[N];福建日報;2000年
8 商報記者 金冰;教育部再次抨擊教育產業(yè)化[N];北京現代商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舒晴;教育產業(yè)化概念亟待正本清源[N];中國改革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趙明;教育部發(fā)言人再批“產業(yè)化”[N];中國經濟時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薛嘉春;區(qū)域基礎教育資源整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許麗英;教育資源配置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麗娜;我國基礎教育資源公平配置問題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2 徐夢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教育產業(yè)化問題[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3 栗治國;基礎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問題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4 余雙燕;基于可達性角度的基礎教育資源空間優(yōu)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薛競秀;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產業(yè)化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郭全;基于GIS的城市基礎教育資源布局均衡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沈懿;上海市區(qū)基礎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哈麗琴;區(qū)域性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平臺的研究與設計[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敏;農村教師服務意識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趙志耘;網絡教育企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9474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94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