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意義學習的認知過程
本文關鍵詞:面向意義學習的認知過程
更多相關文章: 意義學習 認知過程 保持 遷移 教育目標分類學
【摘要】:學習不僅包括獲取知識,還包括在各種各樣的新情況下運用知識的能力,即學習包括“保持”和“遷移”這兩個過程,本文以此觀點為基礎分析了意義學習與機械學習的區(qū)別,依據新修訂的布盧姆認知目標分類學,對意義學習中的六類19種認知過程具體要素作出了說明,以此凸現認知過程中的“遷移”,幫助教育者更全面地完成教學和評估目標。
【作者單位】: 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意義學習 認知過程 保持 遷移 教育目標分類學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一、引言學習即獲取知識。這種對學習的一般認識反映了人們如何看待教學和評估——如何通過閱讀教材和講授把知識傳達給學習者以及如何通過測驗了解學習者能記得多少先前所學的知識(Mayer,2001)。新修訂的布盧姆認知目標分類學拓寬了對學習的理解,學習不僅包括獲取知識還包括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駱春燕;;淺析后進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1期
2 李成軍,李祖明;從認知的角度看英語學習中的漢語負遷移[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張海叢;;PASS理論在智力落后研究領域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6年12期
4 王希安;實踐“三個代表”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J];前沿;2004年02期
5 賈振勇;論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的遷移和干擾[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3期
6 周紅輝;;從認知角度看隱喻觀對英語學習的啟示[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7 張璐琳;;認知心理學指導下的課堂教學[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年03期
8 趙小靜;論體操教學的心理定勢[J];漢中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06期
9 阿前;運用遷移規(guī)律,搞好雙語教學[J];保山師專學報;1999年02期
10 王曉斕;英法語言學習中的正負遷移[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亞娟;毛志雄;;運動認知測量方法評述[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2 李楠;王爭艷;;依戀取向的情緒調節(jié)機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欣榮;程義民;;用健康心態(tài)面對“SARS”——談談抗擊SARS的心理素質[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劉惠軍;郭德俊;;成就目標定向對控制性提取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劉揚錦;;語言的共性研究——英漢語“上”、“下”方位隱喻所反映的語言共性[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6 莫秀鋒;李紅;張仲明;;3-5歲幼兒在視野阻隔平臺任務中的長度傳遞性推理[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崔江寧;;兒童范疇化的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的研究——三歲兒童的個案研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8 陳波;;小學語文改革實驗教材常用詞系統研究[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許佳;田學隆;葛國慶;劉虔誠;唐海英;溫惠中;;非線性動力學腦電信號認知功能檢測[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10 耿海燕;朱瀅;;關于意識與其它認知過程關系的理解[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玨;“大金龍”為何保持持續(xù)增長[N];中國汽車報;2001年
2 郝時代;東京美元保持強勢[N];國際金融報;2001年
3 記者 田俊榮;第三產業(yè)保持適度快速增長[N];人民日報;2000年
4 廈門大學哲學系 黃朝陽;發(fā)揮邏輯的學習功能[N];光明日報;2011年
5 張美明;五臺山五峰賓館六年保持零投訴[N];山西日報;2001年
6 記者 孫愛民 鐘敏;軟件通信仍保持快速增長[N];中國電子報;2001年
7 海通證券北京研發(fā)中心 朱文杰;板塊筑底 保持關注[N];人民郵電;2002年
8 記者 曉頌;多數行業(yè)將保持平穩(wěn)[N];中國企業(yè)報;2002年
9 曹景平 柏玉霞;援生制藥公司保持強勁發(fā)展[N];科技日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傅強;保持領先[N];中華工商時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子亨;有機/無機異質結光生電荷遷移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李秀梅;磷脂酶Cγ1在大腸癌細胞遷移和細胞—基質粘附中的作用及信號轉導機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3 尉建鋒;電壓依賴性鉀通道Kv2.1增加粘著斑激酶磷酸化調控腫瘤細胞粘附和遷移[D];浙江大學;2006年
4 張文奪;雌激素膜受體所介導的PI(3)K傳導通路激活在內皮祖細胞增殖和遷移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05年
5 丁怡;雷公藤甲素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機理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6 馬冬虹;外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楊東;兒童解決學科問題認知模型的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賀世明;成年大鼠脊髓神經干細胞的培養(yǎng)、鑒定及體內移植[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9 許志賓;人永生化肝細胞和高轉移肝癌細胞的糖蛋白質組學研究及Prohibitin 1上調與肝癌關系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王連心;基于系統復雜性科學及其方法論的中醫(yī)診療認知規(guī)律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孔菊芳;從認知角度淺析交替口譯中的長時記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2 張美榮;英語篇章理解的認知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3 于巧峰;中英翻譯中不同思維模式的轉換[D];東華大學;2006年
4 郭華;隱喻與反諷的語用對比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5 程呈;認知轉喻在語篇銜接與連貫中的體現[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6 張莉;口譯中的長時記憶—提高長時記憶表現的策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7 李娜;英語名祖詞的文化和認知研究及其對漢語名祖詞研究的啟迪[D];東華大學;2009年
8 林海明;英語使役結構:一種“使役鏈視窗”視角[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李睿;擬除蟲菊酯在土壤中遷移降解規(guī)律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10 趙德軒;錯誤分析與高中英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553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85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