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系:走向身體間性——師生主體間性的本體論建構
本文關鍵詞:師生關系:走向身體間性——師生主體間性的本體論建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從身體現(xiàn)象學理論看,師生在教學中的相遇首先是身體的相遇,身體是介入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學過程處于身體之中。同時,教學過程也是身體—主體從情感出發(fā),借助于身體的實踐,實現(xiàn)身體從自然性向文化性生成的"人化"過程,展現(xiàn)了身體—主體"我—我"的主體間性關系。身體間性的師生關系不是一種理論知識的建構,也不是一種技術知識的塑造,而是一種實踐知識的機智表現(xiàn),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關鍵詞】: 主體間性 師生關系 身體間性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一、師生主體間性:從意識間性到身體間性師生關系是教學理論一個曠古彌今的問題,也是教育史上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概括來說,對師生關系的認識,大致有如下幾種理論:單主體說、復合主體說、主體間性說。單主體說又分為教師中心論、學生中心論。這兩者各執(zhí)一端,針鋒相對,前者片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郝文武;師生主體間性建構的哲學基礎和實踐策略[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艷梅;教師繼續(xù)教育課程建構的方向[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年04期
2 曲中林;激活校本培訓的教育實踐性課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年04期
3 陳新文,周志艷;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目的[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1年04期
4 包曉峰,韓艷;后現(xiàn)代主義與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22期
5 胡小桃,李仲陽;當前高職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走向[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34期
6 盧紅學;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辦學理念與人才理念[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4年25期
7 陶志潔;建構英語教學中新的師生角色[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趙闖;;高校體育課教學分組的建構主義設計與試驗[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9 張啟樹,陳修梅;博爾諾夫非連續(xù)性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葉光華;董亞軍;;社會體育專業(yè)課程體系優(yōu)化的系統(tǒng)方法與構建[J];安徽體育科技;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尚淼;;工業(yè)設計課程模塊化模式教學探討[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2 萬力維;;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礙創(chuàng)造[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3 唐瀅;;素質教育視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論高考內容改革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素質立意的演進[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關仲和;柴鴻斌;楊興林;;試論高等學校的以學生為本[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5 張東輝;;心靈狀態(tài)最重要——談目前大學教育的弊端[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6 楊春時;;中西主體間性美學的互補:審美同情說與審美理解說[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陳,
本文編號:4297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42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