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體驗教學的認識及其實踐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相樂;;體驗學習的心理機制探析[J];教育導刊;2011年06期
2 張聲遠;;再論體驗性學習[J];中學教育;2002年01期
3 韋寧彬;;國內教育游戲理論研究綜述[J];新課程學習(中);2011年07期
4 李永云;;體驗式教育的理論基礎淺析[J];云南教育(視界綜合版);2011年05期
5 劉大華;;“三三三”有效教學法[J];基礎教育參考;2011年12期
6 程芳芳;;體驗德育——一種突顯人文關懷的德育[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孟慶男;;基于體驗學習的課堂文化建設[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2 陳紅梅;;用心靈游戲 助人格完善——心理健康課體驗學習初探[A];全國德育教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尹秀琴;;學習方法思維訓練對學習效果的影響[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宋怡;;中學生學習成績抱負水平的指導對學習成功感的影響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許悅會;;人教版《信息與信息技術》[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蘇軍;“動”中體驗學習的歡樂[N];文匯報;2003年
2 中央教科所研究員 張志義;還需從內部著手解決[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黑龍江大學 張昱琨;實施新課改 邀體驗同行[N];中國教育報;2006年
4 高秀葉;課堂提伺應注意的幾個問題[N];太行日報;2010年
5 ;放手·調動·評價[N];中國教師報;2010年
6 黃梅縣教研室 梅首文;發(fā)揮主體作用是有效學習的關鍵[N];黃岡日報;2010年
7 楊紹娜 姚利萍;三招激活美術課堂[N];美術報;2005年
8 劉霞;追求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N];萊蕪日報;2009年
9 ;技術突破信息化教育的新動向[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6年
10 羅朝猛;研究性學習在日本[N];中國教育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辛繼湘;體驗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閆守軒;論教學中的生命關懷[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萍;博物館背景下的體驗教學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梅;體驗學習——21世紀重要的學習方式[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蘇海針;基于體驗的生命教育教學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時延輝;威廉·派納的自傳式課程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5 王靜;體驗性學習方式運用狀況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吳敏;體驗教育模式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7 古銳;教育游戲中的情感體驗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8 褚維維;體驗性游戲學習的設計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忠才;活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河南大學;2008年
10 范世衛(wèi);體驗式教師訓練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548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55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