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心理學問題
本文選題:課程理論 + 課程設置 ; 參考:《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12期
【摘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科學技術對課程設置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要解決科技發(fā)展的無限性和課程設置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課程設置必須符合人的學習心理;谶@一原則,通過對現(xiàn)代課程理論演變過程的回顧,分析探討不同課程理論的心理學基礎,提出當前課程設置中應注意解決的心理學問題。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curriculu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fin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must conform to the learning psychology of people. Based on this principle, through reviewing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urriculum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different curriculum theor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design.
【作者單位】: 陜西咸陽師范學院 陜西咸陽師范學院
【基金】:陜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基金資助課題(04JK116) 咸陽師范學院研項目基金資助課題(04xsyk231)
【分類號】:G4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杰;孔子的課程理論和《學記》所設想的教學進程[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2 ;布魯納的“知識結構”課程理論受到批評[J];中學語文;1983年11期
3 廖哲勛;美國課程理論的主要流派[J];課程.教材.教法;1984年06期
4 吳杰,喬曉冬;課程論的歷史發(fā)展所揭示的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1985年02期
5 陳俠;國外課程理論的各種流派(上)[J];課程.教材.教法;1986年09期
6 陳俠;國外課程理論的各種流派(中)[J];課程.教材.教法;1986年10期
7 陳俠;國外課程理論的各種流派(下)[J];課程.教材.教法;1986年11期
8 呂達;簡述嚴復的科學教育思想和課程理論[J];教育科學;1988年04期
9 吳定初;西方教學理論兩流派述評[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10 廖哲勛;英國課程理論略覽[J];課程.教材.教法;1989年Z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志遠;黃桂玉;謝菊芳;;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標準的研究[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成立70周年慶典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陳海寧;孫蕓;;高校課程改革中的精品意識探析[A];中國建設教育協(xié)會2002年立項研究課題論文集[C];2003年
3 張永年;;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探討[A];國際現(xiàn)代包裝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蘇明光;;千錘百煉打造一門社會發(fā)展急需的人文課程——中小學影視文化課程研究與發(fā)展報告[A];橫店·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日輝;;運動人體科學專業(yè)《電生理技術》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A];第八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6 宋環(huán)寧;胡勝利;;新課程 新角色[A];第六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7 潘文林;楊柱元;邱宇青;;用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改進C++語言課程教學模式[A];2005全國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張日輝;;運動人體科學專業(yè)《電生理技術》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A];中國生理學會第八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王希亮;;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課程素質研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10 瞿春波;;淺談教師如何實踐教學反思[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楊騫;校本課程開發(fā)應注意的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記者 王柏玲;著眼于每個學生的發(fā)展[N];文匯報;2000年
3 記者 王柏玲;青少年信息素養(yǎng)需迅速提高[N];文匯報;2000年
4 楊明全;多元課程意義的追尋與重建[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打破傳統(tǒng) 引起興趣 培養(yǎng)能力[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潘 涌;課程改革中,教研員干啥?[N];中國教育報;2002年
7 汪佳敏;傾聽·共舞·反思[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8 楊明全;《理解課程》:超出常規(guī)說課程[N];中國教育報;2003年
9 姜冬根;后現(xiàn)代思想對課程改革的啟示[N];中國教師報;2003年
10 祝振強;一所民辦高等職業(yè)學院的作為[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海燕;地域文化與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3 陳雨亭;教師研究中的自傳研究方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胥英明;后現(xiàn)代體育課程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薛國鳳;沖突與和諧[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相學;學校如何管理課程[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陳明宏;校長課程領導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嵐霞;威廉·派納與課程的概念重建主義運動[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董丹虹;中等職業(yè)學校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3 任偉偉;20世紀上半葉美國課程理論的發(fā)展[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肖明全;論杜威的課程理論及其現(xiàn)代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陳燕華;中美護理本科專業(yè)課程理論及實踐部分設置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徐芳;作為話語的英語教學:基于伯恩斯坦課程理論上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王輝;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D];中央美術學院;2006年
8 任志楠;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園本課程研究發(fā)展的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陳琳;重慶大學MBA課程設置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10 董晶;基于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校本課程理論和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018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90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