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效能影響因素的結構模型研究
本文關鍵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效能影響因素的結構模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教學效能 影響因素 結構模型 整合教學 計算機網(wǎng)絡 中小學教師 輸入法 回歸分析 使用頻率
【摘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各個學校得到了積極推進,但其效果卻并不理想,其影響因素復雜多變。本研究將視角轉向課程整合的實施者,采用回歸分析,深入挖掘影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效能的因素,構建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影響因素結構模型,為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推進提供了一種實踐依據(jù)。
【作者單位】: 溫州大學教育技術系;
【關鍵詞】: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教學效能 影響因素 結構模型 整合教學 計算機網(wǎng)絡 中小學教師 輸入法 回歸分析 使用頻率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經(jīng)成為我國教育信息化應用的重要途徑,使用信息技術變革課程與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整個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采用新技術促進教學往往隱喻為一個“生態(tài)進化”過程,其中技術作為“外來物種”,變革和影響系統(tǒng)演化,對技術的選擇、接納與融合便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舒生;;教學能力 教學效能 教學效果[J];黑龍江高教研究;1984年02期
2 石偉平;;教育評價名詞解釋[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3期
3 胡道吾;中學語文教學思想的基本結構[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7年02期
4 陸道貴;;試談呈現(xiàn)投影、錄音最佳時機[J];小學教學研究;1987年06期
5 劉芳;;淺談“尊師愛生”關系的形成及其對教育教學效能的影響[J];南都學壇;1987年04期
6 張謙;鄭澧;;談美國學校教育、教學評價問題[J];外國中小學教育;1987年06期
7 高衛(wèi)兵,史海峰;“國家仍處在危險中”——美國教育改革最新動態(tài)[J];課程.教材.教法;1988年12期
8 高衛(wèi)兵;;“國家仍處在危險中”[J];外國中小學教育;1988年05期
9 高衛(wèi)兵;史海峰;;美國教育改革最新動態(tài)[J];四川教育;1989年04期
10 徐漢云;;略論皮格馬利翁效應與體育教學[J];湖北體育科技;198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畢玉海;;教師角色與教師培訓[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2 侯杰泰;;香港學生自我觀與學業(yè)成績的因果關系[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3 ;會議日程表[A];中國電化教育協(xié)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謝百治;;信息化進程中的教育技術發(fā)展研究的基礎與起步——評中國電教協(xié)會2002年年會獲獎論文及教學設計方案[A];中國電化教育協(xié)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高校論文二等獎名單[A];中國電化教育協(xié)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王陽生;;納米技術——WebQuest活動方案[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八——追尋的旋律[C];2003年
7 陳海寧;孫蕓;;高校課程改革中的精品意識探析[A];中國建設教育協(xié)會2002年立項研究課題論文集[C];2003年
8 周述璋;劉林;張瑞秋;;信息技術與工程圖學教育[A];第十四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六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9 張保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之我見[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10 方燕;;論信息技術與《英語閱讀與寫作》課程的整合[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期論壇客座主持 余勝泉 主持 余冠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何處是大道[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李堅;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核心[N];中國教育報;2001年
3 李堅;整合,信息意識最關鍵[N];中國教育報;2001年
4 曹全路 劉觀武;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步步為營[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記者 郜云雁;第五代教育資源浮出水面[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盧麗君 李堅;整合出一條創(chuàng)新之路[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西安交通大學陽光中學 徐賜成;三“件”建設——課程整合的基石[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曉夢;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N];中國教育報;2002年
9 林方;全面支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N];中國教育報;2002年
10 清華同方教育技術研究院 學術委員會;解析教育資源庫(上)[N];中國教育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葉麗新;信息技術與寫作教學整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陳曉慧;關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審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陸真;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質研究:教育學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冬青;中小學專題學習網(wǎng)站的開發(fā)理論與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盛小清;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下師范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的培養(yǎng)[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李紅華;中小學校園網(wǎng)建設的研究與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濤;師范生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5 宓奇;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課程整合的理論和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于文華;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課程整合[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的教學設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陳子燦;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張云英;論第二語言教師的教學效能感[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10 馮君;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xiàn)狀及面臨問題與對策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8830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88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