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17 01:25
信息化的蓬勃發(fā)展促進了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也使得學習環(huán)境的建設邁入了新階段。隨著“三通兩平臺”建設高潮的掀起,教師個人網絡空間應運而生,而教育信息化的本質就是實現(xiàn)教育信息與知識的共享,教師個人網絡空間具有連通性、交互性、共享性的特點,為知識共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但是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個人網絡空間中的知識多在呈現(xiàn)方面,在知識交流和共享方面少,大多教師都沒有充分發(fā)揮網絡空間的功能。對教師個人網絡空間來說,知識共享是其應用中的一個重要功能,知識共享的程度對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健康運行和發(fā)展非常關鍵,如果沒有知識共享,教師個人網絡空間將會失去長久的活力和生命力。本研究以知識共享的角度出發(fā),對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應用價值進行探索,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有效利用率。本文從學者們對一般知識共享的研究出發(fā),結合教師個人網絡空間這一獨特的環(huán)境,分析了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特征和過程以及影響因素。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影響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在知識共享主體方面主要是教師知識共享的動機、教師知識共享的態(tài)度、教師知識共享的能力;在教師個人網絡空間方面主要是空間技術工具、...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的興起
1.1.2 網絡學習空間自身發(fā)展的訴求
1.1.3 知識共享理念的發(fā)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徑
1.4 研究綜述
1.4.1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相關研究
1.4.1.1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結構研究
1.4.1.2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功能研究
1.4.1.3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建設研究
1.4.1.4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應用研究
1.4.2 知識共享的相關研究
1.4.2.1 知識共享的內涵研究
1.4.2.2 知識共享的過程研究
1.4.2.3 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研究
2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特征和過程研究
2.1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特征研究
2.1.1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內涵
2.1.2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特征分析
2.2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過程研究
3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研究
3.1 教師知識共享的動機
3.1.1 內部動機
3.1.2 外部動機
3.2 教師知識共享的態(tài)度
3.2.1 人格特質
3.2.2 感知知識價值
3.2.3 互惠期待
3.3 教師知識共享的能力
3.3.1 信息技術使用能力
3.3.2 知識表達能力
3.3.3 溝通能力
3.3.4 知識吸收能力
3.4 教師知識的特性
3.5 空間技術工具
3.6 空間共享文化
3.7 空間共享氛圍
4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實現(xiàn)策略
4.1 知識生成與呈現(xiàn)過程的優(yōu)化策略
4.1.1 建立空間積分機制,激發(fā)教師共享動機
4.1.2 形成空間主體意識,增強教師共享意愿
4.1.3 巧用知識表征工具,提高知識外化效率
4.2 知識傳遞與轉移過程的優(yōu)化策略
4.2.1 搭建空間連通管道,形成教師學習網絡
4.2.2 設置多種交互方式,提高教師共享能力
4.2.3 營造空間良好氛圍,創(chuàng)設教師共享文化
4.2.4 構建空間共享規(guī)范,培養(yǎng)教師共享習慣
4.3 知識接收與內化過程的優(yōu)化策略
4.3.1 提供空間幫助系統(tǒng),構建教師認知聯(lián)系
4.3.2 引導教師反饋評價,促進空間知識循環(huán)
5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策略的實施與效果分析
5.1 實驗環(huán)境與對象
5.1.1 實驗環(huán)境
5.1.1.1 支持多樣化的知識呈現(xiàn)方式
5.1.1.2 支持交流與互動
5.1.1.3 支持反饋與評價
5.1.2 實驗對象
5.2 策略的設計與實施
5.3 效果檢驗
5.3.1 觀測結果分析
5.3.2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5.3.3 訪談結果分析
6 研究總結與展望
6.1 研究總結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附錄A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情況的調查問卷
附錄B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狀況訪問提綱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師個人網絡學習空間知識共享機制及優(yōu)化策略研究[J]. 張麗霞,秦丹. 電化教育研究. 2017(04)
[2]社會認知理論視角下網絡學習空間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秦丹.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6(06)
[3]網絡學習空間學生知識共享影響因素探析[J]. 趙呈領,劉麗麗,梁云真,趙剛. 開放教育研究. 2016(03)
[4]教師網絡學習空間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李玉斌,王月瑤,馬金鐘,武小力,張貝貝. 電化教育研究. 2015(06)
[5]基于教師個人空間的數字化英語教學改革[J]. 胡立. 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5(02)
[6]肢體比語言更有魅力[J]. 朱迎兵. 心理與健康. 2014(12)
[7]論連通主義視域下的個人學習環(huán)境構建[J]. 張麗霞,王麗川. 電化教育研究. 2014(12)
[8]我的地盤我作主——淺析教師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與應用[J]. 蘭軍. 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 2014(06)
[9]教師個人網絡空間建設與應用研究[J]. 趙姝淳,孫曙輝. 教育信息技術. 2014(04)
[10]論基于WebX.0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設計[J]. 李彤彤,武法提.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4(01)
博士論文
[1]團隊知識共享機制研究[D]. 姜道奎.山東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基于連通主義的個人學習環(huán)境設計與應用研究[D]. 王麗川.浙江師范大學 2015
[2]學生個人學習空間的應用研究[D]. 徐點.浙江師范大學 2015
[3]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應用研究[D]. 周杭燁.浙江師范大學 2015
[4]促進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策略探究[D]. 徐慕娟.湖南師范大學 2014
[5]生態(tài)視角下虛擬班級知識共享的過程與策略研究[D]. 王崢.浙江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90794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的興起
1.1.2 網絡學習空間自身發(fā)展的訴求
1.1.3 知識共享理念的發(fā)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徑
1.4 研究綜述
1.4.1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相關研究
1.4.1.1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結構研究
1.4.1.2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功能研究
1.4.1.3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建設研究
1.4.1.4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應用研究
1.4.2 知識共享的相關研究
1.4.2.1 知識共享的內涵研究
1.4.2.2 知識共享的過程研究
1.4.2.3 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研究
2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特征和過程研究
2.1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特征研究
2.1.1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內涵
2.1.2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特征分析
2.2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過程研究
3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研究
3.1 教師知識共享的動機
3.1.1 內部動機
3.1.2 外部動機
3.2 教師知識共享的態(tài)度
3.2.1 人格特質
3.2.2 感知知識價值
3.2.3 互惠期待
3.3 教師知識共享的能力
3.3.1 信息技術使用能力
3.3.2 知識表達能力
3.3.3 溝通能力
3.3.4 知識吸收能力
3.4 教師知識的特性
3.5 空間技術工具
3.6 空間共享文化
3.7 空間共享氛圍
4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的實現(xiàn)策略
4.1 知識生成與呈現(xiàn)過程的優(yōu)化策略
4.1.1 建立空間積分機制,激發(fā)教師共享動機
4.1.2 形成空間主體意識,增強教師共享意愿
4.1.3 巧用知識表征工具,提高知識外化效率
4.2 知識傳遞與轉移過程的優(yōu)化策略
4.2.1 搭建空間連通管道,形成教師學習網絡
4.2.2 設置多種交互方式,提高教師共享能力
4.2.3 營造空間良好氛圍,創(chuàng)設教師共享文化
4.2.4 構建空間共享規(guī)范,培養(yǎng)教師共享習慣
4.3 知識接收與內化過程的優(yōu)化策略
4.3.1 提供空間幫助系統(tǒng),構建教師認知聯(lián)系
4.3.2 引導教師反饋評價,促進空間知識循環(huán)
5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策略的實施與效果分析
5.1 實驗環(huán)境與對象
5.1.1 實驗環(huán)境
5.1.1.1 支持多樣化的知識呈現(xiàn)方式
5.1.1.2 支持交流與互動
5.1.1.3 支持反饋與評價
5.1.2 實驗對象
5.2 策略的設計與實施
5.3 效果檢驗
5.3.1 觀測結果分析
5.3.2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5.3.3 訪談結果分析
6 研究總結與展望
6.1 研究總結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附錄A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情況的調查問卷
附錄B 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知識共享狀況訪問提綱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師個人網絡學習空間知識共享機制及優(yōu)化策略研究[J]. 張麗霞,秦丹. 電化教育研究. 2017(04)
[2]社會認知理論視角下網絡學習空間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秦丹.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6(06)
[3]網絡學習空間學生知識共享影響因素探析[J]. 趙呈領,劉麗麗,梁云真,趙剛. 開放教育研究. 2016(03)
[4]教師網絡學習空間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李玉斌,王月瑤,馬金鐘,武小力,張貝貝. 電化教育研究. 2015(06)
[5]基于教師個人空間的數字化英語教學改革[J]. 胡立. 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5(02)
[6]肢體比語言更有魅力[J]. 朱迎兵. 心理與健康. 2014(12)
[7]論連通主義視域下的個人學習環(huán)境構建[J]. 張麗霞,王麗川. 電化教育研究. 2014(12)
[8]我的地盤我作主——淺析教師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與應用[J]. 蘭軍. 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 2014(06)
[9]教師個人網絡空間建設與應用研究[J]. 趙姝淳,孫曙輝. 教育信息技術. 2014(04)
[10]論基于WebX.0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設計[J]. 李彤彤,武法提.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4(01)
博士論文
[1]團隊知識共享機制研究[D]. 姜道奎.山東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基于連通主義的個人學習環(huán)境設計與應用研究[D]. 王麗川.浙江師范大學 2015
[2]學生個人學習空間的應用研究[D]. 徐點.浙江師范大學 2015
[3]教師個人網絡空間的應用研究[D]. 周杭燁.浙江師范大學 2015
[4]促進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策略探究[D]. 徐慕娟.湖南師范大學 2014
[5]生態(tài)視角下虛擬班級知識共享的過程與策略研究[D]. 王崢.浙江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907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31907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