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成為有競爭力的職業(yè)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00:10
本文選題:教師流動 + 國際競爭力。 參考:《人民教育》2010年11期
【摘要】:正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已經由主要依靠自然資源轉向主要依靠智力資源,人才資源成為社會創(chuàng)新、經濟發(fā)展、財富增長的主要動力源泉。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離不開人才,人才的競爭很大程度上聚焦于教育,而教育水平的關鍵在教師。為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應增強教師職業(yè)競爭力,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Abstract]:At present, the basic motive forc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shifted from mainly relying on natural resources to relying mainly on intellectual resources. Talent resources become the main motive source of social innov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ealth growth.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 country is inseparable from talent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talents is largely focused on education,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s closed. In order to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eachers should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
【分類號】:G45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鍾r ,張英;戰(zhàn)后日本經濟結構[J];國外社會科學;1982年03期
2 小島清;傅鈞文;;新國際經濟秩序的兩個基本原理[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2年11期
3 迪爾;李兆雄;;發(fā)展政策[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3年06期
4 松田正次;許慈惠;;關于中國經濟特區(qū)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4年11期
5 ;判斷國際競爭力的十項因素[J];未來與發(fā)展;1985年06期
6 張小河 ,袁連生;教育經濟研究的新進展——《教師供給經濟學》一書簡介[J];比較教育研究;1986年03期
7 陳昕;中國對外經濟關系理論的新探索——陳琦偉著《國際競爭論》評價[J];社會科學;1986年05期
8 張小河 ,袁連生;教育經濟研究的新進展——《教師供給經濟學》一書簡介[J];教育與經濟;1986年01期
9 松山健士 ,龐慧茹;2000年太平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三要點[J];國外社會科學;1986年04期
10 程克雄;倫敦金融城丑聞頻仍[J];w,
本文編號:20506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0506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