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魯潔教育思想的積極理想主義特質(zhì)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8-04-12 00:34

  本文選題:魯潔 + 教育思想; 參考:《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04期


【摘要】:魯潔教授的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積極理想主義特質(zhì)。在魯潔教授看來,教育在本質(zhì)上就具有理想性。教育在其目的、功能和價值等方面都內(nèi)在地包含著理想性。教育的理想性實質(zhì)上也就是人的發(fā)展過程的理想性,正是人的存在和發(fā)展的主體特性決定了教育的理想性。這種理想性主要表現(xiàn)在教育要以未來的"現(xiàn)實的個人"來超越既成的"現(xiàn)實的個人";谶@樣的認識,魯潔教授還對那種喪失了理想性的教育和教育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與批判。在我們這個時代,魯潔教授教育思想的積極理想主義特質(zhì)顯現(xiàn)出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Abstract]:Professor Lu Jie's educational thought shows positive idealism in many aspects.In Professor Lu Jie's view, education is idealistic in nature.Education contains ideality in its purpose, function and value.In essence, the ideality of education is the ideality of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it is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that determine the ideality of education.This kind of ideal mainly manifests in that education should surpass the existing "realistic individual" with the future "realistic individual".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Professor Lu Jie also made a profound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n the education and pedagogy, which had lost its ideal.In our time, the positive idealism characteristic of Professor Lu Jie's educational thought shows speci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分類號】:G40-0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魯潔;實然與應然兩重性:教育學的一種人性假設[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年04期

2 魯潔;;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3 魯潔;教育:人之自我建構(gòu)的實踐活動[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4 魯潔;人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試析人的發(fā)展與教育[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1期

5 魯潔;;教育本質(zhì)試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1984年03期

6 魯潔;;培養(yǎng)有理想的人──世紀之交對德育的一點思考[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9年02期

7 魯潔;道德教育:一種超越[J];中國教育學刊;199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守花;學生主體及其發(fā)展探析[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2 王志紅,鐘玉海;主體性、價值評價及馬克思的實踐范式轉(zhuǎn)向[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3 陳勤;論學生主體觀的理論依據(jù)及實踐要求[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4 程從柱,包詩忠;學生參與管理的主體性教育意義[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汪明明;丁磊;張新喜;;提升給水排水管網(wǎng)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探討[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陳波;;人類教育終生化與陶行知的終生教育思想[J];愛滿天下;2003年02期

7 馮雯;;淺析教育研究范式的演進歷程[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孫立梅;;談師范院校學生資料積累技能訓練[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張學中;;中國共產(chǎn)黨人學習思想的文化底蘊[J];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李二英;季偉峰;;試析當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的誤區(qū)與矯正[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忠;;中國教育史研究的目標定位及其發(fā)展走向[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2 劉傳德;;夸美紐斯及其《母育學校》[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劉黎明;;試論斯賓塞的興趣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徐嶸;;夸美紐斯和盧梭“適應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榮艷紅;;“按成績撥款”:1862年英國教育修正法案及其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周勇;王存寬;;近代科學課程及其開發(fā)范式批判[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鄒詩鵬;;表達這一個時代的高清海哲學——紀念高清海先生逝世一周年[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8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現(xiàn)代意義[A];孔學研究(第七輯)——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第七次暨海峽兩岸第五次孔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9 張光國;張善繼;;構(gòu)建學校素質(zhì)教育機制實驗研究[A];新世紀優(yōu)秀學術(shù)成果評選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登福;中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翔;漢字生成系統(tǒng)構(gòu)建探索[D];西南大學;2011年

6 王天平;追尋完整的人[D];西南大學;2011年

7 應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視角的成人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洪明;從“管理”到“輔導”:班級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鄧睿;我國中學教師職業(yè)成就感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薛原;生命化教育視野下中學體質(zhì)健康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佳;美國新品格教育對我國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啟示[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秦峗;“來訪者中心”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進[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4 郝彥君;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培養(yǎng)[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艷;20世紀90年代國外高校女性教職工狀況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6 顧劍峰;高中數(shù)學“導研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蔣連香;關于教育懲戒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蘇州大學;2010年

8 葛娟;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D];蘇州大學;2010年

9 秦秋萍;“自然發(fā)展”視域下的學前美術(shù)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怡;論教育懲罰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韋政通;;倫理要面對現(xiàn)實生活[J];學術(shù)月刊;2006年09期

2 何中華;論作為哲學概念的價值[J];哲學研究;1993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國楠;崔巖礪;;泰戈爾的教育思想[J];南亞研究;1983年01期

2 滬生;;娗娗小學QR童的自覺}\0律教育[J];四川教育;1958年02期

3 教育系理論組;毛主席的光輝教育思想和偉大實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78年03期

4 紀川;;試談孔子的教育思想[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02期

5 古嶺新;;試論丘逢甲的教育思想[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4期

6 羅明;;學習陶行知的教育思想[J];師范教育;1986年10期

7 寇宜春;淺談對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現(xiàn)代教育思想的認識[J];中國電力教育;1987年Z1期

8 畢誠;;吳廷翰的教育思想[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9 董紅;;全面育人必須有正確的教育思想[J];天津教育;1990年02期

10 卞曉,

本文編號:17384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7384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c1a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