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比較教育學在改革開放30年中的發(fā)展與功用
本文選題:比較教育學科 切入點:教育改革開放 出處:《外國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考察與評介我國比較教育學科在改革開放30年中的發(fā)展以及對我國教育學科和教育發(fā)展的貢獻,并且分析當前比較教育學科發(fā)展所面對的挑戰(zhàn)和問題十分必要。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and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discipline and education in China.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at present.
【作者單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分類號】:G40-059.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曉紅;國際比較教育研究命題的沖突審視[J];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2 ;比較教育研究 一九九三年總目錄[J];比較教育研究;1993年06期
3 梁忠義;中國比較教育研究的走向[J];外國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4 邵珊;;比較教育簡介[J];外國中小學教育;1985年01期
5 張冬梅,劉金菊;中美比較教育研究的文獻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6 商繼宗;;什么是比較教育——中小學比較教育之一[J];外國中小學教育;1986年04期
7 商繼宗;;對比較教育的比較——比較教育及其特點[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4期
8 趙中建,貝磊;不斷進取的香港比較教育研究——訪香港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貝磊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1997年03期
9 田建榮;中國西北地區(qū)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會在我校成立[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10 王學風;廣東省比較教育研究會第四屆年會綜述[J];高教探索;199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郭婕;;比較教育在編輯工作中的應用[A];“新學科與編輯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2 ;劉云杉教授簡介[A];第四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和2005中國教育熱點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顧明遠簡介[A];第五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編者的話[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沈華;沈紅;;國家助學貸款還款負擔率新舊政策之比較[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學生貸款的償還、持續(xù)發(fā)展與高等教育入學”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師范大學 鄒安川;行走在比較教育長河中[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通訊員 焦葦 記者 徐敏;要敢于創(chuàng)新體現(xiàn)示范意識[N];解放日報;2009年
3 通訊員 焦葦;上海在教育上應體現(xiàn)示范意識[N];文匯報;2009年
4 褚遠輝;教育科研別“替外國人拉洋車”[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李晨;用比較的視角審視教育全球化[N];科學時報;2005年
6 柯偉;研究高等教育理論的專家[N];科技日報;2007年
7 張小頤 研文 本報記者 王佳欣 馮威 劉蓓蓓 姚貞 范占英 涂桂林;輝煌“十五”重點工程巡禮(一)[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8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 陳永明;從比較教育角度看教師教育[N];文匯報;2008年
9 王長純;研究教育宏觀決策的力作[N];中國教育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石勇 實習生 馮佼佼;江新華:從中專生到博士[N];黃石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唐曉娟;美國擇校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春玲;理想的現(xiàn)實建構:政府主導型學校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海深;中俄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比較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2 周輝;莊澤宣“新教育中國化”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陳玉芳;美國專業(yè)發(fā)展學校標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徐苑蔚;美國公校私營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Yaser Ali Taher Jawad(亞斯);巴林王國與中國初中物理課程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周慧芳;中美科學教師職前教育的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劉雪;日本、韓國政—校關系變革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吳雪麗;馬斯洛人本主義思想對健康教育啟示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9 曹培芳;高職數(shù)學教師素質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10 郭學蘭;我國中學人權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6066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60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