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不同聽覺補償方式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聽覺能力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1-04 20:50
目的通過評估1~3歲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的聽能發(fā)展情況,了解其在聽能發(fā)展過程中的特征及規(guī)律,為聽障兒童康復教學提供依據(jù)。方法選取1~3歲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各49人,采用自編《基于游戲的1~3歲聽障兒童聽能發(fā)展評估表》對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的聽覺察知、聽覺辨識、聽覺理解進行比較分析。結(jié)果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聽覺能力主效應極顯著(P<0.01),聽覺能力與兒童類型二階交互效應顯著(P<0.05)。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聽覺察知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聽覺辨識和聽覺理解有顯著和極顯著差異(P<0.05)。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林氏六音辨識存在顯著差異(P<0.05),單音節(jié)詞和聽覺記憶兩項和三項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結(jié)論由于聽覺年齡的差異與聽覺補償不足,導致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在聽覺能力上差異顯著。建議在聽障兒童的康復教育中要更多地關(guān)注聽能管理,同時康復教師應指導家長使用語言重復、親子閱讀等康復方法。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方法
2.3 評估程序
2.4 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jié)果
3.1 不同性別及兒童類型與聽覺能力的差異比較
3.2 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聽覺能力的相關(guān)分析
3.3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林氏六音辨識、超音段以及單音節(jié)詞比較分析
4 討論
4.1 不同性別及兒童類型與聽覺能力的差異
4.2 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聽覺察知能力的差異
4.3 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聽覺辨識能力的差異
4.4 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聽覺理解能力的差異
5 結(jié)論及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聽障兒童聽覺分辨能力訓練[J]. 劉巧云,王丹,趙航,盧海丹.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5 (01)
[2]聽障兒童的聽覺察知能力訓練[J]. 劉巧云,趙航,周謝玲,林青,盧海丹.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4 (03)
[3]胎教對胎兒的益處分析[J]. 楊曉欣,趙金榮,李金鳳.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04)
[4]試論聽覺功能評估的標準及方法[J]. 黃昭鳴,劉巧云,孫喜斌,杜曉新,周紅省.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07(04)
[5]漢語言分解式聽覺技能訓練模式的構(gòu)建[J]. 劉巧云,黃昭鳴,孫喜斌,杜曉新,陳茜. 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6(12)
本文編號:3701313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方法
2.3 評估程序
2.4 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jié)果
3.1 不同性別及兒童類型與聽覺能力的差異比較
3.2 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聽覺能力的相關(guān)分析
3.3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林氏六音辨識、超音段以及單音節(jié)詞比較分析
4 討論
4.1 不同性別及兒童類型與聽覺能力的差異
4.2 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聽覺察知能力的差異
4.3 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聽覺辨識能力的差異
4.4 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聽覺理解能力的差異
5 結(jié)論及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聽障兒童聽覺分辨能力訓練[J]. 劉巧云,王丹,趙航,盧海丹.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5 (01)
[2]聽障兒童的聽覺察知能力訓練[J]. 劉巧云,趙航,周謝玲,林青,盧海丹.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4 (03)
[3]胎教對胎兒的益處分析[J]. 楊曉欣,趙金榮,李金鳳.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04)
[4]試論聽覺功能評估的標準及方法[J]. 黃昭鳴,劉巧云,孫喜斌,杜曉新,周紅省.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07(04)
[5]漢語言分解式聽覺技能訓練模式的構(gòu)建[J]. 劉巧云,黃昭鳴,孫喜斌,杜曉新,陳茜. 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6(12)
本文編號:37013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37013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