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課程現(xiàn)狀調查分析
本文關鍵詞:網絡課程現(xiàn)狀調查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網絡課程 網絡教育 網絡資源 課程開發(fā)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逐漸應用于教育領域,網絡教育蓬勃發(fā)展.網絡課程的開設已成為一個全球化的趨勢.開發(fā)適用于網絡教育的高質量的課程已成為網絡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課題.本文對我國網絡課程的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現(xiàn)狀提出了一些網絡課程設計、開發(fā)的建議.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隴東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關鍵詞】: 網絡課程 網絡教育 網絡資源 課程開發(fā)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0引言隨著互聯(lián)網的蓬勃發(fā)展,網絡應用于教育領域,與之相適應的資源建設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由此網絡教育形成了三大基礎:硬件、軟件和網絡教育資源.Internet技術向寬帶、高速、多媒體化方向快速發(fā)展,網絡教育中硬件、軟件方面的優(yōu)勢逐漸弱化,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越來越重要,成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林君芬,余勝泉;關于我國網絡課程現(xiàn)狀與問題的思考[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開壽;;高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劉炎,鐵軍;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課程體系探索[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3 鐘啟泉,黃志成,趙中建;開拓比較教育科學研究的新視域——兼論比較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方法論特征[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周華麗,顧志良;論高職教育課程設置的多樣化[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5 崔允o7,夏雪梅;校本課程開發(fā)在中國[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3期
6 鐘啟泉;概念重建與我國課程創(chuàng)新——與《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7 于秀;完善體育院系《學校體育學》教材的幾點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5年04期
8 馬勇占;我國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構成因素及發(fā)展對策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9 袁躍,盧青;關于高中學生對體育課學習評價的調查[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10 邵偉德,鄭敏;當代體育教學模式內在結構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左明章;易凌云;;網絡學習中的學習策略分析[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2 張華;經驗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馬治國;網絡教育本質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皮介鄭;信息素質理論與教育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3年
6 邵光華;數學樣例學習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周勇;綜合理科課程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9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容到經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楊中樞;學校課程管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爍;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及借鑒[D];河北大學;2000年
2 張軍杰;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開發(fā)的初步探索[D];蘇州大學;2001年
3 高闖;科技活動課程理論與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4 鄭曉梅;我國基礎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鐘志勇;國家高中數學課程實施現(xiàn)狀與改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陳偉華;健康人生教育模式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牧華;生態(tài)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劉仲全;高師公共課教育學教材知識結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黃文結;論影響學校德育教育的潛在課程[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10 王曉敏;化學教學中的科學素質教育理論與實施體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陸,馮紅;遠程教學/學習系統(tǒng)中影響學習質量的五種因素[J];電化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歡歡;郝峰;;微博社交與網絡教育的整合[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1年09期
2 何爽;;網絡教育對高校的影響[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年07期
3 黃慶華;;網絡教育教學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在線學習能力[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4 趙玉青;;問題學習導向的網絡課程調研與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8期
5 黃潔;;網絡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高志;;國內高校網絡課程緣何不給力?[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19期
7 付霞霏;何援利;;婦產科學網絡課程的設計及構建[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1年04期
8 毛挺剛;李銀樹;;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高職學生的情感教育[J];福建電腦;2011年05期
9 張永第;胡宇紅;;網絡課程評價體系的建構[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10 李松;王莉娟;;在線學習活動設計與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偉國;;成人網絡教育中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及其對策探索[A];2005年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章國英;胡繼岳;曹洪欣;;網絡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學模型研究[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章國英;胡繼岳;曹洪欣;;網絡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學模型研究[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錢振宇;;網絡教育任重道遠[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7:教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C];2007年
5 趙鐵成;;論網絡教育的屬性與作用[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6 萬倫宇;;淺析網絡教育概念及功能定義[A];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區(qū)科學發(fā)展理論研究[C];2010年
7 張力;;提高校園網教育資源有效性的應用研究[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8 黃春燕;;網絡教育短信平臺——信息時代班主任工作的新助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9 傅榮;;網絡教育、網絡心理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10 栗建中;種冬冬;宿云鳳;;論網絡教育中個別化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的關系[A];信息時代——科技情報研究學術論文集(第三輯)[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微;網絡教育需研究先行[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聶曉飛;暑期學生網上“淘課”忙 網絡教育也需揚長避短[N];通信信息報;2011年
3 陳學民;網絡教育在美國[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李健;網絡教育正在興起[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1年
5 文和 楊孝文;青少年網絡教育在國外[N];中國民族報;2005年
6 周迅;百年公司的網絡教育之路[N];河北經濟日報;2005年
7 ;網絡教育標準2.0[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8年
8 弋曉;網絡教育為郵儲銀行培養(yǎng)人才[N];國際商報;2009年
9 趙鳳華;網絡教育探路“一對一”模式[N];科技日報;2009年
10 周玫子 鄭智;網絡教育天地寬[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名卓;網絡課程的可用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屹;網絡教育服務質量管理體系規(guī)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馬治國;網絡教育本質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張家華;網絡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胡欽太;網絡教育中道德自主學習體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陳品德;基于Web的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劉成新;整合與重構:技術與課程教學的互動解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趙劍;網絡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陳佑林;外語教育網絡化的理論思考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10 張愷;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論與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萬銀;網絡課程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盟盟;思維導圖在網絡教育課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王瑞娥;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4 徐霞;現(xiàn)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網絡課程的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葉有祥;網絡遠程開放教育教與學模式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6 王瑞霞;基于課型的網絡課程結構設計[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林欽;基于混合學習的研究型網絡課程實施效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慧麗;高校網絡課程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張化松;《學校管理論與實踐》網絡課程中監(jiān)控與反饋模塊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田越;網絡課程中電子學習檔案設計與制作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8677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86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