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務驅動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探索與實踐
本文關鍵詞:基于任務驅動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探索與實踐
更多相關文章: 任務驅動 高校教師 教育技術 培訓者 探索與實踐 信息技術 解決實際問題 培訓方式 教學經驗 教學設計
【摘要】:本文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實際需要,探索了以任務為驅動,以專家檢查為指引,學用結合,以用帶學,以評促用,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的培訓方式,嘗試了在專題培訓和集中交流培訓中解決普遍問題,在專家檢查指導中解決個性化問題,在建設應用中解決實際問題,使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作者單位】: 廣東商學院教育技術中心;
【關鍵詞】: 任務驅動 高校教師 教育技術 培訓者 探索與實踐 信息技術 解決實際問題 培訓方式 教學經驗 教學設計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育信息化正如火如茶地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為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如何有效地對教師進行教育技術的培訓,促使廣大教師在教學中廣泛地、有效地運用信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汪逸新;胡曉源;;積木模式——基于任務驅動的教育技術培訓方法探微[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邱相彬;;淺析社會建構主義對網絡學習共同體的啟示[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楊旭東;;基于網絡的行動學習模式的探索[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9期
3 張忠友;彭強;;行動學習法的理念與實踐[J];桂海論叢;2006年06期
4 呂孟榮;丁曉燕;;高職英語課堂設計中AL學習法的實踐[J];消費導刊;2008年23期
5 王寧;;行動學習法在《合同法》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19期
6 劉期錫;;基于提升中小學校長學習力的培訓模式構建[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02期
7 何珊;;行動學習法在旅行社員工培訓中的應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01期
8 肖廣軍;;行動學習法:成人教育的應然選擇[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張振亭,李冬;行動學習法是值得提倡的學習方法[J];教育與現代化;2005年01期
10 王長豐;;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模式探索[J];繼續(xù)教育;2007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佑鎂;協同學習系統(tǒng)的建構與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董紹才;基礎教育教研室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姚德明;終身學習與組織學習和組織發(fā)展的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張靜芬;語文網絡教研探索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劉學智;小學數學學業(yè)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建瓊;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邱懋;基層指揮軍官領導力的構成及開發(fā)途徑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2 姚志毅;基于SECI模型的企業(yè)內訓結構體系設計[D];復旦大學;2008年
3 許婉麗;企業(yè)培訓發(fā)展模式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4 趙瑜;行動學習在中小學教師網絡培訓中的運用[D];蘇州大學;2009年
5 徐文祥;教師學習共同體運行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王緒紅;行動學習及其在校本培訓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7 井晶;普通高校音樂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探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8 衛(wèi)月芳;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改革的實踐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益;STS教育視野下的機器人教育問題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10 余云珠;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培養(yǎng)的歷史、現狀與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倩葦,張敏;美國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動態(tài)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陳東;試論現代化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教育技術的培訓[J];電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3 陳海林,王慶柱;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 提高教師教育水平[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4 毛紅鷹;高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的現狀與思考[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慶柱,陳海林;高校教師教育技術應用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蔣霞,畢海濱;信息化環(huán)境中高校教師教育技術的培訓[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鄒曉軍;論高校教師教育技術態(tài)度的形成及培養(yǎng)[J];遼東學院學報;2004年S2期
4 趙伶俐,潘莉;高校教師最應具備和最不具備的素質調研報告[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朱玉玲;21世紀高校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吉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6 ;直面問題 尋求對策——2003中國教育技術事業(yè)與產業(yè)發(fā)展論壇將在上海舉行[J];信息技術教育;2003年04期
7 馬汝偉;高校教師教書育人重在激勵[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8 劉先義;教育技術革命及其實現[J];學術交流;1996年01期
9 陳宗仕;關于教育技術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的思考[J];渝西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鄭磊琦;鄧江洪;王涵;;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情況調查與分析[J];天中學刊;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義杰;徐美榮;盧鑫;崔云安;;高校教師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與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2 王恩胡;;高校教師人力資本的激勵[A];陜西省社會科學界解放思想論壇文集[C];2003年
3 李耀宏;;高校教師考核定量化的探討[A];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廣西高教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1985-1995)論文選集[C];1996年
4 王恩胡;;高校教師人力資本的激勵[A];陜西省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朱大榮;;論加強高校教師師德修養(yǎng)[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6 謝百治;;信息化進程中的教育技術發(fā)展研究的基礎與起步——評中國電教協會2002年年會獲獎論文及教學設計方案[A];中國電化教育協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7 張宏圖;;關于教育技術的哲學思考[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徐世東;金蕾;周波;曹茜;;對北京市屬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探索與思考[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9 曹亞克;;創(chuàng)新教育與現代高校教師人力資源開發(fā)[A];首屆"華星杯"新世紀人力資源開發(fā)優(yōu)秀論文評選[C];2004年
10 趙呈領;王繼新;;前言[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懷若谷 本報記者 袁鵬;蘭州:高校教師亞健康狀況堪憂[N];中國婦女報;2010年
2 胡新新 記者 趙勇;高校教師進入安徽“12萬”申報人數前五名[N];中國稅務報;2009年
3 張幫群安徽省利辛縣第一中學教師;用真誠和智慧點燃被培訓者的思想[N];中國教育報;2009年
4 郭瑩玉;影響高校教師健康的12大因素[N];中國教育報;2002年
5 胡曉軍;淺談“任務驅動”中的任務設置[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6 ;任務驅動 學以致用[N];中國信息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馬朝宏;教育技術是承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向前飛奔的一條鐵軌[N];中國教師報;2009年
8 黃榮懷 曾蘭芳 余冠仕;教育技術大檢閱(下)[N];中國教育報;2001年
9 ;高校教師熱衷出國深造[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10 黃榮懷 曾蘭芳 余冠仕;教育技術大檢閱(中)[N];中國教育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一春;高校教師ET能力發(fā)展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立志;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政策發(fā)展的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呂杰;中國高等學校教師人力資本開發(fā)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6年
4 張立新;美國教育技術發(fā)展史研究[D];河北大學;2002年
5 張學波;媒體素養(yǎng)教育的課程發(fā)展取向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楊震;基于事業(yè)人假設的高校教師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梁林梅;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績效技術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吳穎;音樂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麗;中國現代建筑教育技術的探索[D];同濟大學;2006年
10 詹青龍;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福來;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在崗培訓的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立剛;高校教師素質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郭艷杰;高校教師教育技術素養(yǎng)的培訓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4 方旭儒;高校教師績效考評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3年
5 李赫;元教育技術理論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瓊;教育技術的變遷與高等教育大眾化[D];湘潭大學;2002年
7 胡靜;高校教師資源優(yōu)化配置與能力建設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8 劉志成;論高校教師心理壓力及其化解[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危文斌;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內容體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吳濤;項目管理在我國教育技術領域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8259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82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