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現(xiàn)狀與未來發(fā)展策略
本文選題:教育信息化 + 信息技術教育; 參考:《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摘要】:本文在總結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成就、經(jīng)驗的基礎上,研究并提出了未來一個時期基礎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建議。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of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中央電化教育館;
【分類號】:G4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巖;;以信息化推動民族教育現(xiàn)代化——第五屆全國民族中學“民教杯”教育信息化主題活動紀實[J];中國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2 張景中;彭翕成;;三款數(shù)學教育軟件的比較與設計思想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1期
3 王毅;安紅;;云學習時代教師虛擬學習社區(qū)構建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1期
4 楊南昌;;電子學檔:正在顯現(xiàn)的教學新技術——讀王佑鎂博士的新著《電子學檔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0年03期
5 常冬;;教育信息化下的教育技術[J];職業(yè)技術;2010年01期
6 吳學梅;;陳春雷:中國教育信息化的開拓者[J];中國科技財富;2010年Z1期
7 解月光;邢志芳;李巖;簡婕;;欠發(fā)達地區(qū)農(nóng)村學校教育信息化參與主體的需求分析與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2期
8 彭偉國;張文蘭;毛仁興;;影響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整合的生態(tài)學歸因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2期
9 李艷紅;;甘肅省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調(diào)查與研究[J];職業(yè)時空;2010年01期
10 林文爐;;淺談用科學手段優(yōu)化管理學校信息技術平臺[J];職業(yè);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定;;談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作文教學的新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2 李愛瓊;;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實踐與認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3 李燕;;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具體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4 ;“網(wǎng)絡作文教學研究與實驗”結題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5 黃春燕;;播撒愛心育奇葩,網(wǎng)絡作文進萬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6 馬躍文;;信息技術教學和與其他課程和諧整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7 趙小英;;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服務意識與行為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8 馮麗霞;;利用網(wǎng)絡技術輔助德育工作[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9 黃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高速通道[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10 黃英勤;;讓信息技術和教育有機地結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林佳;AMD成立兩“中心”助力我省信息化建設[N];福建工商時報;2010年
2 記者 鐘文;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吹響“集結號”[N];成都日報;2010年
3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教育局 李桂亮 李尚軍;春風化雨潤無聲[N];中國電腦教育報;2010年
4 朱梁;清華同方中標沈陽教育局[N];中國電腦教育報;2010年
5 記者 馨平;海東:學校少了 規(guī)模大了[N];青海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吳茗;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N];吉林日報;2010年
7 王曉飛;讓3D技術成為教育信息化的助推器[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李海俊 史進智;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設步入快車道[N];晉中日報;2010年
9 特約記者 陳海洋 通訊員 楊春蓮;悠悠聯(lián)通情[N];喀什日報(漢);2010年
10 明月;在中小學普及“物聯(lián)網(wǎng)”教學[N];無錫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真;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詹青龍;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質(zhì)研究:教育學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佘莉;基于語義的幾何學科知識平臺[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2006年
5 胡凡剛;教育虛擬社區(qū)交往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成新;整合與重構:技術與課程教學的互動解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胡小勇;問題化教學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婁晶;基于知識管理的電子政務信息平臺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9 陳曉慧;關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審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一春;高校教師ET能力發(fā)展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勇科;軟件技術與《教育統(tǒng)計學》的整合[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2 熊鐵平;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教師間的協(xié)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霞;信息技術對學生發(fā)展的負面影響分析及其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劉春申;基于“任務驅(qū)動”的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5 吳翔;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的策略探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羅婷婷;信息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7 閆喜玲;信息技術與高中數(shù)學課程整合下的教學設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8 喬超;山東省沿海地區(qū)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調(diào)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9 趙磊;山東省西部農(nóng)村教師信息素養(yǎng)調(diào)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10 陳麗萍;尋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契機[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351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93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