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用支付方式的交易成本分析——兼論醫(yī)療、教育等領域的支付方式
本文選題:支付方式 + 按服務項目付費; 參考:《財政研究》2009年11期
【摘要】:正在眾多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中,按服務項目付費處于主流地位。雖然在約束醫(yī)生行為、控制醫(yī)療費用的有效性方面,按服務項目付費一直備受爭議,但其普遍存在的事實又似乎暗示了某些效率理由。換言之,
[Abstract]:Is in numerous medical expenses payment way, by the service item payment is in the mainstream position. Although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tricting doctors' behavior and controlling medical expenses, payment by service item has been controversial, but the fact that its prevalence seems to imply some efficiency reasons. In other words,
【作者單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監(jiān)管、自律與醫(yī)生道德風險規(guī)避》(批準號:7067311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475;R19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鑫;吳正虎;;關于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的探討[J];健康研究;2010年01期
2 劉亞歌;彭明強;;醫(y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改革對醫(yī)院管理的影響[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1年07期
3 于保榮;劉興柱;袁蓓蓓;宮習飛;李娟;王慶;;公共衛(wèi)生服務的支付方式理論及國際經驗研究[J];中國衛(wèi)生經濟;2007年09期
4 桂莉;葉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門診統(tǒng)籌基金支付方式研究[J];人口與經濟;2009年06期
5 鄧晨珂;;不同支付方式對醫(yī)療費用的影響[J];食品與藥品;2007年01期
6 湯勝藍;;對“按人頭付費、工資支付、按項目付費以及混合支付制度對初級保健醫(yī)生行為的影響”一文的評論[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08年06期
7 楊偉,軒莉,沈瑞華,張明曙,顧株梁;公費醫(yī)療門診項目實行“按人頭付費”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wèi)生經濟;1999年12期
8 毛正中;;支付方式改革芻議[J];中國衛(wèi)生人才;2011年07期
9 袁蓓蓓;宋奎勐;孟慶躍;;衛(wèi)生服務人員激勵機制國際經驗綜述[J];衛(wèi)生經濟研究;2010年10期
10 ;編讀往來[J];中國衛(wèi)生人才;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建軍;李玲;;基于交易成本的企業(yè)信用風險成因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任百祥;;制度經營與政府治理[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宋鐵波;;集群中企業(yè)邊界形成的經濟學分析[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7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朱富強;;分工和交易相結合的企業(yè)解釋——古典主義和新制度主義的一個比較[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徐濤;應益榮;;股指期貨標的指數選擇及風險控制實證分析[A];第四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安智宇;;一種啟發(fā)式算法求解有交易成本組合投資問題[A];第三屆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劉成立;;審計師變更、審計收費與審計市場競爭[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8 葛擁軍;王國華;;專業(yè)市場配送中心研究[A];2004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物流工程與中國現(xiàn)代經濟——第七屆物流工程學術年會專輯[C];2004年
9 張穎;;論我國上市公司收購支付方式的演變及展望[A];首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李晶瑩;劉金蘭;;考慮交易成本的套利組合研究[A];2002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浩;Google AdSense首開人民幣支付方式[N];中國企業(yè)報;2007年
2 記者 張敏;市政府研究部署涉農補貼資金管理及支付方式改革工作[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8年
3 賈明軍 吳衛(wèi)義;離婚撫養(yǎng)基金悄然出現(xiàn)[N];中國婦女報;2006年
4 華偉 艾華;購房支付方式修改 三方地位微妙變化[N];文匯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孫慶偉;我市改革新農合支付方式 醫(yī)療費用由后付轉為預付[N];青島日報;2010年
6 記者 和平;逾半數中國游客境外刷卡結賬[N];北京現(xiàn)代商報;2006年
7 賈明君;律師支招:房款支付技巧[N];房地產時報;2006年
8 ;積極探索醫(yī)療費用的多樣化支付方式[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9 孫勁悅;從一則案例看信用證支付方式的缺陷[N];國際商報;2007年
10 記者 陳少軍 楊麗佳;江蘇啟動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N];健康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聰;我國證券市場交易成本制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2 王桂霞;中國牛肉產業(yè)鏈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楊正勇;海洋漁業(yè)資源管理中ITQ制度交易成本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4 成良斌;文化對我國技術創(chuàng)新及其政策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張偉;區(qū)域創(chuàng)新體系中產學研合作行為與微觀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6 潘明忠;商業(yè)銀行改革與發(fā)展中的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問題——新制度經濟學視角[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謝志平;在交易成本不為零條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D];山東大學;2005年
8 李超杰;基于波動率、執(zhí)行價格、交易成本的期權定價研究及應用[D];東南大學;2005年
9 黃峰;中國股票市場的流動性風險及其溢價效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沈能;技術創(chuàng)新的金融安排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邵思雨;參保糖尿病患者醫(yī)療費用分析以及醫(yī)保支付方式對其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馬姍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支付方式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袁蓓蓓;基于衛(wèi)生服務支付方式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劉皖青;企業(yè)并購中融資方式與支付方式的選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付建彬;上市公司并購支付方式的比較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汲崇哲;企業(yè)并購支付方式分析[D];天津財經學院;2003年
7 趙菁;網絡消費支付方式與消費者安全感的相關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文姍;企業(yè)并購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9 詹學剛;企業(yè)并購實施過程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10 宮鳳會;我國企業(yè)并購中的財務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481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84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