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投資地區(qū)差異的計量分析
本文選題:地區(qū)差異 + 教育投資; 參考:《中國統(tǒng)計》2009年03期
【摘要】:正教育投資的地區(qū)差異問題不僅關系到教育機會均等,而且關系到整個國家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主要對我國教育投資的地區(qū)差異進行計量分析。
[Abstract]: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educational investmen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but also to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untry's econom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in China.
【作者單位】: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分類號】:G5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學敏;賀能坤;;邊境民族地區(qū)義務教育經費投入調查報告[J];教育與經濟;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諶彥;大連市義務教育投資不均衡問題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2 彭巧霞;構建和諧社會與個人收入分配的調控[D];南昌大學;2007年
3 付斌;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外部性的經濟學分析[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4 牟方秀;民族地區(qū)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葉世明;臺灣少數(shù)民族教育的困境與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余梓東;論清朝少數(shù)民族教育政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雅;;我國教育投資地區(qū)差異的計量分析[J];中國統(tǒng)計;2009年03期
2 肖勇博;;農村義務教育投資保障新機制實施后的問題探討[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0年22期
3 何巧燕;;關于我國政府教育投資結構性失衡的思考[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2期
4 王藍青;;論我國財政支出在基礎教育中的投入[J];經營管理者;2009年02期
5 賀鵬;;教育投資的區(qū)域性比較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22期
6 劉瑩;;我國區(qū)域間教育與經濟發(fā)展失衡初探[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8年12期
7 賈勸寶;;教育投資經濟效果芻議[J];固原師專學報;1983年01期
8 杜時濤 ,許馭;從十年教育投資的增長看淮陰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J];教育與經濟;1991年04期
9 于登祥;淺論教育投資的屬性[J];沈陽大學學報;1994年01期
10 楊震;教育投資收益芻議[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鋼;;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投資戰(zhàn)略[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0年年會暨“知識經濟與政府管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譚曉曙;;教育投資與教育素質[A];全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1年
3 王玉];;中國教育經濟學研究20年[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4 徐勇;鐘曉軍;李劍富;;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教育消費支出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李桂榮;;中國教育經濟學話語發(fā)展二十年回顧[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6 牛征;;天津教育投資改革研究[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7 潘勤華;高健;;論我國收入不平等與教育不平等的相關性[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8 盧珂;;“十五”時期我國地方教育投資充足性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馬曉強;丁小浩;;我國城鎮(zhèn)居民個人教育投資風險的實證研究[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田麗娟;;70-90年代末中(國)印(度)教育投資效率效益的分析比較[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鐵玲 通訊員 邢偉;中央和自治區(qū)累計向地區(qū)教育投資14億[N];阿克蘇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蔡煒;教育投資畸形趨勢令人憂[N];新華日報;2006年
3 昆寶軍;大都市上演教育投資潮[N];大眾科技報;2004年
4 記者 沈雅屏;教育投資要講效益[N];新疆日報(漢);2004年
5 文新華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教育投資需有“適度區(qū)間”[N];商務時報;2007年
6 記者 馬翠蓮;教育投資“錢”途幾何?[N];上海金融報;2004年
7 高春頎;教育投資要看成長性[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8 ;教育投資亦喜亦憂[N];工人日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曲靜;教育投資分流海外[N];黑龍江日報;2000年
10 經濟視點報記者 劉金松;培訓需求加大 民辦教育投資引關注[N];經濟視點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仿松;財政教育投資及其績效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徐清祥;教育投資與政府調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王丹中;轉型期中國教育投資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梁國超;教育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劉偉;我國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互動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6 唐斌;教育多元籌資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袁衛(wèi)華;農民子女教育投資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8 于凌云;養(yǎng)老保險、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一個理論框架及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9 張寶貴;教育科學發(fā)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10 谷宏偉;“教育致貧”及其后果:轉軌時期中國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妍;試論我國教育投資主體多元化[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2 趙顯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治理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3 張君毅;安徽教育投資對人力資本提升的評價和對策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何建新;人均受教育年限及其對經濟影響的模型[D];浙江大學;2005年
5 陳豪好;教育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6 張雙娜;我國教育投資及其與結構性失業(yè)關系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田麗娟;中印教育投資問題的國際比較與思考[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8 吳芳蕾;廣西西林縣教育投資有效使用個案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郭濤;教育投資在山東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分析[D];青島大學;2008年
10 張勇兵;我國公共教育投資的優(yōu)化配置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795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77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