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視野下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本文關鍵詞:多元智能視野下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更多相關文章: 多元智能 教師 專業(yè)化發(fā)展
【摘要】:多元智能理論自提出以來備受教育界的普遍關注,它也成為很多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要實現(xiàn)教學的多元化,首先教師要多元化發(fā)展;诙嘣悄芾碚,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過程中的教學觀、教學反思、教學合作與交流、教學效果評價、繼續(xù)教育培訓等五個方面進行探討,以期對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有所裨益。
【作者單位】: 河北農業(yè)大學體育工作部;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教授在其著作《智能的結構》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迄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這一理論的提出在教育界引起了廣大關注,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西方國家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多元智能理論對教學改革的啟示可以概括為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邱服冰,田寶;多元智能與體育教學及評價[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愛傼;實現(xiàn)知識、社會和人三因素的平衡與整合——多元智能理論對課程改革方向的啟示[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曾曉潔;多元智能理論的評估理念及原則[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曾曉潔;知識與教學:通過多元智能而教——析多元智能理論的“符號學習”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4 桑青松;多元智力理論與研究型課程的開發(fā)與設計[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林崇德;智力結構與多元智力[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6 王寶強;;論高校藝術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鐘祖榮;人人有八能,揚長育成才——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基本觀點[J];北京教育;2003年11期
8 陳麗;多元智能理論的課程觀[J];北京教育;2003年12期
9 楊雪梅;為理解而教:多元智能理論追求的教學目標[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4期
10 龔成太;王懷虎;;多元智能理論下構建學生體育課成績評價的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甘永成;虛擬學習社區(qū)中的知識建構和集體智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肖化移;高等職業(yè)教育質量標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陳霞;基于課程標準的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朱益明;教師培訓的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建;立美教育認識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鄒玉玲;主體性體育及其課程觀探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劉革平;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的遠程學習評價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龔孝華;走向具體個人:教育評價的生存論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齊梅;教育學原理學科科學化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平;課程改革中的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彬彬;成功智力與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2 夏靖龍;多元智能理論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3 楊南昌;基于多元智能(MI)的個性化學習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4 魏艷;小學教師創(chuàng)造性人才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王翠梅;對話物理教學及物理教師的角色定位[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牛金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毓新;小學中年級片斷讀寫一體化實驗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劉敏;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評價體系[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9 汪靠斌;教育技術整合多元智力式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10 朱敏;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的課程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曉東;椒江“星級教師”制實踐[J];中小學管理;1999年12期
2 郭天華;也談“教師跟班走”的利與弊[J];中小學管理;1999年12期
3 葉賓;;教師的“苦”與“樂”[J];師道;2011年Z1期
4 毛志成;;教師的魅力[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1年01期
5 俞琳;促進教師群體的健康成長[J];基礎教育;2004年05期
6 蘇小霞;如此選聘老師值得商榷[J];基礎教育;2004年08期
7 王峰;;肺腑之言變“彌天大謊”的背后[J];基礎教育;2006年01期
8 鞠瑞利;趙麗敏;;“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J];基礎教育;2006年01期
9 張興武;教師三愿[J];中小學管理;1995年10期
10 梁文斗;;談談“教師的心”[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秀榮;;談教師對學生的愛[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2 趙鳴九;;大學青年教師16種個性因素的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3 卞玉潮;;維護學生的尊嚴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4 盧毅勤;;教師在心理活動課中的定位[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5 潘小莉;;教師對學生的“偏愛”及其影響淺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吳半邊;;以多元智能理論構建科學素質的實踐和探索[A];2009年廣東省青少年科學素質培養(yǎng)的實踐和探索優(yōu)秀論文選編[C];2009年
7 丁兆芬;;《教師多元智能訓練的研究》結題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黑龍江卷)[C];2010年
8 徐燕萍;;教育是農業(yè),教師當何為?——論生態(tài)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的“整體教育”職能[A];葉圣陶德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劉友仁;;論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意識的更新[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10 羅國鳳;;淺談借鑒多元智能理論構建校本培訓機制的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范緒鋒;多元智能理論應當怎樣借鑒?[N];中國教育報;2003年
2 安定區(qū)東關小學 董淑琴;運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學校管理的實踐探討[N];定西日報;2007年
3 通訊員 羅堅紅 孫華;活動·互動·生動[N];中山日報;2008年
4 姜澎;每個人至少有八種智能[N];文匯報;2004年
5 齊齊哈爾大學 趙忠山邋朱家亮;“多元智能理論”對課程改革的啟示[N];光明日報;2008年
6 吳洪杰 寶山;多元智能理論開發(fā)學生潛能[N];中國教育報;2002年
7 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管理學系 劉z巡ㄥ逭琶,
本文編號:12861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28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