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后義務教育空間關聯(lián)網絡的結構特征及驅動因素研究
本文選題:農村教育 切入點:后義務教育 出處:《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摘要】:厘清我國農村后義務教育空間關聯(lián)網絡的結構特征及其驅動因素對改善農村教育空間格局和提升農村教育整體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2004-2013年間我國農村后義務教育空間關聯(lián)網絡呈緊湊趨勢,省際互動和關聯(lián)度增強,但網絡整體仍較為松散;各省域在網絡中具有差異化的位勢,環(huán)渤海和長三角省域具有較高的核心度,不同區(qū)域間互動程度較弱;較小的創(chuàng)新落差以及區(qū)域間產業(yè)轉移等能夠推動農村后義務教育的省際關聯(lián)。為此,需要進行區(qū)域間統(tǒng)籌發(fā)展,強化農村后義務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省際協(xié)同,以推動我國農村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spatial related network of rural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for improv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rural education. The interrelation network shows a compact trend. The interprovin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degree are enhanced, but the whole network is still loose, the provinces have the different potential in the network, the Bohai Sea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province have higher core degree, and the interaction degre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is weak. Small gap in innovation and inter-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can promote the inter-provincial linkage of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inter-regional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the inter-provincial coordination of rural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eco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level of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單位】: 濟南大學商學院;山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農村后義務教育省際不均衡的形成機制與協(xié)調策略研究”(7167310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農村后義務教育省際不均衡:表征、成因和協(xié)調策略研究”(16YJCZH149);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我國城市化質量空間差異的成因和優(yōu)化策略”(14YJCZH191)
【分類號】:G52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鵬;于偉;;我國農村后義務教育的空間格局和空間效應[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2 張鵬;于偉;;我國農村高等教育空間不均衡的演進和解釋[J];教育與經濟;2014年06期
3 李麗;趙文龍;;高校擴招背景下高中分流與教育機會公平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4 王玨;陳雯;袁豐;;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長三角地區(qū)人口遷移及演化[J];地理研究;2014年02期
5 楊娟;賴德勝;泰瑞·史努莉;;什么因素阻礙了農村學生接受高中教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4年01期
6 高偉;張?zhí)K;王婕;;土地流轉、收入預期與農村高等教育參與意愿[J];管理世界;2013年03期
7 楊東平;;新型城鎮(zhèn)化道路對教育的挑戰(zhàn)[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3年05期
8 李桂榮;谷曉霞;;農村籍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個人成本與收益分析——基于山西省懷仁縣海北頭鄉(xiāng)的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9 黃幫梅;楊林;駱華松;孔惠;;農村家庭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分析——以云南省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08年10期
10 郭存芝;凌亢;白先春;;城市化人口遷移與農村教育發(fā)展[J];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嬋娟;王子敏;馬萬里;;農村居民信息消費省際差異的影響因素與貢獻測度——基于Shapley值過程的實證分析[J];情報科學;2017年08期
2 孟德友;馮興華;文玉釗;;鐵路客運視角下東北地區(qū)城市網絡結構演變及組織模式探討[J];地理研究;2017年07期
3 張鵬;于偉;;我國農村后義務教育空間關聯(lián)網絡的結構特征及驅動因素研究[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4 鄒寶玲;仇童偉;羅必良;李尚蒲;;農地福利保障如何影響農地轉出——基于制度保障與社區(qū)保障調節(jié)效應的分析[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5 馬學廣;李魯奇;;基于鐵路客運流的環(huán)渤海城市空間聯(lián)系及其網絡結構[J];經濟地理;2017年05期
6 劉宏燕;陳雯;;中國基礎教育資源布局研究述評[J];地理科學進展;2017年05期
7 蔣小榮;汪勝蘭;;中國地級以上城市人口流動網絡研究——基于百度遷徙大數(shù)據(jù)的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17年02期
8 彭路;呂韜;林光祥;;服務業(yè)集聚對城市化的影響[J];城市問題;2017年02期
9 張鵬;于偉;;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我國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空間特征及其動因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7年02期
10 蔣小榮;汪勝蘭;楊永春;;中國城市人口流動網絡研究——基于百度LBS大數(shù)據(jù)分析[J];人口與發(fā)展;2017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伯杰;;地理學綜合研究的途徑與方法:格局與過程耦合[J];地理學報;2014年08期
2 楊娟;賴德勝;泰瑞·史努莉;;什么因素阻礙了農村學生接受高中教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4年01期
3 楊娟;周青;;增加公共教育經費有助于改善教育的代際流動性嗎?[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4 高偉;張?zhí)K;王婕;;土地流轉、收入預期與農村高等教育參與意愿[J];管理世界;2013年03期
5 吳愈曉;;中國城鄉(xiāng)居民的教育機會不平等及其演變(1978—2008)[J];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03期
6 胡詠梅;陳純槿;;農村職業(yè)教育投資回報率的變化:1989~2009年[J];教育與經濟;2013年01期
7 王威海;顧源;;中國城鄉(xiāng)居民的中學教育分流與職業(yè)地位獲得[J];社會學研究;2012年04期
8 李桂榮;谷曉霞;;農村籍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個人成本與收益分析——基于山西省懷仁縣海北頭鄉(xiāng)的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9 王良健;羅璇;;我國省際農村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性[J];教育科學;2011年06期
10 王一濤;錢晨;平燕;;發(fā)達地區(qū)農村家庭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及需求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調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趙秦怡,王麗珍;一種新的空間分類挖掘方法[J];大理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朱道才;張秀榮;許躍輝;;空間關聯(lián)與合蕪蚌自主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J];江淮論壇;2012年05期
3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陳江平;李平湘;;基于序半群的空間關聯(lián)規(guī)則挖掘算法[A];湖北省測繪學會2006年度科學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2 雷小鋒;謝昆青;馬修軍;;一種有效的空間關聯(lián)規(guī)則挖掘方法[A];第二十屆全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技術報告篇)[C];2003年
3 吳培中;;空間關聯(lián)規(guī)則在土地利用與地形特征關系研究中的應用[A];福建省土地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李慧;李巖;王興芳;;基于SVG的空間關聯(lián)規(guī)則挖掘[A];第十三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鐘馬林;糾纏光子空間關聯(lián)調控及其應用[D];南京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正龍;甘肅省縣域經濟空間關聯(lián)及溢出效應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2 杜澤欣;量化空間關聯(lián)規(guī)則挖掘應用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3 魏媛;基于時間與空間關聯(lián)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網水質異常檢測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4 許靜;多級空間關聯(lián)規(guī)則挖掘及性能評價方法[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張衛(wèi)平;基于分布式計算的空間關聯(lián)模式挖掘和更新方法研究[D];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2016年
6 顏穎穎;我國金融支持與區(qū)域創(chuàng)新的空間計量實證分析[D];華僑大學;2016年
7 張茜;武漢城市圈農村勞動力就業(yè)結構與農民收入的關聯(lián)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8 郭美娟;我國區(qū)域金融發(fā)展的空間關聯(lián)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9 方剛;空間關聯(lián)規(guī)則挖掘算法的研究與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10 于欣;遼寧省經濟發(fā)展的空間關聯(lián)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757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67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