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應用
本文關鍵詞: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翻轉課堂 網(wǎng)絡教學平臺 微課視頻 自主學習
【摘要】:翻轉課堂通過全新的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模式,并對課堂教學的安排進行重新規(guī)劃,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翻轉課堂的實施離不開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支持,網(wǎng)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有趣的學習資源,構建個性化的學習環(huán)境,協(xié)作化的學習氛圍。通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分析,提出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建設方案,課堂教學模式設計,以及課程的評價體系,希望為國內高職、高校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翻轉課堂概述 翻轉課堂也稱顛倒課堂。它是一種將傳統(tǒng)課上教學過程與課下學習活動進行轉換的新型教學形式。真正的翻轉課堂起源于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隨后風靡全球[1]。2009年,薩爾曼·可汗建立了可汗學院,為全球學習者提供上千門免費的網(wǎng)絡課堂,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俊煒;;獨立學院教學模式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02期
2 陳廣筍;;初中科學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探索[J];快樂閱讀;2011年12期
3 魯齊;;營造“點、線、面”式的高效課堂——教師引領下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探索[J];語文天地;2013年16期
4 耿強;美術寫生課教學模式探索[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5 姚承智,范永歲;“自探共研”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6 張改蓮,王英芝;實施“兩結合一強化”教學模式探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2年03期
7 賴純勝;“兩課”接受教學模式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8 白愛江;高中數(shù)學“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探索[J];教學與管理;2005年24期
9 林武梅;;“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6年04期
10 燕書旺;;在體驗中創(chuàng)造 在創(chuàng)造中傳承——小學數(shù)學創(chuàng)造性教學模式探索課題研究[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6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袁正東;;生物教學“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2 袁正東;;生物教學“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趙德金;;小學校長提高培訓“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探索[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4 潘克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模式探索研究[A];中國電化教育協(xié)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劉全福;;引導——探究教學模式探索和實踐[A];第十七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7年
6 李建軍;;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探索[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7 付冬梅;董潔;李擎;;問題驅動的應用研究型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教學模式探索[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劉新力;宋義林;彭景云;;面向機械專業(y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實驗室開放教學模式探索[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王銳;楊婧;;“四階段”PBL教學模式探索[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沛縣歌風小學 王梅;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N];山西青年報;2013年
,本文編號:12114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21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