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學習用戶持續(xù)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關鍵詞:在線學習用戶持續(xù)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線學習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普及,這為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社會各界都在關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騰訊、阿里、百度等巨頭也針對在線教育開始布局。如何讓在線學習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是重要的實踐問題,本文以期望確認理論(ECT)框架為基礎,整合社會化網絡的感知興趣、感知互動兩個變量,通過加入內容驅動因素和學情定位認識變量,用結構方程模型構建了用戶持續(xù)網絡學習的概念模型,通過模型分析了社會化網絡環(huán)境下用戶持續(xù)在線學習的影響因素,旨在對發(fā)展迅猛的在線教育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參考。
【作者單位】: 云南財經大學商學院;
【關鍵詞】: 結構方程模型 在線學習 內容 社會化網絡 學情定位
【基金】:云南省教育規(guī)劃課題,項目編號:GY11011 云南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課題,項目編號:YB201202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71362016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在線教育(e-Learning)是基于網絡的一種學習行為,也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實施在線學習的實質是對現(xiàn)有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進行深刻變革。這種變革不僅改變了用戶慣用的學習工具、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過程,也改變了用戶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文化。因此,分析用戶對在線學習的使用行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牟思;;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的交互式研究[J];硅谷;2011年03期
2 胡吉明;;社會化網絡服務的開放運行架構及服務拓展研究[J];情報科學;2012年09期
3 張冕;魯耀斌;;移動服務持續(xù)使用過程中促進因素和抑制因素的平衡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2年14期
4 徐恩芹;張景生;任立春;;基于技術接受模型的精品課程推廣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3期
5 劉國慶;;美國中小學教育網站特點的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小學電教;2010年Z2期
6 馬凌;邢蕓;吳先鋒;;課程網站使用意向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年02期
7 劉人境;柴婧;;SNS社交網絡個人用戶持續(xù)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J];軟科學;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紀鵬;王賽玉;馮運仿;張紅華;;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中心建設的幾點思考[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2 蔣驍;王關義;;手機閱讀用戶的持續(xù)使用——基于閱讀類型分層的比較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3年12期
3 孫彬;;關于網絡推薦評價的教育法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年15期
4 樸成植;;對高職網絡課程結構及內容建設的一些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年03期
5 鄧李君;楊文建;;基于擴展持續(xù)使用模型的移動圖書館持續(xù)性使用影響因素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年03期
6 任怡;;大學數學課程數字化管理模式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3年04期
7 張冕;魯耀斌;;隱私安全與強制信息對移動服務用戶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J];商業(yè)時代;2014年01期
8 胡吉明;張蔓蒂;;基于用戶—資源關聯(lián)的社會化小眾推薦模型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年04期
9 王利;秦建波;趙厚福;;基于動態(tài)評價的網絡課程交互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年12期
10 馬凌;邢蕓;吳先鋒;;課程網站使用意向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寧;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發(fā)展:目標層次、影響因素與培養(yǎng)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2 李想;糧食主產區(qū)農戶技術采用及其效應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麗;術語“教學交互”的本質及其相關概念的辨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03期
2 肖俊洪;基于BBS平臺的生生異步交互模式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09期
3 楊麗娜;顏志軍;;信息技術采納視角下的網絡學習行為實證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4期
4 蘇嘉;;SNS開放平臺架構簡析[J];電信快報;2009年10期
5 羅清萍,呂尚彬;青少年網絡教育的出發(fā)點與歸宿[J];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6 牟思;;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的交互式研究[J];硅谷;2011年03期
7 彭蘭;;從社區(qū)到社會網絡——一種互聯(lián)網研究視野與方法的拓展[J];國際新聞界;2009年05期
8 石靜;;作為教學輔助平臺的寫作課程網站運用模式研究[J];廣西教育;2010年18期
9 譚晨輝;劉青炎;;OpenAPI出現(xiàn)、起源與現(xiàn)狀[J];程序員;2008年07期
10 李大維;;開放平臺大勢圖[J];程序員;2009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健;;社會化網絡對大學生交往的影響[J];新聞愛好者;2012年06期
2 李遵白;;社會化網絡時代輿情變動的基本機制與科學管理研究[J];前沿;2010年21期
3 李健;;淺析社會化網絡交往對大學生的影響[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12期
4 帥玉環(huán);;社會化網絡時代的人才引進與軟績效建設[J];中國衛(wèi)生人才;2014年08期
5 翟旭瑾;;博客的社會化網絡連接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J];金田;2013年01期
6 肖們;;社會化網絡的發(fā)展與文化產業(yè)的演進特征[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04期
7 常青偉;;社會化網絡與高校學生人際互動的思考[J];江蘇高教;2011年02期
8 葉平浩;施衛(wèi)東;徐麗;;社會化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研究——基于武漢商學院的問卷調查[J];職大學報;2014年02期
9 王初薇;李金永;;基于社會化網絡的高校教師教育知識管理系統(tǒng)構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年07期
10 梁海華;盤麗娜;常晉義;;社會化網絡學習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2013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周宇煜;;移動社會化網絡業(yè)務發(fā)展趨勢和商業(yè)模式探討[A];2007年中國通信學會“移動增值業(yè)務與應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銳;;網絡媒體的現(xiàn)狀與變局[A];數字未來與媒介社會1[C];2010年
3 陳熹;徐曉杰;冒然;;社會化網絡下的自我表露:風險效用決策模型[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信息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喬文心;社會化網絡改變世界[N];青島日報;2013年
2 吳加錄;預知個性需求 社會化網絡推動智能搜索[N];中國計算機報;2008年
3 浙江大學 吳朝暉;社會管理須關注社會化網絡創(chuàng)新[N];科技日報;2011年
4 張丹;社會化網絡在檔案管理中的運用[N];黃河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董瀟;社會化網絡主宰互聯(lián)網[N];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
6 見習記者 趙曉悅;海銀:“孵”出下一個facebook?[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
7 王超;市檢察院積極構建預防職務犯罪社會化網絡[N];四平日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毛晶慧;開心網郭巍:社會化網絡營銷理性爬坡[N];中國經濟時報;2011年
9 姜姝;把脈“Facebook魔力”[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10 記者 文峰 實習生 彭瀲;推廣“社團矯治”戒毒新模式[N];重慶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超;在線社會化網絡的語義分析和語義社會網的構建[D];浙江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宗宇;社會化網絡的鏈接預測[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2 宋薇;社會化網絡用戶行為研究與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3 馬艷艷;社會化網絡中的社團發(fā)現(xiàn)與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4 賈曉英;運用社會化網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5 崔明慧;公民社會議題下網絡虛擬自我認同初探[D];山東大學;2012年
6 徐原;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社會化網絡研究與設計[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酆愛文;社會化網絡學習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8 朱美君;汽車類垂直社會化網絡社區(qū)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9 張婷婷;社會化網絡中人際關系與人際傳播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10 吳開東;基于S2SH的社會化網絡快速開發(fā)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在線學習用戶持續(xù)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77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8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