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4-04-21 10:05
當代中國科學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批評主要集中指出:中國科學教育以知識為本位,忽略了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從科學教育內部看,這種批評指出的問題由來已久,然而隨著中國科學教育改革的推進,這個問題并沒有很好地解決。面對這一現(xiàn)象,思考的路向無非有以下三種:或者解決問題的時機還不成熟;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欠妥當;或者提問方式本身存在問題。無論哪種情況,都以搞清楚中國科學教育獨特的發(fā)展歷程為前提。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中西文化的沖突為背景,力圖揭示文化、科學與科學教育之間的復雜關系及其產生的根源、呈現(xiàn)出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尋找當代中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對策。 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萌發(fā)于19世紀末。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西器物文化沖突突現(xiàn)。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在近代的第一次交鋒,達成了妥協(xié)——“中體西用”,即取中國傳統(tǒng)學術文化的人文價值與近代科學文化的工具理性價值相調和。中國在被動中不得不尋求改變。晚清政府首先辦起了洋務學堂,隨后出現(xiàn)了以變通書院、開設各級各類學堂,增加西學課程為內容的教育改革運動。近代科學教育的萌芽包含于技術教育(礦物、電務、汽機等)之中在中國起步。 中國近現(xiàn)代科...
【文章頁數】: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摘要(日文)
導言
第一章 中西器物文化沖突催生中國近代科學教育的萌芽
第一節(jié) 中西器物文化沖突的突現(xiàn)
一、 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及其中斷
二、 面對西方器物文化的兩種心態(tài):大國意識和追趕心理
第二節(jié) 早期科學觀的形成
一、 “技藝和玄學兩極對立”的影響
二、 中國傳統(tǒng)科技思想的影響
三、 科學是技術的附屬品
第三節(jié) 中國近代科學教育的緣起與特征
一、 近代科學教育的緣起
二、 科學教育資源狀況分析
三、 科學教育的源頭特征
第二章 中西制度文化沖突突現(xiàn)與普通科學教育制度的誕生
第一節(jié) 中西制度文化沖突突現(xiàn)和文化沖突的內部轉型
一、 制度文化沖突的突現(xiàn)
二、 文化沖突的內部轉型
第二節(jié) 普通科學觀的提出
一、 科學與技術關系的變化:從技術的附屬到技術的核心
二、 從方法層面上理解科學
三、 純粹科學與應用科學之辯
第三節(jié) 普通科學教育制度的誕生
一、 背景:普通教育制度的建立
二、 普通科學教育制度的建立與發(fā)展
三、 科學教師教育的發(fā)展
四、 留日潮與科學教育
第四節(jié) 普通科學教育的困境
一、 文化沖突的第二次妥協(xié)
二、 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
三、 當時社會狀況的阻礙作用
第三章 中西民族心理文化沖突與民國中后期的科學教育
第一節(jié) 民族心理文化的沖突
一、 觀念形態(tài)之碰撞
二、 個性獨立人格之追求
三、 科學與民主之呼喚
第二節(jié) 民族心理文化沖突對科學觀的影響
一、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二、 “科玄論戰(zhàn)”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民國中后期科學教育的發(fā)展軌跡
一、 小學科學教育年齡下移
二、 中學科學教育穩(wěn)定發(fā)展
三、 國外高水平專家的推動
四、 中國科學文化初步興起的推動
第四章 文化沖突的遮蔽、反彈與改革開放前新中國的科學教育
第一節(jié) 文化沖突的遮蔽及其背景下科學教育的發(fā)展
一、 文化沖突的遮蔽
二、 1949-1957年科學教育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文化沖突的反彈及其對科學教育的影響
一、 文化沖突的反彈
二、 1958-1965年科學教育的發(fā)展
三、 走向極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科學教育
第五章 走進當代:改革開放后中國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后的科學教育:軌跡與文化反思
一、 恢復階段(1978-1984年)科學教育的特征與反思
二、 第一輪課程改革中的科學教育軌跡與反思
三、 世紀之交第二次課程改革中的科學教育變革與反思
第二節(jié) 反思當代中國科學教育改革問題的新視角:文化
一、 確立當代中國科學教育改革的方法論意識
二、 當代中國科學教育文化沖突
三、 當代科學教育改革的案例分析:文化的視角
第三節(jié) 科學教育變革“中國式”問題的由來與求解
一、 文化積淀:科學教育變革的“中國式”問題
二、 求解的目標:建立中國傳統(tǒng)知識體系的中間結構
三、 求解的方法:調整民族心理文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960743
【文章頁數】: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摘要(日文)
導言
第一章 中西器物文化沖突催生中國近代科學教育的萌芽
第一節(jié) 中西器物文化沖突的突現(xiàn)
一、 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及其中斷
二、 面對西方器物文化的兩種心態(tài):大國意識和追趕心理
第二節(jié) 早期科學觀的形成
一、 “技藝和玄學兩極對立”的影響
二、 中國傳統(tǒng)科技思想的影響
三、 科學是技術的附屬品
第三節(jié) 中國近代科學教育的緣起與特征
一、 近代科學教育的緣起
二、 科學教育資源狀況分析
三、 科學教育的源頭特征
第二章 中西制度文化沖突突現(xiàn)與普通科學教育制度的誕生
第一節(jié) 中西制度文化沖突突現(xiàn)和文化沖突的內部轉型
一、 制度文化沖突的突現(xiàn)
二、 文化沖突的內部轉型
第二節(jié) 普通科學觀的提出
一、 科學與技術關系的變化:從技術的附屬到技術的核心
二、 從方法層面上理解科學
三、 純粹科學與應用科學之辯
第三節(jié) 普通科學教育制度的誕生
一、 背景:普通教育制度的建立
二、 普通科學教育制度的建立與發(fā)展
三、 科學教師教育的發(fā)展
四、 留日潮與科學教育
第四節(jié) 普通科學教育的困境
一、 文化沖突的第二次妥協(xié)
二、 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
三、 當時社會狀況的阻礙作用
第三章 中西民族心理文化沖突與民國中后期的科學教育
第一節(jié) 民族心理文化的沖突
一、 觀念形態(tài)之碰撞
二、 個性獨立人格之追求
三、 科學與民主之呼喚
第二節(jié) 民族心理文化沖突對科學觀的影響
一、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二、 “科玄論戰(zhàn)”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民國中后期科學教育的發(fā)展軌跡
一、 小學科學教育年齡下移
二、 中學科學教育穩(wěn)定發(fā)展
三、 國外高水平專家的推動
四、 中國科學文化初步興起的推動
第四章 文化沖突的遮蔽、反彈與改革開放前新中國的科學教育
第一節(jié) 文化沖突的遮蔽及其背景下科學教育的發(fā)展
一、 文化沖突的遮蔽
二、 1949-1957年科學教育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文化沖突的反彈及其對科學教育的影響
一、 文化沖突的反彈
二、 1958-1965年科學教育的發(fā)展
三、 走向極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科學教育
第五章 走進當代:改革開放后中國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后的科學教育:軌跡與文化反思
一、 恢復階段(1978-1984年)科學教育的特征與反思
二、 第一輪課程改革中的科學教育軌跡與反思
三、 世紀之交第二次課程改革中的科學教育變革與反思
第二節(jié) 反思當代中國科學教育改革問題的新視角:文化
一、 確立當代中國科學教育改革的方法論意識
二、 當代中國科學教育文化沖突
三、 當代科學教育改革的案例分析:文化的視角
第三節(jié) 科學教育變革“中國式”問題的由來與求解
一、 文化積淀:科學教育變革的“中國式”問題
二、 求解的目標:建立中國傳統(tǒng)知識體系的中間結構
三、 求解的方法:調整民族心理文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9607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960743.html
教材專著